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技术基础一
r0
LI
LS
40
lg
DI DS
S PT LS
I PT LI
S / I SI LI LS
DI
S / I
10 40
DS
假设移动台接收机射频防卫度
为8dB,由该公式可求出:D DI r0 2.6r0
若为25dB,则:
DI
DI
25
1040 4.2
DS r0
D
1
DI DS
3 4 2 7 5
3 4
3.3.2 信道分配
信道(频率)分配是频率复用的前提。
频率分配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频道分组,根据移动网的需要将全 部频道分成若干组;二是频道指配,以固定的或动态分配方法指配 给蜂窝网的用户使用。
频道分组原则:
根据国家规定、双工方式、制式确定总的信道数 由系统性能及设计确定同频复用的距离,确定频道分组数
基站发射 机覆盖范
围
容量小
区域覆盖受限
地形环境影响,例如山丘、建筑物 等阻挡->盲区
多径反射干扰
基站发射功率是有限额的(大区制
能实现全国覆盖吗?)
移动台设置
移动台发射功率小,上下行存在增
在上下行可 以互通区域
益差
MS BS
移动台发 射机覆盖
范围
MS
移动台设
置在基站
覆盖区的
边缘,基
站收不到
信号
3.3 地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r0
5.2r0
3.2.2 邻道干扰
邻道干扰:是指相邻信道或邻近信道的信号相互干 扰。
产生邻道干扰的原因:
由于接收滤波器不理想,使得相邻频率的信号泄漏到了 传输带宽内而引起的。
发信机在相邻频道内的边频分量引起的。例如FM信号的 频谱是很宽的,当其中某些边频分量落入邻道接收机的 通带内,就会造成邻频干扰。
信道配置
克服的方法:频道间隔、移动台的自动功率控制。
3.3 地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3.3.1 地域覆盖 1、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是指使用安装在高塔上的单个
大功率发射机而获得一个大面积覆盖的移动通信系统。
PSTN
Mobile User
Base 移S动ta台ti移on动台
3.3 地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大区制方式优点: 网络结构简单、成本低 大区制方式的缺点:
频道指配原则:
同一频道组中不能有相邻序号的频道 应根据移动通信设备抗邻道干扰的能力来设定相邻频道的最小频率 频率规化、远期规划、新网和重叠网频率指配的协调一致
信道频率分配
信道分配方法
固定频道分配法:业务相对固定
分区分组分配法:避免三阶互调但未考虑邻道干扰 等频距分配法:按等频率间隔来配置信道的,只要频
3.2.2 邻道干扰
解决邻道干扰的措施:
降低发射机落入相邻频道的干扰功率,即减小发射机带 外辐射;
提高接收机的邻频道选择性; 在网络设计中,避免相邻频道在同一小区或相邻小区内
使用。
邻频干扰可以通过精确的滤波和信道分配而减小到 最小。
3.2.3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是由传输设备中的非线性电路产生的。 它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
3.2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干扰是限制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在移动通信网中,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
同频干扰险、邻道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 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若对移动无线通信网进行合理设计就可削弱这些 干扰
3.2.1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 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亦称同信道干扰 (又称为同道干扰或共道干扰)。
建立一个移 动通信网的 系统级概念
第3章 组网技术基础
本次课教学目的:
1、理解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2、理解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产生
的机理及减小这些干扰的主要措施 3、掌握区域覆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4、理解大区制和小区制区域覆盖的特点和适
用范围
3.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网是承载移动通信业务的网络,主要完 成移动用户之间、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信 息交换。
2n 1 40lg 1
n 1
3.3 地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2、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络的地域覆盖
II 蜂窝网
在带状网中,区群组成和同频小区距离计算方便 蜂窝网就比较复杂
1)小区形状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域是一个圆形 为了不留空隙地覆盖,圆形服务区之间一定含有 很多交叠
