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PPT课件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PPT课件

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来源, 适用于糖尿病及应激性高血 11
EN的禁忌症
完全肠梗阻 严重短肠综合征 高排泄的瘘 半乳糖血症 严重腹腔内感染
12
EN的注意事项
观察:定期监测生化指标 保存:25°C以下保存,开启后24h内用完 给药途径:分次口服、鼻饲、胃造瘘、空肠造口等 给药方法:少量逐渐增到患者的需要量 鼻胃管选择:首选聚氨酯导管,柔软,耐受性好,对PH不敏感。
6
营养风险筛查推荐意见
NRS2002具有良好的循证医学基础,操作简便,医生、护士、营 养师均可操作,应作为临床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的首选。(A级)
MNA应作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筛查或评估的首选。(A级) 对于不能应用MNA的老年住院患者,建议使用NRS2002.(B级) 对新入院的住院患者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A级)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阴性不能排除营养不良。(B级) NRS2002首次筛查评分小于3分者住院期间应每周筛查一次。(B
当施行近端胃肠道的吻合后,建议通过放置在吻合口远端的空 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A级)
非腹部手术患者,若需要接受超过4周的肠内营养,推荐PEG (经 皮 内 镜 下 胃 造 口 ) 作为管饲途径。(B级)
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均应使用温开水20~50ml脉冲式冲洗管道。 (C级)
发生堵管后可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加 压冲洗。(C级)



肠内营养混悬 百
液(SP)


肠内营养混悬液

(TPF)


肠内营养混悬液

(TPF-DM)


肠内营养乳剂

(TPF-D)

能量 kcal/10 00ml
1000
1000
750
900
蛋白 质
16%
脂肪
15%
碳水 化合 物
69%
16% 35% 49%
17.1 38.3 44.6 %%% 15% 32% 53%
8
肠内营养启动时机
以下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尽可能通过肠内途径):预计围 手术期禁食时间多于7天;预计10天以上经口摄入量无法达到推 荐摄入量的60%以上。(D级)
术前鼓励那些不能从正常饮食中满足能量需要的患者口服营养支 持,在住院之前就可以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没有特殊的误吸风险 及胃瘫的手术患者,建议仅需麻醉前2小时禁水,6小时禁食。 (A级)
D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选择及
营养器具的使用
E
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护理评估
F
提高肠内营养耐受性优化喂养
G 肠内营养耐受性和充足性监测 H 特殊疾病肠内营养护理
I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护理
5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是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初步了解, 而营养评估则是对机体营养状况的深入掌握。规 范的营养风险筛查、准确的营养状态评估,是制 定科学营养支持方案、合理选择营养制剂、保障 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的可靠前提。
在术后24h内对需要的患者进行管饲喂养。(A级) 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结局。(A级) 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条件下,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可在入ICU后24-72h开始。 (C级) 只要胃肠道解剖结构与功能允许,应首选EN院目前有的营养制剂类型
制剂名称
手术后因尽早开始正常食物摄入或肠内营养。大部分接受结肠切 除术的患者,可以在术后数小时内开始经口摄入清淡流食,包括 清水。(A级)
9
肠内营养启动时机
对不能早期进行口服营养支持的患者,应用管饲喂养,特别是以下患者: 因为肿瘤接受了大型的头颈部和胃肠道手术。(A级) 严重创伤。(A级) 手术时就有明显的营养不良。(A级) 大于10天不能经口摄入足够的(>60%)营养。(D级)
15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
一次性输注 间断输注 连续输注
16
推荐意见
对接受2~3周及以上肠内营养支持或长期(6个月或更长)采用PEG行肠内营 养的患者,推荐使用输注泵辅助的肠内营养喂养。(A级)
经胃喂养可采用间断输注的方式,经幽门后喂养需连续输注。(A级) 危重症患者及重大手术后患者在刚开始接受肠内营养时,推荐使用肠内营养

护士研 究使用 乳剂预 防外科 术后负 氮平衡
美国护士 J.A.Gran t成为第 一位营养 支持专科
护士
我国肠 内肠外 营养相 继应用 于临床
南京总 医院成 立临床 营养专 职护士
护理学 会编写 临床营 养护理
指南
4
指南主要内容
А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
养状态评估
B
肠内营养启动实际及制剂选择
C 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与维护
13
肠内营养途径
肠内营养 途径
幽门前置 管
幽门后置 管
鼻胃管
胃造口管
鼻十二指肠或空肠 管
LOLOR空REEM肠M造口
经皮内镜下小肠造 口及双腔T管
14
推荐意见
鼻胃管适用于接受肠内营养时间少于2~3周的患者,管饲时头部 抬高30°~45°,可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B级)
接受腹部手术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建议术 中放置空肠造口管。(B级)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
肠内营养部分
神经内科 陈莉
1
首都医科大学石汉平教授呼吁:营养不是支持,更不是辅 助,而是治疗,我们应还营养一线治疗。
2
国家卫生部亦将营养提升到了治疗高度
3
护理营养进展
南丁格 尔时期
19世纪 40年代
1967年
20世纪 60年代 2014
90年代 2015
2016始 2016
1859年 护理札
适用对象及特点
短肽型(含有一定量氨基 酸),所含蛋白质为蛋白水 解形式。几乎能被完全吸收, 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 胃肠道功能的患者。
添加了膳食纤维以改善胃肠 道功能,适用于拒绝和吞咽 功能性或神经性损害、咽下 困难的患者
适用于有部分胃肠道功能, 而不能进食足量食物的,并 且需要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 主要适用人群为糖尿病患者。
泵持续输注;在肠道适应期,推荐选用间歇重力滴注或推注法。(C级) 对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或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严重的代谢
级)
7
营养风险评估推荐意见
推荐将营养评估运用于所有根据营养筛查判断出有营养风险的患 者。(B级)
推荐联合多种营养评估指标对成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D级) 推荐使用PG-SGA对肿瘤患者进行综合营养评估。(B级) 推荐对根据筛查和评定判断出有营养不良风险或已有营养不良的
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C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