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材-第二章

金材-第二章


F 2F HBW 0.102 S πD( D D2 d 2 )
表示方法:
布氏硬度用硬度值、硬度符号、压头直径、实验力及 实验力保持时间表示。当保持时间为10~15s时可不标。
例:
170HBW10/1000/30: 直径10mm的压头,在9807N(1000kg)的试验力作用下, 保持3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70。 600HBW1/30/20: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外形变化的同时,晶粒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晶粒会沿变形方向压 扁或拉长。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二、塑性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 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
外力的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
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 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测定某种钢的力学性能时,已知试棒的直径是10mm,其标距 长度是直径的五倍,Fm=33.81KN,FeL=20.68KN,拉断后的标 距长度是65mm。 试求此钢的ReL,Rm及A值是多少?
6、某厂购进一批40钢材,按国家标准规定,其力学性能指标 应不低于下列数值:ReL=340MPa,Rm=540MPa,A=19%, Z=45%。验收时,用该材料制成d=1×10-2m的短试样(原始标 距为5×10-2m)作拉伸试验:当载荷达到28260N时,试样产生 屈服现象;载荷加至45530N时,试样发生缩颈现象,然后被拉 断。拉断后标距长为6.05×10-2m,断裂处直径为7.3×10-3m。 试计算这批钢材是否合格。
弹性变形
金属变形实验
弹-塑性变形
滑移与位错
断裂
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
1.晶粒位向的影响
2.晶界的作用
3.晶粒大小的影响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冷塑性变形除了 使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外,还会使晶粒内部的位
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加剧,从而使金属随着变
形量的增加,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 性下降。
6、洛氏硬度值无单位。( √ ) 7、在实际应用中,维氏硬度值是根据测定压痕对角线长度, 再查表得到的。( √ ) 8、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用于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 9、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C )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10、洛氏硬度C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B ) A、淬硬钢球 B、金刚石圆锥体 C、硬质合金球 11、常用的洛氏硬度标尺A、B、C三种,其中应用最广的是 ( C ) A、A标尺 B、B标尺 C、C标尺
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L Su So o L u Z A 100% L So
2.断面收缩率Z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面积变化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比值的 百分率。
So S u Z 100% So
【例】有一直径 d =10mm,Lo=100mm 的低碳钢试样,
拉身实验时测得FeL=21kN,Fm=29kN,du=5.65mm,
第二章
§2-1 §2-2 §2-3 §2-4
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金属的力学性能 金属的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实验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的变形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1.载荷
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分: (1)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 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 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力-拉伸曲线
3.强度指标 (1)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 在实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 强度分为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ReL ——试样的下屈服强度,N/mm2; FeL ——试样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Rp0.2, 替代ReL,称为条件(名义)屈服强度。
具的耐用度以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来衡量。
表面加工硬化——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工件在加工 表面层的硬度明显提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
五、热处理性能
淬透性 淬硬性 过热敏感性 变形开裂倾向 回火脆性倾向
氧化脱碳倾向
§2-4 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1 拉伸实验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拉伸实验
实验2 硬度测试
洛氏硬度测试步骤
布氏硬度测试步骤
习题
使用性能 1、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工艺性能 断裂 、 变形 、_______ 2、机械零件在使用中常见的损坏形式有______ 磨损 等。 _______ 静载荷 、________ 冲击载荷、 3、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载荷可分为________ 交变载荷 三种。 __________ 弹性 变形和_______ 塑性 变形两种。不能随载荷 4、变形一般分为______ 的去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 ______变形。 材料内部 作用着 5、金属受外力作用时,为保持其不变形,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外力相对抗 的力,称为内力。 6、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力 _____称为应力, 不同 。 不同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_______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强度——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 断裂的能力。其大小用应力表示。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测定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扭强度
抗弯强度
1.拉伸试样
d——试样直径 Lo——标距长度
低碳钢拉伸实验
2.力-伸长曲线
7、试一试将一截铁丝反复弯折,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反复弯折处逐渐变硬,反复弯折直至断裂,原因是反 复弯折使铁丝局部塑性变形量大,产生了形变强化的现象。
习题
塑性变形 静 载荷的作用下,抵抗__________ 1、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_____ 断裂 的能力。 或_______ 抗拉强度 ,分别用符 2、强度的常用衡量指标有屈服强度 _______ 和__________ Rm 表示。 ReL 和_______ 号_______
载荷的作用形式
2.内力 内力——工件或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 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 为内力。
3.应力 应力——假设作用在零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大小均匀分 布,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内力。
F 积,m2。
二、金属的变形
Lu=138mm。求此试样的ReL、Rm、A11.3、Z。
解题过程
三、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 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硬度是通过在专用的硬 度试验机上实验测得的。
布氏硬度试验机
洛氏硬度试验机
维氏硬度试验机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原理
布氏硬度值——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平均压力来表示,单位为MPa,但一般均不标出,用符 号HBW表示:
冲击实验
冲击试样 用试样所吸收的能量K的大小来作为衡量材料韧性好坏的 指标,称为冲击吸收能量。用U形和V形缺口试样测得的冲 击吸收能量分别用KU和KV表示。
*五、疲劳强度
由于所承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零件承受的应力虽 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仍会产 生裂纹或突然发生断裂。金属这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 断裂。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产生破坏的能力 称为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用符号R-1表示。
二、锻压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五、热处理性能
一、铸造性能
铸造成形过程中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1.流动性 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2.收缩性
铸造合金由液态凝固和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 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 3.偏析倾向 金属凝固后,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现
习题
1、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称为__________ 。 硬度 5 硬质合金 2、500HBW5/750表示用直径为_____mm ,材料为___________ 7355.25 压力下,保持________S 球形压头,在________N 10~15 ,测得的 _______ 500 。 布氏 硬度值为______ 冲击 载荷作用而_________ 不破坏 的能力,称为冲 3、金属材料抵抗______ 击韧性。 ReL ,抗拉 4、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屈服强度_______ Rm ,洛氏硬度C标尺______ HRC ,断后伸长率_______, 强度_______ αk 断面收缩率 _____,冲击韧度 _______,疲劳极限 _______。 A Z R-1 5、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压痕直径越小说 明材料的硬度越低。( × )
洛氏硬度原理
h HR=100 — 0.002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洛氏硬度计表盘
表示方法:
符号HR前面的数字表示硬度值。HR后面的字母表示 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
例:45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45。
常用的三种洛氏硬度标尺的试验条件和适用范围
硬度 标尺 HRC HRB HRA 压头类型 120°金刚石圆锥体 φ 1.5875mm 硬质合金球 120°金刚石圆锥体 总测试力 (N) 1471.0 980.7 588.4 硬度值有效范围 20~67HRC 25~100HRB 60~85HRA 应用举例 一般淬火钢 软钢、退火钢、铜合金等 硬质合金、表面淬火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