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心得体会治愈疾病亲身体会的肺腑之言:1.一切疾病的均来自于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参与锻炼的程度,所以一切疾病的治愈都最终要落实到这方面去;2.西药是属于寒凉之物,原则上对哮喘治疗只能起到反作用,使得病情越来越严重,除非马上要死了可以用一下,其他时间建议不要用,用则是饮鸩止渴,后悔不及。
3.鼻炎、哮喘等所谓的过敏是人体对外界任何一个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是人体正常的反应,所以不能称之为病,之所以这样讲,就是说都是遇到所谓的过敏源立刻发生的。
4.一切疾病都有一个潜伏期,比如哮喘,这个潜伏期产生的前提是人体体质的下降造成的,主要原因有这几种:A、营养不良。
B、长期冷寒食物吃的过度、长期不注重保暖等造成的阴阳不平衡。
C、过度性生活造成的阳虚或者是阴阳双虚。
D、过度锻炼造成的过度出汗使得阴虚,长期不调整后最终导致阳虚。
E、长期熬夜、晚睡、过度饮酒等生活习惯造成的阴阳严重不平衡。
F、长期劳累造成的体质虚弱。
G、先天不足,身体虚弱。
食疗五脏都补:所有的人参鹿茸之类的我是排斥的,因为不需要,除非是人体在一个需要快速扭转恶化局面的时候才使用,一旦扭转这个局面,马上就不用或者降低这个补药的量了,事实上中医也是这样开方子下药的,正常就是食补最佳,不伤人。
有营养就是每天保证吃这些你需要的食物,但是能不能吸收就要看你运动方式了,这样才能保证吸收,否则吃进去也是废物,身体需要吸纳和排出才能正常,运动是加强这个排出和吸纳能力的,我所说的进补是补充正常的营养,不是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进补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吃进了恰当的东西。
我的食疗方法:早晨起床喝温凉白开800毫升,然后揉腹部,揉完上洗手间减压,然后才吃蜂王浆一小勺。
早餐;牛奶一杯、燕麦粉、黑芝麻粉、黄豆粉、山药粉、蜂蜜各一大勺拌入牛奶,手工馒头一个,鸡蛋一个、花生18粒,枸杞30个、大枣6个、鹰嘴豆30个,核桃3个、腐乳一块,一般还有玉米、红薯各一小块。
中午:补充VC一片,正常午餐,吃鱼一份,蔬菜一份,米饭两份。
饭后,出去晒太阳30分钟,背朝太阳,站立,然后练习提肛,长呼吸,补充VD。
然后午睡30-45分钟,起来后,吃西红柿一个,香蕉一个,苹果一个,蟠桃一个、葡萄一小把、酸奶一个。
白开水一大杯。
晚餐:以蔬菜和粥为主,各种豆类混合成的粥,饭后一小时,唱歌30分钟,吃桂圆肉5粒。
然后慢跑30分钟,按摩头部、腹部、背部、等,主要是肺腧、定喘、肾俞、太溪、足三里、太冲、关元、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涌泉、膻中等,按摩耳朵内关外关等45分钟,泡脚15分钟。
然后上床打坐半小时,基本到12点了。
锻炼:每天按摩肺腧、肾俞、定喘,拍打胸部、背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
这些都是必须的,能每天晚上受苦喘来说,这些都是规律性的东西,完全不是问题。
不能坚持这些,那就继续喘着吧,没有人能帮你,最多半夜三更氨茶碱和喷雾剂能帮你。
锻炼2:每天根据自己的情况锻炼,我是坚持每天慢跑30分钟,现在是每天每天慢跑45分钟。
哮喘病人身体一般很虚弱,一定要保护好你的自己不出大汗,大汗出一次就伤一次,不伤阴也伤阳,即使是锻炼、泡脚都以此为基准,否则神仙都救不了你。
日常营养一定要跟上,否则锻炼等于不锻炼,锻炼把身体内部仅有的潜能耗完了,身体会突然衰竭的,没有能量支持的锻炼等于自杀辅助1:每天出去晒太阳是必须的,补充VD,这样钙的转换就没有问题,同时晒背是补充阳气,提高抵抗力的一个自然方法,这和在太阳下面乱走是完全不一样的,坚持每天晒背部30分钟。
辅助2::用腹式呼吸,这个网上有,尤其是对于身体异常虚弱的人,气功静坐调节,这个是在发作的时候,消耗能量和呼吸氧气最小的方式,也最有效,我以前发作的时候,就是盘腿打坐20分钟,基本就可以减缓了。
因为平滑肌不紧张了,放松了,这个和氨茶碱要做到事情是一样的,同时,身体耗氧量减少了,就没有那么呼吸困难了。
这里最好选择一个气功方法,基本上对哮喘发作前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辅助3:要想提高免疫力,另一个主要就是补充睡眠,否则无效的,所以睡眠+营养+适度锻炼才是根治哮喘的方法。
治疗哮喘心得:1. 谈治疗方法:分析一下大家治疗的采用的方法,西药,一般哮喘病人不采用但是,也不得不采用,因为来得快,很快就能制止喘这个动作的发生,但是去的也快,就反复也快,同时带来对人体的影响是深度的,如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同时,随着身体的老化和进一步虚弱,耐药性产生的同时,药效不断降低,不得不谋求更换药物,于是一种新的药物开始起作用和使用并适用,直到失去效果,反复如此。
中医不是不可行,很多人去看中医也不是遇不到好中医,中医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你哮喘病的根源找到,然后将哮喘趋势的势头扳过来,扭转加剧这个局面,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慢,需要人坚持,这时候,人体这时候的免疫力或者抵抗力如果上去了,哮喘基本很快消失,基本上这个中医就被认为是好中医,他能够治好这个哮喘,但是一旦你的身体不延续成正常人的体质,或者生活方式改变,导致抵抗力下降了,外界环境气候用影响时,哮喘就会再次光临,于是反复开始选中医了。
所以说哮喘这个病是借助你这个身体这个载体发生的,这个载体正常了,一个外界气候环境等变化时,基本上哮喘不会再犯,如果载体不正常,华佗在世也无用,所以所谓的中医西医都是治疗,都没有问题,都是时间长短问题,但是根治这个理论就是必须建立在载体,就是这个身体上了,如何根据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方式和运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是根治哮喘的前提,否则反复是必然的,痛苦是永生的,所以很多人讲,哮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就是这个道理,中医西医是给你治病,但是不治疗载体。
