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28
抗感染治疗应考虑原则
病原学治疗——消除致病菌 病理生理学治疗——阻断使疾病进展的恶 性循环 对症治疗——争取足够的时间以利痊愈 前两个方面的成功均可提高生存率,而 最后一方面的成功可降低不适当医疗所导 致的死亡
29
降阶梯治疗包括什么?
30
降阶梯治疗的策略
第一阶段
应用最广谱的抗生素治疗以改善病人预 后(降低病死率,防止器官功能障碍, 并缩短住院时间)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8
相关名词及缩写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 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 (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 肺炎。
9
HAP
以ICU的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较为常见;此外,HAP亦常 发生于免疫抑制宿主的肺炎以及其它 重危患者。 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不 动杆菌、肠杆菌属细菌、厌氧菌。
39
适当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40
适当起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阻断病情的进展
挽救生命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成本效益
41
抗生素对全身性感染: 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完全改善存活率
感染
适当抗生素治疗可以 使50%的患者避免发 展为严重全身性感染
阻预 断后 病: 情 的 进 展
激活炎症/凝血系统
42
抗生素对全身性感染: 是必要的但并不足以完全改善存活率
25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中两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病死率很高
HAP和严重全身性感染的抗生素治疗如 不适当,可以增加病死率
26
细菌性脑膜炎(CSF)
临床上细菌性脑膜炎(CSF)培养的阳性率很 低,且培养需要一定时间,脑膜炎为一急 性危重临床疾病,在留取标本后尽早治疗, 故经验治疗就显得特别重要。
16
特性
开始抗感染治疗即选用广谱、强效的抗生 素,或通过联合用药,以尽量覆盖可能导 致感染的病菌。 在用药48~72小时,当病情得到控制、临床 症状改善、体温下降,此时再根据微生物 学检查和药敏的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使之更具有针对性。
1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强效抗生素的目的
阻断感染的进展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
23
最强疗法
针对MRSA感染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关联的混合感染 提出了抗菌药物的最强疗法: 方案1:
1.
2. 3. 4. 5.
磷霉素 2g + 5 %葡萄糖注射液 40ml 一次静脉注射(间隔 60min) 头孢哌酮/舒巴坦4g+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60min 万古霉素0.5~1g+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滴注60min 向2中加入氢化可的松30mg 加3d
2
相关名词及缩写
3
相关名词及缩写
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E: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
MSCNS: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E: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
4
重症病房常见革兰氏阴性菌
适当抗生素治疗 的病死率(范围)
84% (80-86%) 42% (39-45%) 10% (0-13%) 28% (22-32%)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陈吉生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
前言
重症感染往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更令人 担忧的是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 使原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甚至出现交叉耐药,给曾 经辉煌的抗生素时代笼罩上了阴影。合理、有效地使用 抗菌药物是抗感染治疗的一项新挑战。抗感染治疗的主 要目标必须是增加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并能防止细菌耐 药性的产生。在重症感染治疗的初期阶段使用广谱抗生 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早期有效的治疗才能增加其生存 的机会,这已形成了一个具备国际性的共识,即采用降 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的策略。
造成病原体未被覆盖的原因有: 该种病原体在该医院不常见; 感染源控制措施不适当; 患者存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属感染 及曲霉菌属感染。
38
优化初始抗生素治疗措施
了解当地细菌耐药性特点 影响前期抗生素治疗药物选择 及时恰当的治疗 运用合适的治疗剂量 需要时应用联合治疗 抗感染控制措施(如限制应用) 抗生素轮替使用 降阶梯和及时停药 缩短治疗时间 抗生素选择多元化(如选用不同的抗生素)
Bid 连用7d
24
最强疗法
方案2:
1. 2.
3.
4.
5.
磷霉素2g+5%葡萄糖注射液40ml 一次静脉注射 阿贝卡星100mg+生理盐水100ml(在“1”的60min 后)静脉滴注30min 头 孢 哌 酮 / 舒 巴 坦 4g +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250ml 静脉滴注60min 向3中加入氢化可的松30mg 加3d Bid 连用7d
0 50 60 70 80 90 100
临床疗效(% )
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7天或以上,15d内曾使用抗生素
Trouillet J-L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157:531-539.
37
初始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失败原因
所选用的抗生素不能全面覆盖病原体
的耐药性
选择对耐药性影响最小的药物 注重门诊抗生素治疗对住院患者抗生素耐药的影响
适当情况下应选择联合用药
33
确定起始治疗时应考虑的因素
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
药物剂量和用药频率 组织穿透性
用药时机
药物毒性 影响耐药性的危险 既往的抗生素治疗
34
选择起始适当治疗时要考虑的因素
21
在治疗上应注意问题
最初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的策略是“猛
击”,培养报告后再针对性调窄抗菌谱,
这是避免VAP治疗不足最安全的方法。
避免传统性“从低到高”的“阶梯治疗”
或“逐步升级”的“螺旋式”治疗安排。
22
重症HAP(VAP)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通常首选药物为: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 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替代药物 结构性肺病:抗假单胞菌药物(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 巴坦、碳青霉烯类或头孢吡肟 )+ 氟喹诺酮类 (包括大剂量 环丙沙星) β-内酰胺类过敏: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 可疑吸入史: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或β-内酰 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碳青霉素烯类+氨基糖苷类+氨曲南
10
相关名词及缩写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是由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呼吸 道防御功能受损,并暴露于大量潜在病原
菌之后所发生的一种肺炎。是HAP的一个
重要方面,其病死率高。
11
VAP
由耐药细菌引发VAP的两个危险因素为: VAP之前机械通气的时间大于7d以及近 期(15d)使用过抗菌药物。 而导致VAP的主要是多重耐药细菌,包 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MRSA及 ESBLs ,其中 90%的致病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 万古霉素的联合方案敏感。
15
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Therapy)
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对于严重细菌感染 的新的治疗策略。该策略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最广谱的抗菌药物,目的在于 防止患者病情迅速恶化,避免产生细菌耐药 性,防止器官功能障碍,挽救患者生命,并 缩短其住院天数; 第二阶段注重降级换用相对窄谱的抗菌方案, 以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可能,并优化治疗的成 本效益比。
12
呼吸道常见G-致病菌
100%
铜绿假单胞菌
25%
75%
肺炎克雷伯菌
18% 11% 47%
鲍曼不动杆菌
50%
25%
其他(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MRSA及MRSE等)
0%
13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获得性感 染的常见致病菌,由于该菌产生多
种蛋白酶引起组织破坏和感染播散,
常导致致命性的感染。其耐药率高,
功能不全,控制疾病的发展,一旦明确了 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即可有针对性地降 级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以减轻起始广谱 抗生素治疗的压力,这就是降阶梯疗法全 部含义。
18
适应降阶梯治疗患者
重症肺炎(高热、呼吸频率快、感染性休克) 存在危险因素(曾接受抗生素治疗、住院时间长、 机械通气) 具有高危死亡风险的患者(如老年人、生理指数 高者、合并多脏器衰竭者及有休克表现者) 由假单胞菌属引起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高度怀疑患者为耐药菌感染及明显具有死亡的危 险因素
感染 激活炎症/凝血系统
适当抗生素治疗可 以使50%的患者避 免发展为严重全身 性感染
阻预 断后 病: 情 的 进 展
严重全身性感染
死亡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使病死率下降10%15%;病死率仍达 28%-50%
43
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革兰阴 性菌感染的病死率
基础疾病
迅速致死 最终致死 非致死 总计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 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 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病原体: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为肺炎链 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 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 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