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卤代烃
CH3CH2CHCH 2CHCH 2CH3 CH3 Cl
CH3CHCH 2Br CH3
2-甲基-1-溴丙烷 1-bromo-2-methylpropane
CH3CH=CHCH 2Cl
1-氯-2-丁烯 1-chloro-2-butene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H3C CH CH CH2 CH3 I
NH4Cl
CH3CH2CHNH2+NH4Br CH3
H2NCH2CH2NH2+ 2NH4Cl
乙二胺
(4)氰解:-X原子被氰基-CN取代生 成腈(R-CN)
RX + NaCN
乙醇溶液
Δ CH3CH2Cl + NaCN CH3CH2CH2OH
HX
RCN + NaX
乙醇溶液
Δ
[H]
CH3CH2CN + NaCl
产物
C
R1 R2 R3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由于反应速率由慢的第一步控制,其速率只与叔卤 代烃的浓度有关,而与亲核试剂的浓度无关。这种 反应历程称为单分子反应历程, 用 SN1表示。
SN1的特点:
*1、SN1反应是一个两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一
个中间体,中间体为碳正离子。
*2、由于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进攻,而且
(7)炔烃的生成
R-C
C
+ R'-Br
R-C
C R' + Br
只适用于 R-CH2- X 否则,易消除。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substitution):
由亲核试剂首先进攻电子云密度较低的中 心碳原子而引起的取代反应,用SN表示。
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
H2O
CH3OH + NaBr
V=k[CH3Br][OH-]
CH3CH2 HO + H C Br CH3
HO H
δ-
CH3CH2 C
Br CH3
δ-
CH2CH3 HO C + Br H CH3
过渡态
SN2的特点:
构型翻转
*1、SN2是一步反应过程,只有一个过渡态。过渡态的结构
特点是:中心碳是sp2杂化,它与五个基团相连,与中心碳 相连又未参与反应的三个基团与中心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进入基团和离去基团处在与该平面垂直并通过中心碳原子的 一条直线上,分别与中心碳的p轨道结合。
CH CH CH3 Cl CH3
2,6-二甲基-3-氯-5-碘庚烷 5 4 3 2 1
CH3CHCHCHCH2Cl Cl CH3
2-甲基-4-苯基-1,3-二氯戊烷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比水重。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是常用的溶剂。
三、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卤原子的存在所引起的。
CH3
Br CH3CHCHCHCH Cl CH3
2-甲基-4-氯-3-溴戊烷
3
3-bromo-2-chloro-4-methylpentane
Cl CH3CCH 2CHCH 3 CH3 Cl
4-甲基-2,2-二氯戊烷 2,2-dichloro-4-methylpentane
3-甲基-5-氯庚烷 3-chloro-5-methylheptane
- Br-
CH3 + CH3CCH 2 重排 CH3
一级碳正离子
CH3 CH3-C CH 2
断裂
CH3 形成
C2H5O
-
CH3 CH3CCH 2CH3 OC2H5 (2) 重排产物
+ CH3CCH 2CH3 CH3
三级碳正离子 -H
+
CH3 CH3C=CHCH 3 (3) 消除产物
小结:SN1 与SN2的异同
RX + AgNO3
NaO H H2O C2H5O H
RONO2 + AgX
AgNO3
ROH + NaX
AgNO3 C2H5O H
CH3CH2CH2CH2I CH3CH2CH2CH2Br CH3CH2CH2CH2Cl
AgI (最快) AgBr (较快) + CH 3CH2CH2CH2ONO2 AgCl (最慢)
*2、SN1:由于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进攻,而且
机会相等,因此若与卤素相连的碳是不对称碳,则可以 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两种产物。 SN2:当中心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时,产物构型翻 转。
*3、SN1:是一个一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又是单分
子反应。 SN2: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二级动力学控制 的反应。
