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总体情况综述

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总体情况综述

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总体情况综述一、钢材进出口规模2011年我国钢材进口量1558.01万吨,同比下降5.17%:钢坯进口量63.59万吨,同比下降0.15%;进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进口量1721.05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出口钢材4888.10万吨,同比增长14.86%;出口钢坯0.49万吨,同比增长96.52%;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出口量5200.60万吨。

2011年我国净出口粗钢3479.55万吨,粗钢净出口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09%。

2011年各月钢材进口量变化不大,总体上保持平稳,除了1月份、3月份进口量超过150万吨、2月份进口量低至102万吨左右,其它几个月都保持在115-140万吨之间。

进口下降主要是由于来自日本、台湾的钢材大幅减少,另外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低价钢材也大幅下滑。

其中2011年我国进口日本钢材723.84万吨,2010年进口了778.31万吨,减少了54.47万吨,同比下降7%;2011年我国进口台湾钢材202.63万吨,而2010年进口225.64万吨,减少23.01万吨,同比下降10.2%;另外2011年进口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钢材分别为15.87万吨和12.58万吨,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29.43%和42.07%。

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

我国钢材出口量从1月份的312万吨增至3月份的491万吨,升至2011年全年的高点,之后的小幅回落,4-9月出口量均保持在415-480万吨之间,10月份出口量滑落至382万吨,虽然11月份重上420万吨,但12月仍以372万吨走低。

2011年第四季度钢材出口量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跌。

此外,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钢材的出口竞争力。

图 1 2011年钢材各月进出口数量变化二、钢材进出口额和均价2011年,我国钢材进口额2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7.28%;钢材出口51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24%,实现钢材贸易顺差296.9亿美元。

我国进口钢材均价为1384.84美元/吨,同比上涨13.13%;出口钢材均价1048.8美元/吨,同比上涨21.22%。

进口钢材均价高于出口钢材336.04美元/吨,表明我国进口钢材的品种和质量总体水平平均高于出口钢材。

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均价基本上保持平稳,在950-1100美元/吨之间波动;进口钢材均价则呈现冲高回落走势,自1月份的1236美元/吨,持续增长增至6月份的1457美元/吨,增长了221美元/吨,与1月份相比增幅达到17.9%。

上半年钢铁原料成本上涨,成为推升我国进口钢材均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进入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减弱,进口钢材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到12月价格回落至1386美元/吨,较6月份高点下降4.87%。

图 2 2011年各月钢材进出口均价变化三、钢材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1、钢材进口来源地2011年,日本、韩国仍是我国最主要的钢材进口来源地,一方面钢材进口量小幅下降,另一方面进口集中度反而出现上升。

2011年,我国进口日本钢材723.84万吨,同比下降7%;进口韩国钢材423.91万吨,同比增长2.89%;我国从日本、韩国;合计进口钢材1147.75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73.67%,较201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造成我国进口钢材来源相对集中的主要原因:一是日本、韩国处于我国周边,而我国市场容量较大,地缘优势促使日韩向我国大量出口;二是我国钢铁产品质量性能水平与日韩还存在一些差距;三是日、韩企业均在我国国内大量投资,构筑产业链,确保了出口的稳定性;四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除极少数专业用途钢材产品仍不能稳定生产外,大都能满足国内用户需求,一般钢材难以打入我国市场;五是普通钢材优势削弱,退出我国市场。

表1 2011年我国进口钢材主要来源地国家2011年2010年增幅(%)进口量(万吨)占比(%)进口量(万吨)占比(%)日本723.84 46.46 778.31 47.37 -7.00 韩国423.91 27.21 412.01 25.08 2.89 台湾202.63 13.01 225.64 13.73 -10.20 德国47.51 3.05 44.70 2.72 6.28以上小计1397.89 89.72 1460.66 88.90 -4.30 总计1558.01 100.00 1643.01 100.00 -5.17 2011年,从日本、韩国进口钢材的均价低于我国进口钢材的平均均价,但进口日本钢材与均价涨幅超过平均涨幅,其中进口日本钢材均价为1300.84美元/吨,同比上涨14.67%进口韩国钢材均价1126.41美元/吨,同比上涨7.23%。

进口日本的钢材均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减少进口日本钢材产品。

表2 2011年我国进口钢材分来源均价2011年2010年增量增幅国家和地区美元/吨美元/吨美元/吨% 日本1300.84 1134.42 166.42 14.67韩国1126.41 1050.46 75.96 7.23 中国台湾1134.82 1075.99 58.83 5.47 德国2749.73 2499.32 250.41 10.02总计1384.84 1224.12 160.71 13.132、钢材出口目的地2011年我国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钢材产品,出口范围大,地域多元化,极为分散,但韩国仍是我国钢材的最大出口市场,2011年我国向韩国出口钢材998.86万吨,同比增长18.36%,占我国总计钢材出口量的20.43%,提高0.6个百分点。