一般来说,长期哮喘的根源在肾,大多数哮喘都是肾寒,你在自己双肾位置自己感觉,如果感觉不到热,反而是凉,应该就是肾阳虚,但哮喘患者大多数怕后背受凉发作来看也基本这样,所以补肾阳为主是需要辩证施治的,不能搞反了,而且补营养一定是采用食补,以偏温性食材为主,这样缓慢调节,按照道理哮喘不能成为体质下降的因素,实际上反而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恶循环变成良性循环。
2.谈过敏:过敏现象是什么,过敏是人体对于外界变化时身体机能的一种自觉反映,举例说,你的身体就是海边的一个大坝和驻守的卫兵,坝体不牢靠时候,稍微有点小浪,坝体就不稳固,卫兵就很忙,就调集人马开始修复大坝,如果坝体是三峡这一类的坝体,大浪来了,坝体都没有反应,所以卫兵就很闲,在坝上溜达几圈就可以了,根本就不给你的大脑报告。
人体对于过敏就是这样的,体质强弱就像你的这个大坝,强的体质,大浪来了,你纹丝不动,就是所说的不过敏,不好的的体质,小浪来了,你的身体就开始预警,调集身体所有机能进行抵抗,这个就是过敏。
所以过敏不是用药可以治好的。
那么脱敏治疗是怎么回事呢,医院的脱敏实际是给你不断注射你过敏的这种物质,当然是提取出来的,逐步加大剂量,直到有一天你对这种过敏原不过敏了,就实现了脱敏。
鼻炎是什么呢,是鼻子这个呼吸最前端器官给你的警告,我不行了,大坝有点不牢固了,你这时候不注意整固大坝,下一步就是稍微大点的浪来了,就是直接进入肺部,形成哮喘了。
我一年办前吃虾过敏,一只大海虾吃下去,马上送医院了,半年前去海边城市,各种海鲜都吃了,包括虾,狂吃,竟然没事,我的感悟就是,我脱敏了吗?不是,是我的大坝牢固了,我本身就无所谓过敏,也无所谓过敏源。
所以我不相信这些医院传说的故事,我只讲自己的体会。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
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灿的明珠大放异彩。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越发感受到了中药学专业各门学科的博大精深,领悟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
现在,我就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各门学科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这几百味中药各有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等,要掌握这么多内容,确实很不容易,此外,中药数目众多,内容繁杂,术语难记,又容易遗忘,更容易混淆,以至于张冠李戴,初学者常感到困惑和烦恼。
其实,掌握一种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中药学入门的一把钥匙。
经过学习参考和不断琢磨,自己也摸索出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以功效为核心,结合药性,全面理解。
每一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主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要逐个完全依靠死记硬背。
其中,功效是核心,掌握了功效,结合性味、归经来理解其功效,以功效来推导记忆其相应的主治证,以药性、功效来体会其使用注意及用法用量,充分分析,全面理解,就能对每一味药物了如指掌。
例如,清热泻火药的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又根据各药物的归经不同,我们可以推知其所清火热之邪的存在部位。
石膏归肺、胃经,则清泻肺胃实热;知母能入肾经,故能泻相火;栀子归心、肺和三焦经,故能清泻三焦火邪,并可泻心火以除烦;夏枯草归肝、胆经而能泻肝胆实火等。
补虚药中,麦冬归脾、胃、肾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肾阴,降虚火;石斛归胃、肾经,故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滋肾阴,降虚火。
这些诗根据性味归经来理解功效,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功效推导相应的主治证。
以大家最熟悉的麻黄为例,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那么其相对应的主治证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来,依次为外感风寒表证,咳嗽气喘和风水水肿。
其他的药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巧妙记忆。
如此,只需记住功效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就将其它内容全部记住了,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不容易忘记,还避免了枯燥无味,机械背诵之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反复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每学完一个章节,我们都要反复思考,有必要对其中功效、应用相似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利于知识积累,并使之条理更为清晰。
如补虚药这一章的内容很多,它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节,我们就可以先对每一节进行总结,再综合这一章进行归纳小结。
如补气药中补肾气的有人参、西洋参、山,补脾气的有白术、白扁豆、大枣、蜂蜜;补阳药中脾肾双补的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等;再深入到整章内容,阴阳双补的药物有鹿茸、紫河车、巴戟天、蛤蚧、肉苁蓉、锁阳、菟丝子、沙苑子等。
又如有透疹功效的药物有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有明目作用的药物有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有润肠通便功能的药物一般是带“仁”或“子”字的药物,如郁李仁、火麻仁、桃仁、瓜萎仁、苦杏仁、柏子仁、决明子、苏子等等。
等学完了以后,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