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PPT课件讲义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PPT课件讲义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的基本理论
1. 2. 3. 4. 个性发展阶段论 个性特征论 个性形成理论 个性早期决定论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差异及测量
气质 差 异 活泼型 兴奋型 安静型 抑制型 自陈法 MMPI..CPI 投射法 安排工作岗位 管理人员匹配 选择工作职业 处理人际关系 因人施教 能力 能力类型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能力出现早晚差异 测量类型 性格 按机能类型划分: 按倾向性划分: 按独立程度划分: 按生活方式划分: 综合研究法 自然试验法 测验法
1.客观因素
• • •
• • • •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
选择性 需要 成见 思想方法的错误(导致知觉错误的重要根源)
2.主观因素
个体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与行为
1. 2. 3. 动机的概念 动机与需要的联系和区别 动机的机能 • • • 始发机能 选择机能 强化机能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的引导
1. 2. 3. 4.
引导个体知觉 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 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 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的协调
1.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 • 信息沟通方式; • 文化娱乐方式; • 思想教育方式。 2.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调 • 在组织与群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目标 和价值观; • 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分类:
按性质分: 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 按影响分: 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目标导向行为:寻找目标的过程 目标行为: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
目标导向性为
刺激
需 内心紧张 动 要 机
行 为
目标行为
目 需要满足 标
目标实现
新 的 需 要
只有了解人们的切身需要,才能预测人们的动机行为
第四章 个体差异及测量
预习案例:发现管理者的不同个性
心理过程具有一般规律性,同时又具有个别特点,这种特点的某种 机能系统或结构的形式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特 征--人性。
人 性
中国学者的人性观点
先秦时期的人性观 汉至隋唐时期的人性观 宋至明末清初时期的人性观 中国近代的人性观
1. 2. 3. 4.
组织行为学 第二篇 个体行为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刺激 反应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S R
2.新华生主义
S 刺激 O R 行为
输入
思维加工系统
输出
思维加工系统即心理加工过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点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3.勒温的观点 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
B=f(P· E)
B ---- 人的行为 P ---- 个体特征 E ---- 环境特征
个体行为规律
人的行为模式
个体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刺激
刺激反应机理
个体行为规律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由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提出 知觉 学习 个性 能力 动机 行为 绩效 评价与奖惩
刺激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个体行为特征
人 性
西方学者的人性观点
人性假设是西方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提,是联系企业管理实际 提出来的基本人性观点,包含四种假设:
1. 2. 3. 4.
“经纪人”假设(亚当斯密) “社会人”假设(梅奥)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马斯洛) “复杂人”假设()
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
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的原因
1. 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看,重视人性研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管理 实践的需要。 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看,重视人性研究是组织行为学对象 研究的需要。
测 量
测量方法
应 用
选配专业、岗位职业、 思想教育 工种安排、人才选拔、 人员选拔 安置 行为预测
第五章 个体差异及管理
预习案例:思想者与行动者
行为并不神秘,它通常都有可以找得出来的原因和目的,如 果你能影响其行为的原因,你就能改变行为本身。
--帕特里西亚· J· 阿迪苏
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现实对人的管理,首先在于充分调动人的工作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要特征 包括:
1. 2. 3. 4. 5. 6. 目的性。 社会性。 自主性。 连续性。 持久性。 可朔性。
个体心理与行为制约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 作出反应几个阶段。 个体行为过程是:需要-动机-行为的过 程。
个体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
知觉与行为
情 绪
情绪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2.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快乐、愤:原始的基本情绪 第二类: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第三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第四类:与别人有关的情绪 第五类: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第六类: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
情 绪
有关情绪的理论
1. 2. 3. 4. 5. 6. 7. 8. 9. 詹姆士-格兰的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 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达菲的情绪激活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理论 阿诺德与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需要与动机
需要及其特点
需要:就是人对事务的欲望和要求。 需要的特点: 1. 2. 3. 4. 5. 6. 指向性 多样性 层次性 潜在性 可变性 社会制约性
需要与动机
动机
动机: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的原因。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动机的三种功能:始发、指向、强化
气 质
气质的概念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四种气质类型: 活泼型(多血质) 兴奋型(胆汁质) 安静型(黏液质) 抑郁型(抑郁质) 特征: 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黏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
气 质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
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往往能够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抑 制和减少消极的一面。
2.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和品质的 总和。 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 第一,个性倾向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 •学习历史 •知觉 •态度
行为
环境 •组织 •工作 •社会环境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的特征
1. 2. 3. 4. 5. 差异性 倾向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