2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络的地域覆盖
考虑交叠之后,实际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 要由正多边形无空隙、无重叠地覆盖一个平面区域可取三种形状
F
D
B
E
G
C
B
A
G
C
F
D
A
E
F
D
E
Frequency reuse
3.2.1 同频干扰
复用距离越近,同频干扰就越大;复用距离越远, 同频干扰就越小,但频率利用率就会降低。
3.2.1 同频干扰
1、射频防护比 接收机输出端的有用信号达到规定质量情况下,有用射频信号与同
频无用射频信号之比的最小值,也称为同频干扰保护比。 2、同频复用距离
A
A B
小区
A
B
C
(a)
(b)
2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地域覆盖
带状网可进行频率复用。若以采用不同信道的两个小区 组成一个区群,称为双频制。若以采用不同信道的三个小区 组成一个区群,称为三频制。从造价和频率资源的利用而言, 当然双频制最好;但从抗同频干扰而言,双频制最差,还应 考虑多频制。
小区
小区
铁
路
解决大区制覆盖的方法有: 同频转发器,扫除盲区 设置分集接收台 提高基站接收机灵敏度
同频转发器 及覆盖区
BS
基站 覆盖 区
Rd MS
BS Rd
Rd
2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地域覆盖
小区制的核心思想是:用许多小功率的发射机(小覆盖 区)来代替单个的大功率发射机,每一个小功率发射机只提 供小覆盖范围内的服务。
当射频防护比达到通信质量要求或规定的载干比(C/I)指标时,两 个邻近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称为同频复用距离。 3、同频复用系数
同频复用距离和小区半径之比。
3.2.1 同频干扰
A基站发 M DS r0
DI D DI DS
B基站发
D DI DS DI r0
Q D r0
Q D 1 DI
r0
距选得足够大就可避免邻道干扰与互调干扰
动态频道分配法
动态配置法:随着业务量的变化重新配置全部信道 柔性配置法:准备若干个信道,需要时提供给某个小
区使用。
小结
1、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2、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同频干扰 邻道干扰 互调干扰 阻塞干扰 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3、地域覆盖和信道配置 地域覆盖
Root(3)r
小区面积 1.3r2
2r2
2.6r2
交叠区宽度 r
0.59r
0.27r
交叠区面积 1.2Pir2
0.73Pir2
0.35Pir2
2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络的地域覆盖
2) 区群的组成
区群(簇):共同使用全部可用频率的相邻的N个小区。 区群的两个条件: 区群之间可以邻接,且无空隙无重叠地进行覆盖整个服务区 邻接之后的区群应保证各个相邻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最大 区群内的小区数应满足下式:
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 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 互调干扰分为:
发射机互调干扰 接收机互调干扰
信道分配策略
■无三阶互调的频道配置方法来避免产生互调干扰
3.2.4 阻塞干扰
阻塞式干扰:当外界存在一个离接收机工作频率较 远,但能进入接收机并作用于其前端电路的强干扰 信号时,由于接收机前端电路的非线性而造成对有 用信号增益降低或噪声增高,使接收机灵敏度下降 的现象。
2
j
(2R') cos120
4) 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中心激励:在每个小区中,基站可以设在小区的中央,用全向天线 形成圆形覆盖区。
顶点激励 :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 站采用3副120度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3个相邻小区的各
三分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3副120度扇形天线共同覆盖。
第3章 组网技术基础
现代移动通信
BSS
MS
Um
OMC-R 操作维护中心
BTS
MS
基站 BTS基BT站收S 发信机 基收站发信机
收发信机
BSC 基站 控制器
A接口
MSC 移动交换中心
MS
Abis
第3章 组网技术基础
通过本章学习,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干扰如何影响系统性能 如何进行区域覆盖 如何提高蜂窝系统容量 如何解决多信道共用 如何构造蜂窝网络结构 如何进行移动管理
4
16
21
28
37
48
B
G
C
A
F
D
B
E
G
C
B
A
G
C
F
D
A
E
F
D
E
Frequency reuse
3) 同频小区的距离
j×2R’ D i×2R’
垂逆直时沿针六旋边转形6任0度意边 移再动移i个动小j个区小区
D2
[i
(2RD')]Q2i2[iDRjj(j22R23R'N)]2
R'2 i3R(2R' )
N i2 ij j2
其中,i与j是正整数,(i>=0,j>=0,i+j>0) 举例 N的典型值为4,7,12,其N=4就是i=0,j=2得到的。 AMPS系统:N=7;GSM系统:N=3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