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解析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解析
中国新闻传播史
51
❖ (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 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 济打进中国市场。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 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 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 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 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 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 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 现。
❖ 《万历邸钞》:明抄本《万历邸钞》共32册, 现存台北中央图书馆,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 朝的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 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 作,包括删节、增加一些“摘由”,增加一 些注释性的说明,并适当做一些综合。所以 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2020/6/17
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奏章;社会新闻。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8
❖ 三、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
❖ 何甥: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 的和“邸报”发行活动有关的人。
❖ 民办报房很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 离出来的。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9
❖ 四、《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和《急选 报》
中国新闻传播史
4
❖ 甲骨文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5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6
❖ 金文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7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8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9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0
二、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 1.邮驿制度的发展 ❖ 2.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4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 播载体
❖ (一)非文字载体 ❖ (1)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 (2)旗鼓,古代军队中发布命令的手段。 ❖ (3)烽火,用于示警。 ❖ (4)木铎,古时发布政令时用木铎召集
民众。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5
❖ (二)文字载体
中国新闻传播史
28
❖ 邸报发出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 这些复制件以朝报或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 开发售。其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 夫知识分子。
❖ 定本制度:从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起 实行定本制度,进奏院要将编好的邸报稿样 呈送枢密院审查,然后按照审查通过后的邸 报样本向地方发布消息,进奏官必须根据这 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定本”所框定 的范围。
❖ 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 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 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 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 子关心仕途信息。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25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 流行于民间的“小报”
❖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 制度
❖ 清代的民间报房以公慎堂为最早,至少 有30年的历史,是乾嘉时代最有影响的一家 报房;
❖ 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之通称京报,同治以 后,京报普遍加上的封面,普遍有了报头, 报头通常是“京报”两个字。自乾隆后,基 本都是印刷;
❖ 京报的内容: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
❖ 京报的读者大部分是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17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
官报
❖ 一、早期政府官报的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 制度
❖ 节度使办事机构:邸->进奏院;
进奏院:是唐代各地方当局(节度史、
观察史)的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责招待各地
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
进奏院官吏称为进奏官,只对节度使负责,
不对中央政府负责,每隔一段时间,进奏院
❖ (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制 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 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 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 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 内事物。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 的具体反映。
2020/6/17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21
❖ 三、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 官方的传播活动:除“报状”、“进奏院 状”外,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 示等;
❖ 非官方的传播活动:士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
题壁
❖
❖
2020/6/17
民间的传播活动;
中国新闻传播史
22
沈园“孤鹤轩”旁的《钗头凤》 题壁
2020/6/17
❖ 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 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 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都进奏院;
❖ 宋代邸报特征和内容。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26
❖ 与唐代进奏院状的不同
❖ 1.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 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 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1
❖
汉代纸片 秦朝活字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2
❖ 汉代木简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3
❖ 3.《邮驿令》
❖ 4.布告和露布
❖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 告和露布。
❖ 作为社会上传播手段主要被普遍采用的有童 谣和谣言。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舆情和民心的向背。
❖ 2.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一 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 3.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27
❖ 特点: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从官文书中分离 出来;定期发行;“邸报”名称第一次出现。
❖ 内容: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 僚奏章;军事情报;刑罚。
2020/6/17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2
❖ 三、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 众多传播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榜”;
❖ “榜”的特点和作用。 ❖ “榜”是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
的形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公布法令 等。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3
第四节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 一、元代官方的信息传播
❖ 发行人广泛:包括邸吏(进奏官)、使臣 (地方各州郡临时派驻首都的官员)、在省 寺监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 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 内容复杂:官吏任免消息;皇帝的谕旨诏令; 时事性政治材料;
❖ 既有手写也有印刷;
❖ 读者广泛。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1
❖ 小报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 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 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 的一个重要补充,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 垄断。
❖ (1)甲骨:中国成熟的文字从甲骨文开 始。
❖ (2)金文(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 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
❖ (3)刻石
❖ (4)竹简和帛。
❖ (5)布告;露布,指的是不加检封而公 开发布的官方文书,主要用于传递军事情报。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6
❖ (三)邮驿制度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官吏要将京师动态和消息写成报告,寄或带
给节度使。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18
❖ 负责人:进奏官、邸吏;
❖ 进奏院传发报状的内容和特点。
状、报状:一种上行官文书,是进奏官 专门提供给各藩镇节度使本人阅读的情况汇 报资料(书面报告)。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 态和各项消息。唐代进奏院状新闻内容很多, 但只送节度使本人阅读,无复本。因此,从 唐代进奏院状只是一种半官方性质的情报, 与宋代的性质有很大不同。是最早的官报的 雏形。
中国新闻传播史
23
❖ 江南春绝句 ❖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24
❖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
❖ 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 读开元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馆收有 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
驿传制度
❖
2020/6/17
驿用牌符
中国新闻传播史
34
❖ 二、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
❖ “小本”的特点和“言禁”。
❖ “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 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
❖ 三、元代社会上的其他传播活动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5
第五节 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 一、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制度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29
❖ 二、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小报”的查 禁
❖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 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
“小报”的特点。
2020/6/17
中国新闻传播史
30
❖ 特点: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性材料为主的不 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无固定报头、名称;
❖ 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 2.这一时期的民间报房,除出版发行京报外, 也附带出版和发售一些其他的出版物。内容 大多取材于京报,是京报的汇兑和延伸。也 有以传播文学艺术信息为主的唱本和小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