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遵从的基本概念

税收遵从的基本概念

数据来源:Dhami, S. and al-Nowaihi, A.(2004), “Why do people pay tax? Prospect theory versus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Http://prospect-theory, /DhNo04i.pdf
❖ 研究方法:实验、调查、计量 (一)个体因素
年龄 性别 教育 收入 职业
(二)社会环境因素 同伴影响 伦理
(三)税制因素 税收公平 税制复杂程度 查处概率 税收处罚 税率

研究 方法
作者
年龄
性 别
教育
收入 水平
入 来
职业
同伴影 响
伦 理
公 平
复杂 性
处 罚
查处 概率
税 率

Vogel,1974
++ -
- +0
-
0
Song&Yarbrough,1978
0 0 ++
0+


CSR(Aitken&Bonneville),1980
++ -

调 查 研 究
Grasmick&Green,1980 Tittle,1980 Westat,1980 Hotaling and Arnold,1981
逃税的危害
❖ 损害国家财政利害 ❖ 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 ❖ 导致宏观信号失真
第二节 逃税的经济分析
一、理性模式 的分析
❖ 基本框架 阿林厄姆和桑德莫模型
效用函数U(.)是以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唯一参数。 纳税人收入为y,申报收入为x,税率为t。 假定税务机关对逃税行为的查出概率为p ,对罚 款的处罚为隐匿收入的θ倍。
如果逃税者没有被查出逃税,那么他的 税后收入就为Y=y-tx。
如果逃税者被查出逃税,那么他的税后 收入就为W=y-tx-θ(y-x)。
纳税人的预期效用函数为: E(U)=(1-p)U(Y)+pU(W)
W
(1 t ) y (1 ) y
A C B
(1 t ) y x y Y
W
(1 t ) y (1 t ' ) y (1 ) y
不同查处概率水平下预期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的罚款率比较
查处概率 0.005 0.01 0.02 0.02 0.025 0.03 0.035 0.04 0.045 0.05 罚款倍数 197.67 97.67 64.3 47.67 37.67 31 26.23 22.67 19.89 17.67 罚款倍数 1.55 1.21 1 0.86 0.75 0.66 0.58 0.58 0.46 0.41
税收遵从成本
❖ 时间成本 ❖ 货币成本 ❖ 其他成本
表 4.2
国家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以色列 荷兰 新西兰 挪威 瑞典 英国 美国
对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遵从成本的估算 (占税收百分比)
其他私人 税收管理
年份
个人成本 雇主成本
成本
成本
1990-1991
9.2
1.6
1.1
1986
2.53
3.57
0.03
三个实验(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
❖ 确定性效应: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比较倾向 于选择那些被认为具有确定性的结果。
❖ 第一个实验: ❖ 有两个赌局。第一个赌局有33%的机会得到
2500元,66%的机会得到2400元,另外1% 的机会什么也没有;第二个赌局是确定性地 得到2400元,请问在这两个赌局中你更倾向 于哪一个?
1
1987
1.32
1989
1.4
1992
8.1
1
1988
2.7
1.7
1990-1991
0.88
0.11
0.17
0.65
1986-1987
2.21
1.02
0.17
1.53
1982
5.7
社会运行 成本
11.9 7.13
9.1 4.4 1.81 4.93
❖ 逃税 ❖ 避税
五、逃税问题
逃税的类型
❖ 非法经济中的逃税 ❖ 未统计经济中的逃税 ❖ 非正式经济中的逃税 ❖ 未申报经济中的逃税
二、税收遵从和税收不遵从的分类 ❖ 税收遵从的表现形式
防卫性遵从 制度性遵从 忠诚性遵从 ❖ 税收不遵从的表现形式 情感性不遵从 无知性不遵从 自私性不遵从
三、研究税收遵从的模式
❖ 理性模式 ❖ 行为模式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 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
❖ 分离效应:人们作出经济行为决策时,会面 临着很多信息,人们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 不能像预期效用理论认为的那样充分利用各 组成部分的信息判断最终结果,而是更可能 对各种信息进行取舍分离,以简化决策过程, 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
逃税谜团
❖ 1. 为什么大部分人选择税收遵从?
❖ 2.为什么提高税率对税收不遵从行为具有激 励作用?
第一节 税收遵令及税收政策的 规定和要求,在法定的时间内,如实向税务机关申 报并缴纳应交纳的各项税收,并服从税务机关及税 务执法人员符合法律规范的管理行为。
税收缺口:税务机关实际征收到的税额与纳税 人在如实申报情况下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
❖ 衡量税收遵从程度的指标有四种:
A A'
C •C '
B
(1 t ' ) y (1 t ) y y Y
W
(1 t ) y
(1 ) y (1 ' ) y
A
E• C
B B'
(1 t ) y y Y
W
(1 t ) y
(1 ) y
A
D•
C B
(1 t ) y y Y
p
p
* 2
p t2
p1*
p t1
*
二、行为模式的分析
一是潜在纳税人和登记纳税人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没有登记的纳税人数量;
二是登记注册的纳税人与实际申报的纳税 人之间的差额,它反映未申报的纳税人数量;
三是纳税人申报的税额与根据法律应缴纳 的税额之间的差额,它反映纳税人逃税程度;
四是纳税人申报的税额或税务机关核定的 税额与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额之间的差额,它 反映税款被拖欠程度
❖ 框架效应:人们并不拥有稳定的、事先定 义好的偏好,在决策过程中,通过改变对 结果的描述来改变参照点,继而影响人们 的偏好选择问题。
❖ 第二个实验:1. 有两个赌局。第一个赌局 有80%的概率得到4000元,第二个赌局是 确定得到3000元,请问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 2.有两个赌局。第一个赌局有80%的概率损 失4000元,第二个赌局是确定损失3000元, 请问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