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超声成像原理精讲
医学超声成像原理
3.4 超声波成像原理
超声波成像技术
超声波探测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于回波扫描的超声探 测技术和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超声探测技术。
基于回波扫描的超声探测技术主要用于解剖学范畴的检测、 了解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方面的状况和变化。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超声探测技术主要用于了解组织器官的功 能状况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生理病理状况,如观测血流状态、 心脏的运动状况和血管是否栓塞检查等方面。
心脏B超 肝脏B超
D型(超声多普勒法)
机理:利用Doppler原理对心血管内血流进行探测分
析
频谱多普勒(PW+CW)
以频谱曲线显示,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彩色编码实时显示血流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
二尖瓣血流-PW 二尖瓣血流 CDFI
声束的聚焦
要提高超声成像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力,除了对线阵
探头实施多振元组合发射外,还需要对超声进行聚焦, 使声束变细,使强度聚焦收敛,提高声束的穿透力和 回波强度,从而提高灵敏度和分辨力 声束聚焦分为: 1、声学聚焦 2、电子聚焦
超声波束处理技术 在超声波发射和接收时.采用多种波束处理技术, 使主波束变窄,旁瓣变小.现在,先进B超设备中 已采用的具有实际效果的波束处理方法有:(l)使 晶体表面凹陷;(2)采用声学透镜聚焦;’(3)可变孔 径;(4)电子聚焦;(5)动态聚焦;(6)实时动态聚 焦;(7)动态变迹等.
2、全深度分段动态电子聚焦:
全深度分段动态电子聚焦就是将探测深度分成 若干 ,只对每个段分别进行聚焦,接收时只取每 个焦区的回波信号,最后将各段焦区的回波信号迭 加合成一行回波信号。
优点是:分段数少,延迟线分段段数少,
操作简便,成本低。 缺点是:成像速度慢,精度低。 但可以TV方式显示,以慢入快出的方式对 存贮器进行续写,并进行各种图像处理,从而就得
动态电子聚焦
为了提高成像系统的分辨力,需要进行聚焦,焦
区以内的声束变细了,确实提高了分辨力,但焦区
以外,声束不仅没有变细,反而变得更粗了,焦区 以外的分辨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变得更差了,
因此需要整个穿透深度上都要进行聚焦,使整个深
度上的分辨力都得到提高。 动态电子聚焦又分为:
进 波
中 线 波
底 波
肿 瘤 波
M型(超声扫描法)
机理:
以单声束取样,获得活动界面回声, 再以慢扫描方式展开 特点:一维-时间运动曲线图 用途:分析心脏和大血管的运动幅度
M型曲线图
B型(超声显象法)
机理:
不同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 用切面显示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 特点:二维断面图像,灰阶/彩阶 实时显示,直观 用途:及其广泛
稳定清晰图像。
四 可变孔径技术
变孔径技术,在近场采用小孔径,在远场采用 大孔径。
扫描方式 一、扫描:换能器在被探查区域获取人 体信息的运动过程叫扫描。 机械扫描与电子扫描
机械扫描与电子扫描
(1)机械扫描:
借电机带动换能器旋转或摆动,同时位置传感器连
续地检测换能器的瞬时取向,并产生位置信号,使显示
1、等速动态电子聚焦
2、全深度分段动态电子聚焦
1、等速动态电子聚焦
等速动态电子聚焦是通过计算机控制,以一
定的速度改变发射和接收的延迟时间,使焦点随发
射波和接收同步移动,使整个深度的所有位置,都 有良好的横向分辨力,显然这种聚焦最为理想,但 由于焦点移动速度快,延时分级细,延时程度高, 故电路更复杂,成本更高。
τ1+τ2
τ2=13.9+9.27=23.17ns
4、5号振元延时时间为: τ3=Δτ1+Δτ2+Δτ3=27.81ns 那么延时量是如何实现的,是通过延迟线来实现的。
cm
nd (1 [1 ( ) ] ) t0 F
1 2 2
三 聚焦探度和焦点直径
在聚焦点,声束宽度最小。在焦点附近一个有限 的范围内,聚焦声束宽度小于同一阵列换能器同 时被激励,即未聚焦时所产生的声束宽度。离焦 点越远,聚焦声束宽度越宽,直至大于同一阵列 换能器未聚焦声束宽度。
一.凹面晶体
用这种聚焦方式,焦点的声束比较细,横向分辨性 能好.但是,一旦偏离聚焦范围,声束比未聚焦 的还粗,因此,采用这种聚焦型探头,要注意聚 焦范围的深度、一般可分成近距离、中距离和远 路离3个档次。
声学聚焦
与光学聚焦原理类似,在平面晶体表面附加声学 透镜,可使超声波束汇聚到一点,即焦点.焦点 深度,即焦距。由声学透镜曲率半径、超声波在 声学透镜中的传播速度和人体中声速所决定.
医学超声波诊断仪
A型超声波诊断仪 M型超声波诊断仪 B型超声波断层显像仪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成像仪与彩超 超声三维成像系统(超声CT)
A型(超声示波法)
机理:以波幅变化反映回声情况
特点:一维波形图,不直观 用途:鉴别液、实性包块,测距 目前临床不再使用
显示特点:探头不 动向人体反射并接 收声波,根据回波 出现的位置,回波 幅度的高低、形状、 多少和有无,确定 被检体病变或解剖 部位的信息,但特 异性不突出,还缺 乏解剖学特征。
L3=1.5d=0.75mm
设声速c=1540m/s 则第1号振元与第2号振元的相差延时量为:
Δτ1=ΔS1/c=0.02141/1540×103=13.9ns 同理2号振元与3号振元之间的延时量为: Δτ2=ΔS2/c=9.27ns 3号与4号振元延时差为: Δτ3=ΔS3/c=4.64ns 设第1号及第8号振元无延时,则2号振元延时时间为: τ1=13.9ns 3、6号振元延时时间为:
1、电子聚焦
对线性换能器
阵的各阵之上 加上适当延时 的激励脉冲, 则可在预定的 距离上获得聚 焦波。
二、电子聚焦 所谓电子聚焦,就是控制各振元的相位,使其发射的 超声束在焦区得到同相相长加强,达到聚焦的目的,实际上 是通过控制延时达到控制相位的。 延时量的计算: 分别为L1,L2,L3,焦距F=35cm,阵元间距d=0.5mm,由图可得 L1=3.5d=3.5×0.5=1.75mm L2=2.5d=1.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