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砼浇筑方案

地下室砼浇筑方案

国地下室砼浇筑技术方案一、简述本工程地下室顶板面结构标高为-1.5m,主楼结构面标高为-0.05m,主楼与裙房结构面高差为1.45m,在主楼四周设有坏形后浇带。

地下室砼量约为:3000m3;加强带处为C45掺入12%HEA,砼量约为:55m3;在后浇带外裙房部分掺入8%HEA,砼量约为:1800m3;后浇带内的主楼不加HEA,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砼量约为:1145m3;地下室外墙宽度为350mm、500mm。

顶板厚度分别为180mm、200mm、400mm。

柱截面尺寸分别为600×600、700×700、1300×1300、1400×1400,柱高分别为4.15m和5.6m。

二、准备工作1、清理梁、板、柱、柱帽等部件内的杂物、垃圾、锯屑等,对于难以清理的锯屑等杂物,用水冲洗干净。

2、浇水湿润模板,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封闭。

3、在适当位臵(平面每2米间距和各转角处),根据标高用短钢筋焊好限位(但不可穿透板厚),以控制楼层混凝土的浇筑标高。

4、接好混凝土泵管,固定牢固(指混凝土汽车泵不能浇筑的楼层);在适当部位搭好跳板。

5、浇捣前班长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人员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6、人员安排: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派分管号房的施工员值班,负责指挥混凝土浇筑流程和次序、振捣质量、收光质量、安全等工作。

主施工和质量员负责生产调度和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流动性等质量情况。

质量员、技术员负责检查排架的搭设和模板的安装稳定性、整体刚度、几何尺寸等质量问题。

7、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劳动力组织如下:每台泵车各派2名放料工、4名振捣工、8名泥工、8名辅助工,固定泵增加2名泵管拆卸工(在收平时可视初凝情况随时增加人员)。

2名值班电工、2名值班钢筋工、6名值班木工。

8、管理人员安排总调度:黄东海质量控制:陈世华、汪士才施工员:施永德、徐方敏安全员:陈明权看铁负责:欧世根看模负责人:林建标测试、收料:沈科、郑振江(填写《商品混凝土供应纪录》)项目部派专人到搅拌站负责协调外加剂。

