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

初三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

初三人教版语文复习资料好的复习资料会带来高效的复习效果,下面是X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一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意思:。

2、为天下唱通,意思:。

3、固以怪之矣通,意思:。

4、将军身被坚执通,意思:。

5、故不错意也通,意思:。

6、仓鹰击于殿上通,意思:。

7、欲信大义于天下通,意思:。

8、自董卓已来通,意思:。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意思:。

二、解释以下多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苟2、次(1)苟富贵 (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2)故不为苟得也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3、度4、数(1)道不通,度已失期 (1)扶苏以数柬故(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然数年恒不一见5、怜6、就(1)楚人怜之 (1)此人可就见(2)可怜白发生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7、用 8、诚(1)遂用猖獗 (1)此诚不可与争锋(2)贤能为之用 (2)诚如是,则霸业可成9、所以 10、遗(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11、将 12、间(1)上使外将兵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将军岂有意乎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项燕为楚将 (3)在乎山水之间也13、然 14、者(1)吴广以为然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更有痴似相公者(3)然足下卜之鬼乎 (3)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4)屋舍俨然 (4)陈涉者,阳城人也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

1、卒中往往语古:今: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今:。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今:。

4、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今:5、长跪而谢之古:,今:。

6、常跪而谢之古:,今:。

7、凡三往古:今:。

8、遂用猖獗古:,今:。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今:。

10、诚宜开张圣听古: ,今:。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

12、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

1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今:。

14、临表涕零古:,今:。

四、以下文言句子中加线的词都是有特殊的用法,请予以说明。

1、陈胜王名词作意思为。

2、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意思为。

3狐鸣呼日名词作意思为。

4、皆指目陈胜名词作意思为。

5、忿恚尉用法,使----- 。

6尉果笞广名词作,意思为。

7、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意思为。

8、轻寡人与 ? 形容词作,意思为。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名词作,意思为10、此皆良实形容词作,意思为。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二一、初中常见错别字举例莫明其妙(名) 不加思索(假) 费寝忘食(废) 再接再励(厉)变本加利(厉) 掩旗息鼓(偃) 别出新裁(心) 谈笑风声(生)流光溢采(彩) 沤心沥血(呕) 大相经庭(径) 不醒人事(省)坚苦朴素(艰) 锐不可挡(当) 粗制烂造(滥) 鞠躬尽粹(瘁)神态安祥(详) 清洌可鉴(冽) 墨守陈规(成) 张灯接彩(结)仰扬顿挫(抑) 甜言密语(蜜) 绿树成阴(荫) 反应情况(映)两全齐美(其) 打架斗欧(殴) 不可思意(议) 鬼鬼崇崇(祟)抑扬钝挫(顿) 不知所错(措) 改斜归正(邪) 错落有志(致)无精打彩(采) 沓无消息(杳) 痛心疾手(首) 出类拔翠白壁微瑕(璧) 卑躬曲膝(屈) 互相推委(诿) 关怀倍至(备)如法泡制(炮) 英雄倍出(辈) 佳宾满堂(嘉) 巧装打扮(乔)一张一驰(弛) 病入膏盲(肓) 好高鹜远(骛) 破斧沉舟(釜)迫不急待(及) 陈词烂调(滥) 趁心如意(称) 语无论次(伦)相形见拙(绌) 直接了当(截) 毛骨耸然(悚) 名列前矛(茅)手屈一指(首) 