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方程
教学目标:(针对性、操作性、可测性)
1、通过自制日历,为探索日历中竖、横列等数字规律作好铺垫。
2、通过猜数活动,引发学习动机,探究日历中的数字规律。
3、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优化解题方法。
4、利用和的不同,让学生认识解的合理性即符合问题实际。
教学重、难点:量的表示与未知数的设置、解的合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日历纸、练习薄和笔
教学过程:
一、自制日历,感知规律。
每个学生发一张确定了某日的日历纸,让学生独立完成日历的制作,必要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日历作出适当的评价。
二、出数猜数,引发深思。
让学生任意在竖列上圈出相邻的3个数——普遍性,告诉其和,老师立即猜出具体的三个数,这种猜数可进行2或3次。
学生可能会说,我也行。
这时,教师可说1、2个和,让学生说出具体的三个数
后,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得出答案?——把问题和机会交给学生。
规律: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上下相差7或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字的三倍等。
三、自主探究,比较优劣。
1、比较方法的优劣
如果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的和是60,你能通过列方程求出这三个数吗?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方法一:设最上面的数为x,列出的方程是:
+
+
+x
x
+
x,60
14
)
60
(=
(
)7
x,13
3=
=
x,这三天自上而下
21
x,39
3=
+
是13号、20号、27号。
方法二:设竖列上中间的数是x,列出的方程是:
+
+
-x
+
x,60
x
(=
)7
60
(
)7
x,这三天自上而下是13号、20
=
3=
x,20
号、27号。
也有可能会出现设竖列上最下面的数是x,具体过程略。
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后,让学生对上述两种或三种未知数的不同设法对解题的影响进行讨论,优化解题方法。
从式的结构上考虑:方法二列出的方程左边常数相互抵消,从而使方程变得简单,且少一步,即计算简便。
从形的角度考虑:在数轴上,)7
(+x对应的点关于x对
(-x与)7
应的点对称,一般来说,对称性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
2、认识解的合理性
如果竖列上三个相邻日期的数字和是75或40或21,结果如何?
四、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及例1或问题解决中的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评价。
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可完成问题解决中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1、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建立等量关系。
2、经验:未知数的设法对方程的影响,解的合理性。
六、布置作业。
略
附某月日历:
日一二三四五六
SUN MON TUE WEN THU FRI SA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