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国家或地区 美国等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占世界人口比例 30% 70% 能源消耗比例 85% 15%
美国
5%
30%
一、能源的分类及我国的能源特点
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力资源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 天然气、核 燃料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生物能、 风能、潮 汐能、地 热能 不可再生能源 核聚变能
三、 新能源的开发
1. 太阳能
房屋采暖、温水供应、太阳能电池、光电电池、 太阳能汽车。 2. 地热资源 3. 生物质能
是树木、谷物秸杆、柴草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 能储备,再经化学反应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种能。
4. 核聚变能 5.风 能
6.潮 汐 能
四、 节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建筑保温技术 低能耗设备(供热、制冷、空调、照明) 交通运输 工 业 调峰电站 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
3、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占有 主要地位。煤炭在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中 占70%以上。全国直接燃烧煤炭占总煤耗 量的84%,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 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以上。
4、工业部门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 与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工业部门耗能比重 很高,而交通运输和商业民用的消耗较低。 工业部门消耗的能源,占全国总能耗量的 55%,商业和民用消费能源的比重为27%,交 通运输和农业生产消费的能源比重较小,分 别为10%和8%。 2006年万元能耗为1.21吨标准煤。
第二节 水 资 源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一种生态资源(恒定资 源),人的力量不能干预自然界水的循环和分布, 水资源有着明显的地区性。 一、水资源概况 1. 全球淡水资源形势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 为海水,淡水仅占3%。在3%的淡水中,70%分布在 两极及冰川、冰帽,30%以地下水或土壤水的形式 存在。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01%,大 气水占0.04%,能被人类使用的淡水仅有300万立 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0.2%。
非洲是地球上另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在世 界上缺水的26个国家中,有11个都位于非洲。 近30年来,非洲的人口增长率为3%,而粮食增 长率却只有2%,水资源的匮乏是粮食生产不能 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中国的水资源形势及其特点
我国地表水的七大水系:松花江、辽河、海河、 黄河、淮河 、长江、珠江。总径流量2600立方 公里,湖泊2800多个,储水总量750立方公里, 28.7%为淡水湖。全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立方 公里。
2020年
65.6%
25.9%
4.2%
4.3%
中国的能源储备:
能源种类 石 油 煤 天然气 水 电 核 电 储 量 800亿桶 6000亿吨 8.4万亿 立方米 3.78亿千瓦 年开发量 20亿桶 20亿吨 160亿 立方米 9000万千瓦 刚刚起步 年进口量 8亿桶
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2640亿桶,日产930万桶, 年出口30亿桶。
1998年2月17日,国务院批复<酸雨和二氧化硫 控制区划分方案>(俗称二控区)。二控区面积占 国土面积11.4%,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0%。
酸雨频率 占国土面积比例 <5% 67.4% 5%-10% 6.8% 10-25% 10.4% 25-50% 8.2% 50-75% 5.4% >75% 1.8%
2006 年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区域分布图
pH 值 <4.5 4.5~5.0 5.0~5.6 >5.6
2006 年全国酸雨区域分布图
燃油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 我国汽车保有量: 1997年 1200万辆 2010年 5000万辆
按每辆车每天燃油5升计,2010年每天需消耗 汽油25万吨,每年需消耗汽油9125万吨。 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1.2亿吨,成品油3000万 吨。2004年原油产量1.75亿吨,2005年原油产量 1.80亿吨。
5、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中国农村生活用能的2/3依靠薪材和秸杆,响
1. 化石燃料 开采过程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运输过程的影响——煤炭扬尘、海洋石油污染 加工过程的影响——煤的精洗、石油的精炼
使用过程的影响----温室效用、酸雨、火电厂热污染
中国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和人均消耗量不足 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 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世 界平均值的10%。中国能源消耗水平很低, 1996年人均一次商品能源消耗仅为世界平均 水平的1/2,是工业发达国家的1/5左右。
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煤炭资源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水 电资源约70%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能源消耗地 则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因此,“北 煤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 不合理格局将长期存在,造成能源输送损失 和过大的输送建设投资。