大小,空间位阻愈小,愈易按SN2反应。
空间位阻大小的顺序: CH3X <伯卤代烷<仲~<叔~
不同卤代烷SN2反应的相对速度:
CH3X >伯卤代烷>仲~ >叔~
(2)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CH3)3C Br + OH (CH3)3C OH + Br v = k[(CH3)3CBr]
实验表明,叔丁基溴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反应速度只与叔丁基溴的浓度成正比,而与碱的浓度 无关。这种只有一种反应物参与了决定反应速度关键 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称为SN1 反应。
第六章 卤代烃
halohydrocarbons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取代而 生成的化合物称卤代烃(halohydrocarbon),
简称卤烃。
卤原子(F、 Cl、 Br、 I)是卤代烃的官能 团。 结构通式为:R—X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1、分类 氟代烃 氯代烃 溴代烃 碘代烃
(1)根据卤原子数的多少 一卤代烃
*1、SN1:是一个两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一个中间体,
中间体为碳正离子。 SN2:是一步反应过程,只有一个过渡态。过渡态的 结构特点是:中心碳是sp2杂化,它与五个基团相连,与 中心碳相连又未参与反应的三个基团与中心碳原子处于同 一平面上,进入基团和离去基团处在与该平面垂直并通过 中心碳原子的一条直线上,分别与中心碳的p轨道结合。
H3C
Br
CH2 Cl
CH2 CH2 I
多卤代烃
(2)按烃基的不同
饱和卤烃 RCH2X
不饱和卤烃 RCH=CHX
卤代芳烃 Ar-X
(3)根据卤素所连的碳原子不同类型 伯卤烃 RCH2X 仲卤烃 R2CHX 叔卤烃 R3CX
(4)根据卤素与双键的相对位置 卤代乙烯型 卤代烯丙型
RCH=CHX
X
CH2 X
Br
CH3 Br
烯丙基溴 溴苯
CH2Cl
邻-溴甲苯(2-溴甲苯) 2-bromotoluene
氯化苄 benzyl chloride
卤素英文名称和字头: Fluorine Chlorine Bromine Iodine fluorochlorobromoiodo-
(2)系统命名法
选连有卤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卤原 子作为取代基,按照烷烃或烯烃的命名法编号, 支链和不同取代基按立体化学中的“次序规则” 排列,优先次序高的基团后列出: 1 2 3 CH2=CCH2Cl 2-甲基-3-氯丙烯 3 2 1
R-X
NaO R’ NH3 AgNO3
(1)水解:-X原子被-OH取代生成醇
R X
NaOH H2O
R OH + NaX
NaOH
CH3CH2CH2Br + H2O
CH3CH2CH2OH + NaBr
(2)醇解:-X原子被-OR取代生成醚
R1X + R2ONa
R2OH
Δ
R1OR2 + NaX
CH3CH2CH2Cl+CH3CH2ONa CH3CH2CH2OCH2CH3+NaCl
反应用途:因有卤化银沉淀产生, 这反应可作为卤代烃的鉴别反应。 卤代烃反应活性: 烯丙基卤>叔卤代烃>仲~>伯~
(6)卤离子交换反应:在丙酮中,氯代烷 和溴代烷分别与碘化钠反应,生成碘代烷。
CH3CHCH3+ NaI Br
丙酮 25℃
CH3CHCH3 + NaBr I
氯化钠或和溴化 钠难溶于丙酮
氯代烷和溴代烷的活性次序是:1º >3º >2º
RX
Nu
_
(3)被氨基(-NH2)取代——氨解
(4)被氰基(-CN)取代——氰解
(5)被硝酸根(-ONO2)取代——与
硝酸银的醇溶液作用
RNu
X
_
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
NaO H/H O 2 NaC N/醇
R-OH(醇类)+NaX R-CN(腈类)+NaX R-OR’(醚类)+NaX R-NH 2(胺类)+HX R-ONO 2(硝酸酯)+AgX
*4、在SN1 反应中,伴随有重排和消除产物。SN2
反应则没有重排和消除反应。
卤代烷与氢氧化钠在水-乙醇溶液中进行 反应,从下列现象判断哪些属于SN2历程, 哪些属于SN1历程?
*2、当中心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时,产物构型翻转。 *3、该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二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
C6H13 H3C H (R)-(-)-2-溴辛烷 [α ] D =-34.6° C Br NaOH HO C
C6H13 CH3 H (S)-(+)-2-辛醇 [α ]D =+9.9°
SN2反应的难易取决于卤代烷的空间位阻的
烃基相同,卤原子不同
不同卤代烷的活性次序为: RI>RBr>R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