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健康养生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健康养生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40
肉类
❖ 性凉——鸭肉 ❖ 性平——鸽肉、鹌鹑 ❖ 性温——猪肉、牛肉、羊肉、鸡肉 ❖ 性热——狗肉
• 温性:海参、虾、鲍鱼、带鱼、胖头鱼、草鱼、鳝 鱼、
• 平性:海蜇、对虾、乌贼鱼、黄花鱼、鲳鱼、鲫鱼、 鲤鱼、白鳝、鳖、龟、泥鳅、桂鱼、干贝
• 寒性:蟹、螺、蛏、蛤蜊、田螺、海带
• 遗传因素 • 七情太过 • 劳逸失度
22
早衰类型的人
• 烟民 • 心胸狭窄 • 酗酒 • 生活无规律 • 药罐子 • 欲望过度 • 讳疾忌医 • 抑郁 • 没朋友 • 不参加体育活动
23
2、养生原则
道法自然,平衡阴阳、和调脏腑、气血通调、 疏通经络、养正祛邪、 精神内守、饮食调理、强身健体、动静结合 增强正气、早期诊治、防病传变、 综合调理、灵活具体、持之以恒。
38
蔬菜
• 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胡 萝卜(性味甘、平,入肺、脾经 )、菠菜(性味甘辛,可通血脉、 通肠胃,止渴润燥 )等都富含抗氧化物 ,提高免疫;
• 大豆(性味甘平,归脾、大肠经,能健脾宽中润燥,益精血、养 肌肤 )抗病能力,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
• 3阳虚质:形体白胖,沉静内向,怕冷,喜热食,毛 发易落,大便溏薄,不耐寒热。
• 4阴虚质:形体瘦长,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手足心 热,口燥咽干,渴喜冷饮,不耐热。
• 5痰湿质: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性格温和,稳 重恭谦,善忍耐,油脂较多,胸闷,痰多。
15
体质辨证(续)
• 6湿热质:形体偏胖,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性 格多急躁易怒,易患疮疥、黄疸、火热等,湿热交 蒸较难适应。
走生命。 • 全球20亿酒精消费者,中国有2亿多,每年
相当于一个西湖。耗粮食300亿公斤,喝掉 200亿元。
9
中医对养生保健的认识
养生及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养生:保养生命 中医养生学: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中医特色的、 研究人体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 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管理学问。衣食住行和情绪思想的综合管理。
4
健康现状分析
• 卫生部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恶性 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 内分泌代谢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 精神障碍,占死亡总数90.4%
• 青年老化:2007年《“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 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显示:肿瘤高发年龄段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 岁,而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WHO对1万名年轻 心梗最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身体 60岁的血管”。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 龄化趋势严重。
精充、气足、神爽
11
WHO组成健康四要素
• 父母遗传15% • 社会自然环境17% • 个人生活方式60%(我做主) • 医疗条件8%
父母遗传 环境 生活方式 医疗条件
12
生命观 全国调查:男性131岁;女性122岁
13
中医学的认识
• 三种状态:“未病” “欲病” “已病”
(孙思邈)
•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
18
精 精力不集中,常一人”发 神 呆” 类 看书、写文章易走神
健忘,记不住事 急躁易怒,情绪不稳定
工 不愿与客户见面,不愿与别人讲话
作 类 一开始工作就感到心烦意乱
临 四肢肌肉酸痛、疲软 床 失眠、多梦 症 状 头晕、头痛、耳鸣 类 心悸、胸闷
腹胀不舒,夜间尤甚 腹泻或便秘 长期低烧 慢性咽炎,咽喉肿痛
30
四时养生
春 阳长阴消 防风养肝 春捂秋冻 夜卧早起, 葱姜蒜 多室外 养肝戒
春夏养阳 木
防春困 勤晒被褥 韭菜
活动 郁怒
夏 夏至阴生 防暑养心

防暑热,防 睡眠充足, 清淡 清 空调病 通风凉爽 暑健脾
益气
清晨或 养心节 傍晚散 狂喜 步
长夏防湿 养脾土
秋 阴长阳消 秋天防燥
秋冬养阴 养肺金
冬 冬至阳生 冬天防寒
齿、头发、肌肉
2
为什么要养生
国民健康现状堪忧 高危人群:成功人士,青少年
王选 陈逸飞
侯耀文
陈晓旭
3
健康状况
• 西方白领:透支金钱,储蓄健康。 • 中国白领:透支健康,储蓄金钱。40岁前用命
换钱,40岁后用钱买命。“财富富翁”“健 康负翁”
• 中国亚健康7亿人。60%~70%,知识分子、 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70%以上。 “黄灯”——“黄牌警告” 对财富的贪婪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 度;管理决策中非理性思维,健康管理 的不理性漠视
没有饥饿感,不思饮 下肢轻度浮肿 食
小便异常 易感冒,迟迟不愈
性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 19
不明原因的消瘦,或增重
中医对病的认识
• 中医的“病”是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或指标的异常。 • 是在某种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脏腑气血津
液、精气神的生理活动发生异常 ,原有的平衡协调 关系被破坏的结果。