除韩国外,我国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占比不到6%,占比在4%-6%之间也只有印度,其余占比均在4%以下。

出口印度钢材259.38万吨,同比下降23.61%,占比达到5.31%,降低了2.67个百分点;出口泰国钢材192.45万吨,同比增长48.14%,占比为3.94%。

其他位居我国钢材出口前10位的国家还包括:越南(出口185.90万吨)、比利时(出口158.07万吨)、美国(出口153.23万吨)、新加坡(出口152.77万吨)、巴西(出口132.50万吨)、菲律宾(出口130.83万吨)、阿联酋(出口130.15万吨)。

表3 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流向(国家和地区)国家2011年2010年增幅(%)排名出口量(万吨)占比(%)排名出口量(万吨)占比(%)韩国 1 998.86 20.43 1 843.89 19.83 18.36 印度 2 259.38 5.31 2 339.54 7.98 -23.61 泰国 3 192.45 3.94 6 129.91 3.05 48.14 越南 4 185.90 3.80 3 242.27 5.69 -23.27 比利时 5 158.07 3.23 21 74.94 1.76 110.94 美国 6 153.23 3.13 9 101.78 2.39 50.55 新加坡7 152.77 3.13 8 104.73 2.46 45.86 巴西8 132.50 2.71 4 172.26 4.05 -23.08 菲律宾9 130.83 2.68 7 115.94 2.72 12.85 阿联酋10 130.15 2.66 11 97.21 2.28 33.88 以上小计2494.14 51.02 2222.47 52.22 12.22总计4888.10 100.00 4255.60 100.00 14.86四、钢材进出口贸易方式1、进口贸易方式由于外资企业在我国国内构筑产业链,往往优先使用进口本国钢材,确保本国钢材的稳定出口,因此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钢材进口量这两部分进口钢材量较大。

2011年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合计进口钢材776.32万吨,占我国总计钢材进口量的49.83%,下降0.39个百分点。

其中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钢材597.46万吨,同比下降4.47%;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钢材178.86万吨,同比下降10.46%。

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钢材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受欧债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趋弱。

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口钢材741.73万吨,同比下降4.58%,占我国总计钢材进口量的47.61%,提高0.3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钢材进口量减少,是由于那些依靠低价优势进入我国市场的钢材退出。

如果将一般贸易出口钢材中,我国尚不能生产或生产不经济的产品除外,未来国产钢材替代进口的空间容量有限。

表4 2011年我国进口钢材分贸易方式统计贸易方式2011年2010年增幅(%)进口量(万吨)占比(%)进口量(万吨)占比(%)一般贸易741.73 47.61 777.30 47.31 -4.58 进料加工贸易597.46 38.35 625.39 38.06 -4.47 来料加工贸易178.86 11.48 199.76 12.16 -10.46 以上小计1518.05 97.44 1602.45 97.53 -5.27 总计1558.01 100.00 1643.01 100.00 -5.172、出口贸易方式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钢材4607.04万吨,同比增长16.94%,占总计钢材出口量的94.25%,提高1.67个百分点。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钢材151.39万吨,同比增长40.61%;来料加工贸易出口钢材5.33万吨,同比增长28.88%。

从上述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不难发现,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钢材增长迅速,占比过大,反映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改善,促使我国钢材出口相应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表明,我国钢材出口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和各国调整贸易政策的影响。

当前我国仍停留在制造业大国阶段,短期内国内用钢制造企业难以为钢材出口构建稳定的渠道。

2011年,我国已对外承包出口货物方式出口钢材73.06万吨,同比增长5.06%,占比为1.49%,下降0.1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海外工程承包项目越来越多,有利于承包出口货物方式出口钢材,钢铁企业有必要抓住机遇,拓展新的出口渠道。

表5 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分贸易方式统计钢材进出口相关图片贸易方式2011年2010年增幅(%)出口量(万吨) 占比(%)出口量(万吨) 占比(%) 一般贸易 4607.04 94.25 3939.69 92.58 16.94 进料加工贸易 151.39 3.10 107.67 2.53 40.61 对外承包出口货物 73.06 1.49 69.54 1.63 5.06 来料加工贸易 5.33 0.11 4.14 0.1028.74以上小计 4836.8298.954121.0496.84 17.37总计 4888.10 100.004255.60 100.00 14.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