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2、劳保用品质量不合格
丧失防护作用
导致人员伤害
1、向有资质供应商购买劳保用品设施,并要求供应商或生产公司厂家提供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合格证;
2、材料负责人、安全员随时进行检查验收,发现有质量问题的,送有关检测部门复检,安全员做好检查验收记录。
3、存放不合理
劳保用品损坏
丧失防护作用
1、劳动防护用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因霉变、高温、烟薰、酸、碱浸蚀等影响防护用品的质量,不可和硬物放在一起;
责任不明确
1、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人员编制和任务;
2、把岗位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目标中,保证岗位责任制的切实落实。
3、安全教育不到位
安全意识薄弱
1、所有入职员工做好三级安全教育;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知识培训。
4、未制定隐患检查制度
检查不到位
隐患整改不彻底
1、制定安全隐患检查制度;
2、定期由专人负责进行隐患排查,并做好记录;
1、设备使用前试运行检查,确保设备所有安全措施可靠、有效;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
3、机械设备安装错误
机械损坏
人员伤害
1、机械设备等使用前必须按说明正确安装,经试运转无误后方可进行正式作业;
2、操作人员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4、手持电动工具无防护措施
触电事故
1、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为Ⅱ类或Ⅲ类(潮湿环境);
10、作业人员操作失误
综合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作业人员作业时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3
安全标志
管理
1、无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标志不合格
1、建立安全标识采购、使用、维护、现场管理制度,使安全标识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2、标识牌要求放置醒目的地方。
4
安全培训
1、无定期安全培训教育与演练
应急技能和综合素质不高
1、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确保有效实施
2、新入职员工进行“三级”入场安全培训;
3、应根据岗位参加相应的专项安全培训,以满足相应工作的要求;
4、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进行定期审核,培训。
2、无安全宣传、活动
2、操作人员要求戴绝缘手套作业等劳保用品。
5、设备无用电防护措施
触电事故
1、设备要做好防水保护措施;
2、设备接地、接零、绝缘、屏蔽等防护措施要规范到位。
6、设备维修时无防护措施
机械伤害
1、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必须停机维修,不得在运转中进行维修;
2、进行电器设备维修时,悬挂警示标志牌或要求有人监护。
7、作业结束设备未关闭
2、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7、驾驶员酒后,疲劳驾驶
车辆交通事故
人员伤害
1、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要求不得酒后驾驶;
2、车辆驾驶采取轮班制度,防止疲劳驾驶。
8、场地通行不便
车辆受损
人员伤害
1、进入作业作业区域的车辆必须由专人指挥,并严格要求驾驶员遵守现场行驶规定;
2、保持道路畅通,作业区域的道路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停放机械。
设备损坏
1、作业结束时及时切断电源;
2、作业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理、保养。
8、设备无日常维修检查管理
检查不到位
1、建立健全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2、对安全隐患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9、违章操作、设备带病运转
机械伤害
1、作业人员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机械,不得违章作业;
2、定期对机械设备检查、检修,保证设备在完好状态下运行。
3、对检查的安全隐患分析研究,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5、应急预案不完善
事故失控
1、编制完善应急预案;
2、定期组织员工无机具管理制度
设备损坏
1、编制机具使用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执行;
2、机具设备由专人统一管理,统一平衡调度使用。
2、设备安全措施不足
机械伤害
2、高峰期车流量过大
交通拥挤
车辆碰撞事故
1、作业前研究出详细的交通方案,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和时间;
2、车流高峰期的复杂路段要安排专人维护交通秩序。
3、没有按设置指定路线行驶和指定停靠点停靠
车辆碰撞
阻碍交通
1、车辆必须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2、停靠只能在指定停靠点停靠,不得随便停放。
4、车辆超速行驶
车辆交通事故
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单位:XXXXXXXXXXX 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工作内容
危险源及潜在风险
产生后果
控制措施
1
公司安全
管理
1、组织机构不健全
安全管理不到位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形成统一安全领导小组;
2、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责任制和信息沟通体系;
3、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责的主要内容。
2、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
人员伤害
1、进出门岗车速要求不得超过5km/h,生产区道路车速要求不得超过15km/h。
5、装载散货、粉状或易滴漏的物品散落、飞扬或滴漏车外污染环境
环境污染
1、车厢要求牢固,挡板严密,后挡板的挂钩要求安全有效;
2、车辆封盖必须严密,及时清理散落的物品。
6、铲车等车辆载人
人员伤害
1、严格要求机械车辆不得载人;
2、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安全标志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2、标志不合规定
标志指示不明确
1、标志要求符合《安全标志》及《安全标志使用导则》的规定;
2、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3、布置不合理
标志指示不明确
1、策划作业现场安全标识类别、挂设部位和挂设数量,绘制作业现场安全标识布置平面图,并安全标识布置交底;
7
特种作业人员/设备管理
1、无管理方案
管理混乱
责任不明确
1、加强特种人员管理,做好人员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组织工作和日常检查工作;
安全意识薄弱
1、做好作业安全宣传工作,使作业人员熟知关于作业安全拯救及健康方面的事宜。
3、无安全安全培训评价、审核
培训不到位
1、建立安全培训评价、审核制度,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审核,并提出建议。
5
劳保用品使用管理
1、无日常检查
检查不到位导致人员伤害
1、检查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劳保用品情况,要求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戴劳保用品。
4、PEE未定期更换
劳保用品损坏
丧失防护作用
1、定期检查劳保用品,发现变质、破损、过期、失效的不得发放,并及时清理更换,。
6
车辆运输
管理
1、车辆、驾驶人员资质不满足
违章驾驶
人员伤害
1、驾驶员必须通过业主的入场安全培训并获得生产区的通行证,并且持有驾驶员证;
2、渣土车要求办理渣土车运输许可证;
3、对驾驶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