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尘肺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尘肺影像表现


(1)
:局部刺激作用 引起鼻炎,咽炎,气管炎,鼻腔粘膜充血,
水肿,糜烂,溃疡,鼻中隔穿孔,角膜损伤
毛囊炎,光感性皮炎
(2)
(3)
(4) 致癌作用
(5) 感染作用
(6) 致纤维化作用
概念:
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较高的 粉尘达一定量后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n ◆: ◆中国----以四川. .湖北.山西.江西 最高
50年代
每年以两位数增加
1956年
每年以百例增加
1974年
每年以千例增加
1976年
每年增加15000例以上
1986年
20000例
1987年以后 略有下降,但仍例每年增加8000-9000
1999年
估计世纪末可达到60多万人.
2000年
实际累积病人近80万人
水 利 → 隧道的挖凿、采石
原料破碎 → 研磨、筛分、配料(石粉厂.玻璃厂.陶瓷厂.耐火
材料厂)
机械制造 → (铸造工段)配料、铸型、打箱 、清砂、喷 砂等
矽肺发病:
◆一般矽肺发病:
矽肺发病缓慢,多在接触矽尘10-15年后发病
◆速发型矽肺:
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
◆晚发性矽肺:
♠ 机体清除功能 (呼吸系统的‘自净作用’24h清除97%-99%的粉尘)
纤毛的摆动而随粘液移出
尘 (沉积在具有纤毛结构呼吸道表面)

阿米巴样运动
支气管纤毛运动移出
(沉积在肺泡腔)
肺泡的缩张活动
小部分尘粒和尘细胞可进入肺淋巴系统,沉积于肺门和支气管淋巴结
♠ 四、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约1%~3%尘粒沉积在体内,过量沉积可引起肺组织发生病理改变
4.粉尘的荷电性
荷电性---同性电荷 → 相斥 → 粉尘在空气中稳定; 异性电荷 → 相吸 → 沉降
5.爆炸性
可氧化的粉尘如煤、糖、面粉、等,在适宜的浓 度下,一旦遇到明火、电火花,就会产生爆炸。
三 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影响
1.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 粉尘在呼吸道的沉降
撞击----较大的尘粒在大气道的气流方向改变之处可发生撞击沉降 截留----纤维状粉尘主要沉积方式是截留 重力沉积----进入小气道和肺泡的直径>1μm的尘粒主要沉降方式 静电沉积----带电荷较多的尘粒在呼吸道表面可产生静电沉积 布朗运动沉降----直径<0.5μm尘粒
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小粒径粉尘所占比例愈大,则粉尘的分散度愈 高 直径10~15μm的粉尘主要沉积于上呼吸道 直径<15μm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吸入性粉尘 直径<5μm的尘粒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呼吸 性粉尘
3. 粉尘的硬度和溶解度
硬度---硬度大,对呼吸道粘膜机械性损伤。 溶解度---有毒粉尘,溶解度高,毒作用强;溶解 度低,毒性弱。石英粉尘很难溶解,在体内持续 产生危害作用。
仍在逐年上升
(一) 主要接尘作业及影响矽肺发病因素
矽尘----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 99%)
以石英为代表(含量
矽尘作业---接触含游离(SiO2)粉尘达10%以上的粉尘作业
游离二氧化硅分布广 :95%以上的矿石中均含有游离 二氧化硅
常见矽尘作业有:
矿 山 → 采掘、凿岩、爆破、运输、选矿
筑 路 → 修建公路、铁路等隧道的开挖
在较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矽尘后,脱离了矽尘作业,
当时X线未显示矽肺改变,但若干年后发生矽肺
1.矽肺发生影响因素:
① 粉尘的游离二氧化硅: 含量愈高,发病时间愈短,病情愈严重 ② 二氧化硅类型 : 致纤维化能力依次为:
鳞石英 > 方石英 > 石英 > 柯石英 > 超石英
③ 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 ④ 防护措施和劳动强度
一 粉尘的来源:
1. 矿山开采,隧道开挖,筑路、矿石粉碎等
2.水泥,陶瓷,玻璃、化学工业生产中粉末的配料、混合、过筛等
3.木材,皮毛,纺织业的原料处理 4.金属熔炼、焊接、切割等。
(按性质):
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
金属性粉尘(如铝.铅.锰.锌.铁.锡等及其化合物) 人工无机尘(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典型矽结节
肺内粉尘蓄积
⑤ 个体因素: 如年龄.营养.个人卫生习惯.呼吸道疾患
(特别变和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粉 尘
浓 度 过 高 超过机体清除能力
接尘时间过长时
肺内蓄积
(肺内蓄积的矽尘量愈多,危害愈大)
矽尘 肺泡巨噬细胞聚集 尘细胞 黏液纤毛 排除
肺泡间隔 ①间质巨噬细胞吞噬
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兽毛.羽绒.骨质.丝等)
植物性粉尘(如棉.麻.亚麻.谷物.木.茶等) 人工有机尘(如合成染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
TNT炸药.有机农药等)
混合性粉尘---两种或多种粉尘的混合形式存在,称之为~
(如煤矽尘.金属矿的开采)
根据2002年4月我国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 发的《职业病目录》,列入我国法定职业病范围的 尘肺病总计13种。
尘肺
n 赤峰市医院CT室 n 高玉杰
n 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 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n 尘肺 (pneumoconiosis)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 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n 流行病学:
n2005 年收到全国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 例,其中尘肺病 为9,173例,占75%,死亡966例;中国累积尘肺病60万例, 死亡近14 万人。矽肺和煤工尘肺共占90%,其余为水泥、石 棉、电焊尘肺等。
1·矽肺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炭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 尘肺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 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 尘肺。
二 发病相关因素
1.粉尘的化学组成、浓度和暴露时间---决定其 对机体作用性质的最主要因素
慢性增殖性淋巴管炎
淋巴回流受阻 尘粒尘细胞逆肺门堆积 累及全肺和胸膜,引起矽结节、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
肺体积增大, 含气量减少,黑 灰色,花岗岩样
重量增加,入水下沉,表面沙 粒状,失弹性
矽结节形成---
尘细胞
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变粗.密
炎性细胞
细胞成分减少
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 透明性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