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及辨识(蕨类植物)
骨碎补科 肾蕨(学名: 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附 生或土生。根状茎直 立,被蓬松的淡棕色 长钻形鳞片,下部有 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 四方横展,匍匐茎棕 褐色,不分枝,疏被 鳞片,有纤细的褐棕 色须。叶簇生,暗褐 色,略有光泽,叶片 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 形,一回羽状,羽状 多数,互生,常密集 而呈覆瓦状排列,披 针形,叶缘有疏浅的 钝锯齿。叶脉明显, 侧脉纤细,自主脉向 上斜出,在下部分叉。 叶坚草质或草质,干 后棕绿色或褐棕色, 光滑。孢子囊群成1 行位于主脉两侧,肾 形,生于每组侧脉的 上侧小脉顶端,位于 从叶边至主脉的1/3处; 囊群盖肾形,褐棕色, 边缘色较淡,无毛。
凤尾草 编辑 凤尾草主要以 其叶形和生态 环境来命名, 别名很多,如 金鸡尾、鸡脚 草、井栏边草 等,是一种蕨 类植物,属于 凤尾蕨科、凤 尾蕨属。学名 Pteris multifda poir。
银脉凤尾 蕨 编辑 银脉凤尾 蕨,又名 白羽凤尾 蕨、白斑 凤尾蕨。 是凤尾蕨 属、凤尾 蕨组剑叶 凤尾蕨的 一个变种。
海金沙科海金沙
扇叶铁线蕨 编辑 扇叶铁线蕨(学名: Adiantum flabellulatum) 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下 的一个种。生于海拔 100-1100米的阳光充足 的酸性红、黄壤上。分 布于中国台湾、福建等 地。
金星蕨 编辑 金星蕨(学名: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是金星蕨科 的1种。分布于中国长 江以南;朝鲜、日本及 中南半岛。根状茎细长 横走,植株遍体密生灰 白色针状毛,叶片二回 羽状深裂,羽片披针形, 基部的不缩短,下面除 短针毛外满布橙色球形 腺体。孢子囊群生裂片 的侧脉近顶处,被有灰 白色刚毛的圆肾形囊群 盖。
• 芒箕骨,学名:Gleichenia linearis Clarke.。别名:小里白。薄囊蕨 亚纲(薄囊羊齿类),里白科。多年生草本,山地自生。
乌毛蕨科
• 乌毛蕨 编辑 • 乌毛蕨(学名:Blechnum orientale)是乌毛蕨属的一种植物, 生长于海拔100-1300米较阴湿的水沟旁及坑穴边缘,也生长于 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或溪沟边。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也分 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日本至波里尼西亚
蜈蚣草 (植物) 编辑 多年生草本,属蕨类植物门,喜温暖潮润和半阴环境,高1.32m。根状茎短,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具网状中柱。叶 丛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干后棕色,叶柄、叶轴及羽轴均 被线形鳞片;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10-100cm,中部羽片最长, 先端渐尖,先端边缘有锐锯齿,基部截形,心形,有时稍呈耳 状,下部各羽片渐缩短;叶亚革质,两面无毛,脉单1或1次叉 分。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狭线形,膜质,黄褐色。
水龙骨科 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现名为 鹿角槲,又名绿孢鹿角 蕨.产云南西南部盈江县 那邦坝,海拔210-950 米山地雨林中。缅甸、 印度东北部、泰国和也 有分布,他们叫做沃尔 切鹿角蕨也叫印度鹿角 蕨。[1] 此种为我国仅 有的一种鹿角蕨。很多 人把它和二歧鹿角蕨混 为一谈,是不对的。此 种并没有大规模的商业 化行动,一是要求环境 苛刻,生活在210=950 米的山地雨林,二因为 叶子偏软,观赏性不高。
植物分类及辨识
蕨类植物门
• 铺地蜈蚣 (植物筋骨草) 编辑 • 石松科(Lycopodiaceae)垂穗石松属(Palhinhaea)灌木或小乔木之通 称,约有50种,原产於欧洲温带地区,许多种类现已被引入其他 温带地区。铺地蜈蚣得以被广泛栽植的主因在于其吸引人的生长 习性、白色到粉红色的小花和鲜红色到黑色的小果。叶互生,叶 缘平滑;萼片和花瓣各5枚,通常成簇著生;果径长约8公釐(1/4 吋),果核2~5粒。
半边旗 编辑 半边旗是凤尾蕨科真蕨 目中植物之一。茎短直 立或斜生,具鳞片,叶 丛生;叶柄长20-35厘 米,红褐色;叶柄卵状 披针形,长20-40厘米, 宽8-18厘米,二回羽状 深裂;顶羽片宽披针形, 长7-11厘米,宽3-4厘米, 羽状深裂;侧羽片3-7 对,上侧全缘至不规则 羽裂,下侧呈规则之羽 状深裂;裂片线形,边 缘锯齿状;孢子囊群沿 羽片边缘分布。
金星蕨科
单叶新月蕨,植株高 30-40厘米。根状茎细 长横走,粗约1.5毫米, 先端疏被深棕色的披针 形鳞片和钩状短毛。
骨碎补科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 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 用工作项目 审核 。 波斯顿蕨,多年生常绿 蕨类草本植物,是一类 下垂状的蕨类观叶植物, 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在 我国台湾省有分布。 大 多数蕨类植物都株形美 观,清新淡雅。波斯顿 蕨也不例外,再加上波 斯顿蕨的叶片色泽明亮, 轻盈飘逸,微风袭来, 叶片轻轻摆动,好似舞 者翩翩起舞。[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翠云草 编辑 • 翠云草(学名:Selaginella uncinata),别名:龙须、蓝草、剑柏、 蓝地柏、地柏叶、伸脚草、绿绒草、烂皮蛇。类别:卷柏科、卷 柏属多年生草本。
• 铁角蕨科 鸟巢蕨 编辑 • 鸟巢蕨(拉丁学名:Asplenium nidus),又名山苏花,为铁角蕨 科巢蕨属下的一个种,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植株高8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深棕色,先端 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薄膜 质,深棕色,稍有光泽。鸟巢蕨是一种附生的蕨类植物,原生于 亚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非洲东部等, 在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有强壮筋骨、活血祛瘀的作用,也可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血瘀、头痛、血淋、阳痿、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