病康


20
早衰类型的人
• 烟民 • 心胸狭窄 • 酗酒 • 生活无规律 • 药罐子 • 欲望过度 • 讳疾忌医 • 抑郁 • 谈朋友 • 不参加体育活动
21
早衰的主要因素
• 社会原因:65%病人与社会逆境、失业、工作 不顺利、家庭不和、不良社会习俗、人与人 的矛盾
• 自然环境:空气、水污染(苯物、铅、砷) 温度,等
病。”
• 上医:维护健康养生医学。未雨绸缪,防病于先 • 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防微杜渐,欲病救

• 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其传
变。
。 14
体质辨证
• 1平和质:形体匀称健壮,性格随和开朗,肤色润泽, 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患病较少, 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 2气虚质:肌肉松软,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气短 懒言,精神不振,疲乏,出汗,易感冒,不耐受寒 热。
• 孙思邈: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35
食物的“五大性”
• 热性 • 温性 • 平性 • 凉性 • 寒性
36
常用汤、粥方
• 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莲藕汤、冬瓜汤、 荸荠梨水、山楂红枣汤、银耳汤;
• 小米、紫米、薏米、百合、玉米面、山药、 红薯
• 莲子、皮蛋、瘦肉、绿豆、红豆
37
饮料
• 绿茶、铁观音、红茶、普饵茶 • 菊花茶 • 枸杞茶 • 金银花、金莲花茶 • 西洋参茶 • 虫草
16
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
17
感 早上不想起床。起床后感觉乏力,对任何事情都打不 觉 起精神 类
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喜欢将双脚放在茶几等高处,才 感觉舒服
喝了咖啡、浓茶后,似乎才感觉轻松一些
行 说话声音小而无力,多说几句就累
为 类
常常伸懒腰,打哈欠
眼睛疲乏,昏昏欲睡
畏惧爬楼,上楼时双脚易打绊 公交车来了或过街时,不愿意抢快几步 常以过量饮酒麻痹自己,以大量吸烟来兴奋自己
保精血
防湿邪,保 睡眠,备防 暑饮料
早秋防温 燥,晚秋防 凉燥
避免着凉
防秋凉感 冒
淡补如 西瓜绿 豆。忌 冷饮
清润甘 酸 百合
避寒防病 开窗换气, 进补 不蒙头睡 觉
养脾忌 忧思
太极八 养肺减 段锦 伤悲
御寒室 养肾避

惊恐
31
(3)环境养生
• ①自然环境与健康:地形,空气,饮水 • ②住环境与健康:房子坐向;清洁安静
• 1、节制法:遇事戒怒;“宠辱不惊” • 2、疏泄法:直接发泄法 ;疏导宣散法 • 3、转移法(移情法): • 升华超脱法; • 移情易性法;(琴棋书画易情法) • 运动移情 • 4、情志制约法:悲胜怒;恐胜喜;怒胜
思;喜胜忧;思胜恐。
29
(2)四时养生
• 春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7瘀血质:瘦人居多,性格内郁,急躁健忘,面色晦 暗,易患疼痛,口唇暗紫,女性多痛经或紫黑有块。
• 8气郁质:形体偏瘦,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 敏感多疑,胸胁胀满,嗳气呃逆,咽喉异物感,健 忘,惊恐,易患抑郁,脏躁,不寐,对精神刺激适 应能力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 9特禀质:有畸形,或先天生理缺陷,遗传倾向,过 敏等,适应能力差,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
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 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 虚相得,乃客其形。
26
“三因摄生” —辨证观
① 因时:四时 ② 因地:环境 ③ 因人:性别;年龄(小儿、青年、中年、
•① 睡眠时间和质量 •② 睡眠方位与姿势:“卧如弓”右卧以
舒脾气,归于肝。 •③ 睡眠与卧具(床铺、枕头) •④ 睡眠环境与宜忌 •⑤ 睡眠禁忌:切忌七情过极;切忌多言;
切忌饱食、饥饿
34
(6)饮食养生
“吃得好并不意味吃得对” 合理调配,五味调和。健康膳食金字塔
• “四少四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 多菜、少药多食
5
心理疾病
• 社会重大转型期,最易导致心理疾病 • 卫生部:中国人群第四大死因。预测2020年
升至第二位。 • 每年28.7万人 • 2005年,28届国际心理学会,20%儿童存在
抑郁症状,其中40%为临床抑郁。
6
情志致癌
• 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3000个癌细胞,为什么 大多数人不得癌症,因为人体有专门的“自 然杀伤细胞”对抗肿瘤。如果忧郁、苦闷、 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影响,免疫功能下降 20%以上,会导致以上疾病的发生。全球 2000万,每年新发900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