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风格及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

德国风格及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


德国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
• • • • • • • • • • • • 汉斯·希尔曼 世界公认的视觉艺术大师, 他主要靠他的电影海报而 成名。他算得上是德国最 早从事电影海报平面设计 的艺术家之一。希尔曼的 艺术作品采用各种艺术手 段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 一般使用照片、拼贴画、 几何或自由的图形;选择 绘画或其他任何可能的组 合进行创作。
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 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 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 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 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 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 设计主题的执着。
式样的转换
书籍
张力的凸显
事实上,一切视觉 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 造成的。只有视觉的 活动,才能赋予视觉 对象以表现性,也只 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 对象,才能成为艺术 创造的媒介。兰堡正 是运用视知觉的原理, 通过元素的密集和发 散构成新的式样,凸 显张力,以达到平面 效果上的突破。
德 国 的 招 贴
• 德国是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在继承了优秀的传统的基础 • 上又吸收了来自俄国、波兰和东方日本的艺术养分,在230年前建立 的 • 莱比锡图形艺术与书籍设计学院,最早把版式与图形及文字作为研究 对 • 象,包豪斯招贴设计师伊顿的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 • 康定斯基对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贡献主要在两个方面:分析绘画和对 色彩 • 与形体的理论研究。赫伯特· 拜耶1925年创造了“通用体”无装饰线字 体系列。拜尔 • 利用垂直线形式设计招贴构图。等等这些对德国和全世界的设计都产 生的深远的 • 影响。德国人对招贴广告在技术和形式上的都有很强的穿凿行,16世 纪古登堡发 • 明了活字印刷术,柏林人利特法斯在19世纪末首创圆柱招贴媒体以及 印刷规范, • 都说明了德国人的创造性智慧。
《七个武士》
《阿尔希巴尔多·德拉·克鲁茨罪恶的一生》1960
最有创造力的招贴大师!
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追求画面的韵律感、层 次感,用最简单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 作品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给视觉世界带来了新的 力量和生机!
冈特· 兰堡-----欧洲“视觉诗人”派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冈特.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 品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
深度的分离
式样的转换
张力的凸显
深度的分离是指在 空间和层次上的分 离,也包括元素的 分离,整体和部分 的分离。兰堡的土 豆系列作品就具有 明显的深度分离特 征。
式样的转换是指从 一种组成形式转换 到另一种组成形式。 这也是兰堡创造中 经常运用的设计方 法。兰堡的书籍系 列作品就具有明显 的深度分离特征。
运用视知觉的原理, 通过元素的密集和 发散构成新的式样, 凸显张力,以达到 平面效果上的突破。
土豆系列作品
图中的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 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 式。他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 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 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 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 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 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 同凡响的效果。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 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 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 而成为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 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与到"整 体"之中。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运 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土豆与黑 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 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通过 轮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 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形成 了一些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 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继续往下探寻 第二个、第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 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 背景中亮度和色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 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似乎唾 手可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 自上而下由黑、红、金(黄)三个 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一 位诗人见到一个穿黑披风佩挂红色 肩章及金色纽扣的学生义勇军时, 唱着「黑色象征悲悯被压迫的人们 ,红色是争取自由的心情,金色是 理想和真理光辉的表徵 ,于是以 黑、红、黄三色旗作为统一的德国 的国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冈特· 兰堡 优秀作品
"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 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 就能发现它。“ 冈特· 兰堡
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 图形设计教授。 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冈特.兰堡被 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 三大平面设计师”。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 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 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 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 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