我国人均水资源27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居世界第110位。相当于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日 本的3/4。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① 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 水资源分布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南方长江、 珠江、浙闽台诸河和西南诸河四个流域片的耕地面 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6.59%,但占有全国水资源 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 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 2.2倍;而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 流域片耕地多,人口密度大,但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全国总量的19%,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 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5%。
③ 农村和城市缺水严重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 现。目前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 无灌溉耕地约占72%。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缺水最 多;西北地区缺水量也不少,而且区内大部分地区 为黄土高原,人烟稀少,改善灌溉系统的难度较大。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 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 的城市有114个。
2004年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碳氢化合物(HC):836万吨 一氧化碳(CO):3640万吨 氮氧化物(NOX):549万吨 自1999年以来,汽车年产量以超过12% 的年速度增长,国产汽车单车污染物排放水 平是美国的4~6倍。2006年汽车产量728万辆, 民用汽车保有量4985万辆,私人轿车1149万 辆。 大量的燃油尾气积聚在城市上空,使得空气 质量严重下降,引起很多的疾病。 返回
二次能源
火电、焦炭、煤 气、沼气、蒸汽、 热水、汽油、柴 油、重油、水电。
世界总的能源结构
能 源 百分比 石 油 40% 煤 30% 天然气 20% 水 电 5% 核 电 5%
中国总的能源结构
能 源 2005年 4.4亿千瓦 2008年 7.95亿千瓦 火 电 73.9% 76% 6.03亿千瓦 水 电 24.5% 22.6% 1.8亿千瓦 核 电 1.6% 1.13% 0.09亿千 瓦 可再生能源 ---
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非耗竭性资源 耗竭性资源
太阳能、风、空 气、降水、气候
可再生资源
动物资源、植 物资源、微生 物资源、土地 资源、水资源
非再生资源
矿物资源、 化石燃料
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
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当前人类的一个重要的 环境问题。 能源——可能为人类利用以获取有用 能量的各种来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原子能、蒸汽能、电 能、天然气、煤、石油。
2. 核电站 慢性辐射 放射性废物处臵 核反应堆安全 3. 水电站 对自然的影响——地面沉降、诱发地震 对生态的影响——大坝上、下游陆地、水生生态 系统发生变化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移民安臵、文物破坏
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
空气质量下降 严重的酸雨污染
1998年全国322城市中72%以上空 气质量处于3类或超3类国家标准 全国81.6的城市有酸雨污染,雨水 平均PH值为3.84-7.54,酸雨覆盖 国土面积30%,遍及西南、华中、 华南、华东大部分地区。1995年酸 雨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100亿元,占 当年GDP的2%
2007年5月7日,中国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贾承造在新闻 通气会上称:南堡油 田(冀东唐山境内曹 妃甸港区)现已探明 储量达10亿吨,可供 开采100年,对保证我 国长期的石油需求安 全将起到重大作用。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8日电(记 者 刘军)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 治区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内蒙古 新巴尔虎左旗境内发现一处煤田, 预测资源量超过50亿吨。 中新社乌鲁木齐十月九日电 (闫文陆宋晓清)中石油塔里木油 田分公司近日在对新疆拜城县境 内大北三井的勘探开发过程中获 重大发现,经测算获日产天然气 二十八点六万立方米,初步探明 大北三井构造区天然气资源总储 量达一千三百亿立方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四章 资源、能源、人口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是经济发 展的动力、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三者 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 资源、能源、人口
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
第二节 水 资 源 第三节 人 口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 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环境问题往往与资 源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然资源: 能源、水资源、工业资源(矿物资源)、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环境资 源。
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居住者 8800万人口,两河一直为各国共享。但自 1983年以来,土耳其开始实施庞大的“安拉 托里亚水利综合工程”,截取两河源头地带 的水源,拟修建22座水坝和17座电站。1990 年初,该工程的主要项目——阿塔图克水库 开始截流储水,结果使下游水量因此减少 90%。为此,叙利亚、伊拉克曾多次向土耳 其提出强烈抗议。
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曾引发了伊朗 和伊拉克之间长达8年之久的战争; 围绕约旦河水的分配问题,约旦贝多因人 对以色列人的仇恨与日俱增; 在如何分配尼罗河水的问题上,埃及与 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之间也是争执不断; 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与水也有不可分割的 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