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合与简易逻辑小结

集合与简易逻辑小结

集合与简易逻辑小结
重点知识归纳:
1、集合部分
解决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集合元素的意义,弄清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需要对集合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相互转化.其次,由于集合知识概念多、符号多,所以要注意集合的特性,空集的特殊性,符号的表示的特殊性.三是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集合思想与函数思想的联系,集合与不等式、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的联系.
(1)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征
(2)集合的分类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
(4)集合的运算
①n元集合共有2n个子集,其中有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
②A∩B={x|x∈A且x∈B}
③A∪B={x|x∈A或x∈B}
④A={x|x∈S且xA},其中AS.
2、不等式的解法
(1)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①|x|<a(a>0)-a<x<a;
|x|>a(a>0) x>a,或x<-a.
②|f(x)|<g(x) -g(x)<f(x)<g(x);
|f(x)|>g(x) f(x)>g(x)或f(x)<-g(x).
③|f(x)|<|g(x)| [f(x)]2<[g(x)]2[f(x)+g(x)]·[f(x)-g(x)]<0.
④对于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绝对值符号的绝对值不等式,利用“零点分段讨论法”去绝对值.
如解不等式:|x+3|-|2x-1|<3x+2.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任何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经过不等式的同解变形,都能化为ax2+bx+c>0(a>0),或ax2+bx+c<0(a>0)的形式,再根据“大于取两边,小于夹中间”得解集(若判别式△≤0,则利用配方法求解较方便).
(3)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①分类讨论去分母法:
②转整式不等式法:
运用时,必须使不等式一边为0,转化为≤0形式,则:
(4)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3、简易逻辑知识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是判断简单合题与复合命题的依据;真值表是由简单命题和真假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依据,理解好四种命题的关系,对判断命题的真假有很大帮助;掌握好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1)命题
①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
②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
(2)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3)四种命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的.
(4)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
①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pq且qp,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④若pq且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反证法
反证法是“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②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4、运用知识、运用方法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必须掌握构成集合的两个必要条件: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其属性是确定的.
(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
(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
(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中,易漏掉的情况.
(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
(6)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7)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化归、转化,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常需要分类讨论,同解变形是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8)学习四种命题,关键是理解命题结构及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掌
握四种命题间的关系是学习充要条件的基础.
(9)基本的逻辑知识是认识问题和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我们进行学习、掌握和使用语言的基础,数学又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习一些逻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规范和提高推理的技能,发展思维能力.重点是正确使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是否使用得当的依据是真值表,利用真值表再结合四种命题的充要条件可判定复合命题的真假性.注意区别一些易错的逻辑关系,如“都是”、“都不是”、“不都是”.
5、在学习和运用集合知识的过程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集合知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
(1)把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以表达一定范围或具有某些特性的元素.例如,方程(或方程组)的解集,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集,具有某种性质或满足某些条件的数集、点集、向量集(以后会学)等,因集合元素的任意性,使得集合语言有着广泛的应用性.
(2)使用集合间的运算法则或运算思想,解决某些逻辑关系较复杂的问题.例如,运用集合法判断真假复合命题和充要条件,运用集合的交集思想、并集思想、补集思想解题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