混凝土搅拌站派专人现场调度。

三、浇筑步骤和泵车安排根据地下室砼方量和结构中后浇带位臵及地下室外墙、顶板、梁使用HEA的情况。

采用先浇筑后浇带内主楼部分,然后裙房部分的柱、墙,最后浇筑地下室外墙和顶板。

计划安排浇筑时间为50小时,具体安排如下:(一)、主楼部分浇筑主楼部分的砼方量约为:1000m3。

安排2台36m汽车泵和一台固定泵同时进行布料浇筑。

计划16小时浇筑完毕,预计每台泵车每小时布料20m3。

(二)、裙房部分浇筑裙房部分浇筑,待主楼部分浇筑完毕后,先进行浇筑裙房柱,然后浇筑内砼墙和部分临空墙。

该部分砼约为:145m3,计划浇筑时间为3小时。

(三)、浇筑外墙和顶板及加强带浇筑1、外墙浇筑,待裙房柱和内砼墙及部分临空墙浇筑完毕后,进行浇筑外墙砼。

外墙砼方量约为:463m3,计划浇筑时间为8小时。

2、顶板砼浇筑,顶板砼随着外墙砼浇筑速度紧跟浇筑。

顶板砼(包括梁砼)约为:1366m3, 约需浇筑时间为22小时。

3、加强带浇筑,共有四处,墙体部位与顶板和梁分批浇筑,根据墙体砼和顶板砼浇筑速度,进行穿插浇筑。

砼量约为:55m3,约需浇筑时间为1小时。

(四)、泵车安排根据砼方量和本工程围边环境,安排二台汽车泵和一台固定泵,具体布臵见附图:(地下室浇筑泵车平面布臵图)。

1、1号固定泵安排在安驰路基地的西侧,泵管穿围墙布臵。

1号负责地下室西面砼布料,占总工作量的2/5。

由南向北进行布料。

按方案中施工顺序,先和二台汽车泵共同对主楼砼进行浇筑。

由于1号泵布料量要比二台汽车泵稍大,要提前对裙房进行布料。

临近北侧时,由3号泵共同进行布料,如有可能,提前结束布料,由3号泵收头。

2、2号泵布臵在工地东南侧,待主楼浇筑完毕后,即进行对裙房布料。

考虑到加强带的关系,先对外墙进行浇筑,后浇筑加强带,然后顶板和顶板处加强带。

根据1和3号泵浇筑速度,适当移至东侧,配合东北面布料。

视实际情况调整浇筑顺序,原则上不进行调整浇筑顺序。

3、3号泵布臵在北面大门处,主要负责北侧布料。

视1号和3号泵浇筑进度进行布料,计划安排中,接1号泵布料。

如1号泵布料速度未达到计划要求时,则接2号泵东面进行布料。

四、浇筑方法(一)、浇筑流程1、混凝土泵管尽可能布臵在楼面中间部位,利于泵管的装拆、加固和混凝土对称浇筑。

2、准备工作→泵送砂浆(墙、柱接浆)→浇筑墙、柱→浇筑梁、楼梯→浇筑楼板→振动棒振捣→平板振动器振捣→依据限位用刮尺刮平→木抹子第一遍收光→木抹子第二遍收光(防止混凝土产生收水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第三次收光)→养护(二)、要注意的问题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班长和振捣人员必须查看楼面情况,了解结构形式、各部位浇捣的难易程度,对于难下料的部位,先插钢管,撑开下料的空隙(但要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不得偏位)。

保证模板湿润。

下料应均匀,不得堆积过厚,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派足够的辅助人员铲混凝土。

加强各部位的混凝土振捣。

派两名有经验的人员用锤敲打墙、柱模板,检查墙、柱内的混凝土密实情况。

(三)、剪力墙和柱浇筑在浇筑剪力墙和柱时,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用振动棒振捣密实之后再浇上部混凝土,依次浇至梁底2-3cm处。

预留洞口处增加以下措施:当预留孔的长度和高度超过1.0m,采取墙模开设门子板和孔底模留设观察孔,作为观察混凝土浇灌时流动情况及振动棒插入补振。

(四)梁、板混凝土的浇筑梁、板混凝土采用“赶浆法”浇筑,先浇筑梁,浇筑到板位臵时再与板一起整体浇筑。

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1.5小时之内),防止产生冷缝;也不可随意留设施工缝,凡是留设施工缝的部位必须进行接浆且加强振捣。

布好料后,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点间距小于50cm,振点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快插慢拔,不得以振捣钢筋来铺摊混凝土。

平板上的混凝土在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后再用铁辊纵横向滚压一遍。

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混凝土浇捣完毕后,依据限位标记,用刮尺刮平,素混凝土收水后用滚筒来回滚压,然后用木蟹打平,二滚三磨,墙板和柱周边必须用木刮尺找平,标高一致。

浇捣时应有专人看模、看铁、经常注意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有无移动、位移、变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质量标准本工程除按设计图纸外,应严格遵守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加强技术复核、隐蔽验收工作,做好施工记录,积累各种技术资料。

1、保证项目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2、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现象。

3、允许偏差项目五、砼养护详见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及防裂措施。

六、落手清在收光时,将模板上残留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用钢丝刷将钢筋上的残留砂浆刷干净。

收拾并清理好其他混凝土浇筑用具。

七、成品保护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墙面,用水将墙面上流坠的水泥浆冲洗干净;新浇混凝土必须在其达到1.2MPa的强度之后方可在面上作业;注意梁侧和踏步棱角等的保护。

八、避免质量通病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老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表面及拼缝处粘结的砂浆,才能使接缝严密。

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用胶带贴缝或石膏填缝,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1、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密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要密一些,使钢筋桡度减小;应振捣密实,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除后才能移动。

2、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脱模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结的砂浆清除干净,并满涂脱模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3、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厚度;按照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4、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墙、柱顶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对墙柱顶、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5、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6、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7、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高低差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用拖板或刮尺抹平,高低差部位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8、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浇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9、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臵正确。

10、混凝土缺陷的处理1)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2)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支模后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配的细石混凝土填捣。

4)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V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埋管压力灌注环氧树脂。

11、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臵符合设计要求。

九、安全技术措施1、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

2、楼面上的孔洞应予以遮盖或有其它保护措施。

3、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5、严格遵守塔吊等垂直运输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十、附图:《地下室浇筑泵车平布置》目录一、简述 (1)二、准备工作 (1)三、浇筑步骤和泵车安排 (2)(一)、主楼部分浇筑 (2)(二)、裙房部分浇筑 (2)(三)、浇筑外墙和顶板及加强带浇筑 (3)(四)、泵车安排 (3)四、浇筑方法 (4)(一)、浇筑流程 (4)(二)、要注意的问题 (4)(三)、剪力墙和柱浇筑 (4)(四)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5)(五)、质量标准 (5)五、砼养护 (6)六、落手清 (6)七、成品保护 (7)八、避免质量通病 (7)九、安全技术措施 (8)十、附图:《地下室浇筑泵车平布置》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