丰功伟迹(绩) 残无人道(惨) 挺而走险(铤)殉私舞弊(徇) 声色俱历(厉) 天翻地复(覆) 汗流夹背(浃)声名狼籍(藉) 穿流不息(川) 一愁莫展(筹) 一口同声(异)因地治宜(制) 记忆尤新(犹) 貌和神离(合) 珠连壁合(璧)原驰腊象(蜡) 挑拔离间(拨) 雍荣典雅(容) 原形必露(毕)如火如茶(荼) 不屑置辨(辩) 披星带月(戴) 莫不关心咳不容缓(刻) 五体头地(投) 默默无蚊(闻) 兴兴向荣(欣)题纲挈领(提) 按步就班(部) 不记其数(计) 重峦叠障(嶂)臭名招著(昭) 噪动不安(躁) 相儒以沫(濡) 见义思迁(异)无机之谈(稽) 踹踹不安(惴) 不可思义(议) 深恶痛极(疾)惩前毙后(毖) 草管人命(菅) 来势凶凶(汹) 循序渐近(进)举一返三(反) 委屈求全(曲) 才输学浅(疏) 阴谋鬼计(诡)大声急呼(疾) 世外桃园(源) 消声匿迹(销) 故弄悬虚(玄)脍炎人口(炙) 性格炯异(迥) 相题并论(提) 相辅相承(成)自出心栽(裁) 舍身取义(生) 礼上往来(尚) 一鼓做气(作)蜂涌而至(拥) 变本加利(厉) 一泄千里(泻) 重蹈复辙(覆)名符其实(副) 直迷不悟(执) 唯妙唯肖(惟) 汉牛充栋朝辉夕阴(晖) 变换莫测(幻) 安然无样(恙) 蔽帚自珍(敝)万赖俱静(籁) 坦荡如底(砥) 巧妙绝纶(伦) 众志成诚(城)莫明其妙(名) 害人听闻(骇) 妙手隅得(偶) 目不瑕接(暇)弱不惊风(禁) 情不自尽(禁) 意想天开(异) 朝气篷勃(蓬)慢不经心(漫) 徇私午弊(舞) 错手不及(措) 走头无路(投)同仇敌慨(忾) 坚苦卓绝(艰) 忧心重重(忡忡) 与日具增(俱)前功尽气(弃) 绿草如因(茵) 甘败下风(拜 ) 无剂于事(济)滥芋充数(竽) 买椟还株(珠) 眼花潦乱(缭) 神采弈弈(奕)誓志不移(矢) 骄健如飞(矫) 眼急手快(疾) 出谋画策(划)出奇不意(其)二、中考语文容易读错的字鏖战áo 剥皮bāo 薄纸báo 蓓蕾bèilěi包庇bì麻痹bì复辟bì濒临bīn针砭biān 屏气bǐng 参差cēncī驰骋chěng鞭笞chī踟蹰chíchú奢侈chǐ整饬chì炽热chì憧憬chōng 惆怅chóuchàng 踌躇chóu chú创伤chuāng 啜泣chuò辍学chuò瑕疵cī歼灭jiān 缄默jiān 矫正jiǎo 校对jiào反诘jié拮据jiéjū押解jiè痉挛jìng抓阄jiū针灸jiǔ狙击jū咀嚼jǔjué沮丧jǔ龃龉jǔyǔ倔强juéjià初三语文复习资料三一.主题思想: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A 字音:郢[ying] 犀兕[xi si] 鼋鼍[yuan tuo] 鲋[fu]鱼文梓[zi]楩[pian]楠长[zhang]木B 词语:通假词:“说”通“悦”:高兴。

例句:公输盘不悦“圉”通“御”:抵御。

例句:子墨子之守圉“距”通“拒”:抵抗。

例句:子墨子九距之“诎”通“屈”:理屈。

例句:公输盘诎“舍”通“捨”:放弃。

例句:舍其文轩“争”通“挣”[zheng]:直言劝古今异义:①文; 刺花纹,彩饰,文轩;今常指字或文章等。

②方:方圆,方圆千里;今为一种平面几何图形。

一词多义:①为:替。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例句:夫子何命焉为?是。

例句:必为有窃疾矣。

制造。

例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当作。

例句:以牒为械②见动词,会见。

例句: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引见。

例句: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入见。

例句:于是见公输盘③类:动词,类推,例:不知可谓知类;名词,种类,为与此同类。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何罪之有?(宾语前置,“之”为结构助词,应为“有何罪”译文:有什么罪呢?)翻译: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②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呢?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④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

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3、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

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

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

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

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

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

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

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二. 两章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