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药技术

给药技术

护理学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11章
给药技术
药物疗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
手段,其目的包括治疗疾病、减轻不适、
协助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预防疾
病以及促进健康。护士是药物疗法的直
接执行者,又是患者用药安全的监护者。
为保证患者准确、安全、有效的用药,
护士必须了解用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
(四)观察疗效与反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 效及不良反应 。
(五)指导病人用药 :介绍相关用药知识及 自我保护措施。
三、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 和生物利用度。给药途径应根据药物的性 质、剂型、病变部位、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病人的病情等情况而定。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含化、注射 (皮内、皮下、肌内、静脉)、吸入、直 肠给药、外敷等。
四、给药时间及时间间隔
为了维持血液中有效药物浓度,保证药物 的有效和无毒,发挥最大药效,根据药物 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次数与间隔时间。 表10-1 医院常用的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 表10-2 给药时间缩写与时间安排
第2节 口服给药技术
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经病人口服后,经胃肠 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局部和全身 的作用,此法为最常用、方便及较安全的用药法。 但口服给药吸收较慢,药物产生疗效的时间较长, 不适用于急救、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病人。 【目的】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而产生疗效,达到 减轻症状、协助诊断、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


4)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服用 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可用吸水管吸入药液,服 药后及时漱口。服用铁剂药物时忌饮茶,以免影 响铁剂的吸收。 5)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有安抚作用,口服时勿 稀释,服后不宜立即饮水。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6)某些磺胺类药和退热药,服后宜多饮水。
(三)药物的保管原则
1.药柜位置应符合要求 2.药物应分类放置 3.药瓶标签应明显 4.药物质量须保证 5.药物须妥善保管 (1)根据药物的性质妥善保管
(2)病人专用药物应单独存放
二、给药原则
(一)严格按医嘱给药:用药前必须查对医 嘱,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 (二)正确安全合理给药:做到准确安全给 药 、合理及时给药 、注意配伍禁忌 、做 好过敏试验 。
【评估】


①病人的年龄、病情、病史、治疗情况。
②病人的意识状态、遵医行为、心理反应及合作 程度。 ③病人有无吞咽困难、呕吐,有无口腔、食道疾 患。 ①护士准备:仪表端庄、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②病人准备:取舒适卧位,必要时洗手。

【准备】


③用物准备:服药本、小药卡、药盘、常用药物、 药杯、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吸水
一、目的

(一)治疗呼吸道感染 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 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二)改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 吸道通畅。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病人。


(三)湿化呼吸道 配合人工呼吸器,气管切开 术后使呼吸道湿化。
(3)发药时如病人提出疑问时,应虚心听取,重
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予解释,再给病人服下。
(4)根据药物不同的特性进行用药指导

1)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 度,应准时服药。 2)健胃及刺激食欲的药物宜饭前服,因其刺激 舌味觉感受器,使胃液分泌,可以增进食欲。助 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以便 使药物和食物均匀混合,有助于消化或减少对胃 壁的刺激。 3)服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脉率(心率)及脉
握正确的给药技术,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第1节
1 2 3 4
给药的基本知识
药物的种类、领取与保管 给药原则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及时间间隔
(一)药物的种类
1.内服药 :片剂、胶囊、溶液、酊剂、合剂、 丸剂、散剂等。 2.注射药 :水溶剂、粉剂、油剂、结晶、混 悬剂等。 3.外用药 :软膏、滴剂、酊剂、洗剂、搽剂、 涂膜剂等。 4.新型制剂 :胰岛素泵、植入慢溶片、粘帖 敷片等。 由于药物的制剂不同,生物利用度不 同,药物作用的强度和速度也不同,就吸
1.口服药由中心药房专人负责查对配药、 核对,病区护士负责核对领回后,再次进 行核对,无误后发药。
(二)药物的领取
2.注射药、抢救药、临时医嘱的口服药等, 由病区护士专人负责。病区内应备有一定 基数的常用药物,根据消耗量填写领药单, 定期到药房领取补充。
3.贵重药、剧毒药、麻醉药须凭医生处方 领取(麻醉药用专门红色处方)。
7)对特殊药,如麻醉药、催眠药、抗肿瘤药,待 病人服下后,方可离开。
8)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在短时间内不易服用
第3节 雾化给药技术 雾化给药法是指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吹散成细 小的雾滴,使其悬浮在吸入的空气中,经口或鼻 吸入,以达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解痉、抗 炎等目的。常用的雾化吸入方法有超声波雾化吸 入法、氧气雾化法吸入
观察:
整理: 病人服药后,收回药杯放入消毒液浸泡, 冲净擦干消毒备用,一次性药杯用后消毒 后做毁型处理。
记录:消毒双手,记录。 操作后评价 : 1. 病人理解服药的目的,主动配合。 2. 病人感觉舒适,达到治疗目的。 3. 护患有效沟通,病人满意 。
2.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2)发药前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凡因特殊检查 或手术须禁食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如病 人突然呕吐,应查明情况,再行处理;不能自行 服药的危重病人应喂服;小儿、上消化道出血者 或口服固体药困难者应将药物研碎后再服用;鼻 饲者将药研碎用温开水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再 注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沟通障碍的病人,如病 人听力或语言不通,要求发药护士除进行药物查
【实施】 1.操作方法: 核对:核对服药本、小药卡 配药: 按床号将小药卡插入药盘内,放好药杯。 固体药用药匙取出所需药量,放入杯中。 液体药先摇匀药液,用量杯量取。 油剂或不足1ml按滴计算的药液,用滴管吸取药 液(1ml
发药: ①再次核对药物。
②携用物至病人旁,核对床号、姓名,无误 后发药。 ③协助病人服药,为鼻饲病人给药时,应将 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④发药后再次核对,收回药杯,取舒适卧位 休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