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总分24分)
1.强调“动形养生”的思想,创立“五禽戏”,一般认为始于( A )
A.华佗
B.李时珍
C.孙思邈
D.扁鹊
2.中医养生学目标( C )
A.阴阳互根
B.五脏坚固
C.健康长寿
D.气血充沛
3.《黄帝内经》在养生中主要体现的是( B )
A.综合多种方法
B.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C.食疗为主的思想
D.运动锻炼的思想
4.说明阴阳平衡是保持和恢复健康必要条件的语句是( B )
A.得谷则昌,失谷则亡
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
C.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D.阳非有余,阳亦不足
5.中医言:“肝为百病之贼”,此“肝”字实即为( D )
A.思
B.恐
C.悲
D.怒
6.四季调摄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春季通( B )
A.心
B.肝
C.脾
D.肾
7.“虚则补其母”中“培土生金”是指( A )
A.肺虚补脾
B.肝虚补肾
C.脾虚补心
D.肝火旺泄心火
8.营运“小周天”是指()( C )
A.任脉通畅
B.督脉通畅
C.任督二脉均开通
D.全身经络开通
9.相对固定的人类的生命期限所谓之()( B )
A.年龄
B.天年
C.寿老
D.养老
10.中医认为五官内连五脏,其中肾开窍于( A )
A.耳
B.目
C.鼻
D.口
11.食物归经是指食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作用,如梨、香蕉、桑椹、猕猴桃等都具有生津清热作用,梨侧重于清热的脏器是( A )
A.肺
B.脾
C.心
D.大肠
12.“子午觉”是睡眠养生之一。
其方法为:每天两次入睡时间是( B )
A.20时~22时、11时~13时
B.23时~1时、11时~13时
C.23时~1时、8时~10时
D.20时~22时、8时~10时
13.中医养生学主张睡眠要讲究睡姿和睡眠的方位,主张一般人宜( D )
A.右侧屈膝侧卧,北向而卧
B.左侧屈膝侧卧,南向而卧
C.左侧屈膝侧卧,北向而卧
D.右侧屈膝侧卧,东向或西向而卧
14.临床见瘦小或瘦长体型,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肤色苍或赤,面部偏红或颧红,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黄;舌体瘦小,色红少苔,脉细数。
性情急躁易怒者为( C )
A.阳虚质
B.湿热质
C.阴虚质
D.阳热质
15.饮食宜合理搭配,切忌偏食,以下食物体现相须相使作用是( A )
A.冬虫夏草与老鸭相配
B.螃蟹常配以生姜
C.人参恶萝卜
D.柿子与蟹
16.淡味,中医将之归于()范围( C )
A.酸味
B.苦味
C.甘味
D.辛味
17.中药养生宜重( C )
A.肺肾
B.肝胃
C.脾胃
D.心肝
18.药食法乃情志调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养心安神类举要( A )
A.龙眼粥
B.佛手酒
C.磁石粥
D.百合酿藕
19.扶正药中,凡能补助人体阳气,改善虚寒体质,治疗阳虚证候的药物称助阳药,其中以下不属于常用助阳药的是( A )
A.人参
B.紫河车
C.肉苁蓉
D.鹿茸
20.修生养性是情志调节中“清净法”之一,它是指( D )
A.勿思虑过度
B.音乐欣赏
C.书法绘画
D.道德品质的培养
21.食物有五种性:寒、热、温、凉与平性。
其中寒凉食物多有清热除烦的作用,适用于( C )
A.炎热气候环境,阴寒体质
B.寒冷气候环境,阴寒体质
C.炎热气候环境,阳热体质
D.四季,各种体质
22.从人体脏腑、情志与五行配属的关系出发,根据五行相克的原理,以一种情志活动调节与控制另一种情志活动,从而达到消除过激情志与不良情志的目的,称为( C )
A.抑情顺理
B.情志导引
C.情志相胜
D.清静法
23.保健灸法不用于( D )
A.寒证、虚寒证
B.气血虚弱证
C.瘀血证
D.实热证、阴虚发热者
24.食物五味对人体的五脏有特定的亲和力,辛先入( D )
A.脾
B.心
C.肾
D.肺
二、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12分)
1.“养生”属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它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亦称为( ACDE )
A.摄生
B.生活
C.卫生
D.道生
E.道生
2.金元医学四大家,是指( ABCD )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朱丹溪
3.“养肺”必须注重“宣降”特性,须在辨证施补基础上选用适应其性的( AB )
A.辛味发散药
B.下行通降药
C.甘淡渗湿药
D.辛热温阳药
E.辛热温阳药
4.构成维持生命活力,支配生命运动的重要物质( CDE )
A.脾胃
B.肾
C.精
D.气
E.气
5.调节情志的主要方法有( ABCDE )
A.清静法
B.陶冶法
C.制约法
D.宣泄法
E.宣泄法
6.传统健身运动的运用原则应遵循( ABCD )
A.因人而异
B.因时制宜
C.循序渐进
D.持之以恒
E.持之以恒
7.食物的性味,古代简称为()等( ABC )
A.食气
B.食性
C.食味
D.食用
E.食用
8.临床上常用利水消肿的食品有( ABC )
A.赤小豆
B.冬瓜
C.薏苡仁
D.芝麻
E.芝麻
9.五味对人体的五脏有特定的亲和性,五味调和才能对五脏起到全面的补益作用,五味是指( ABCDE )
A.辛
B.甘
C.酸
D.苦
E.苦
10.扶正药物的类别有( ABDE )
A.补气类
B.养血类
C.助寒类
D.助阳类
E.助阳类
11.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有( ABCE )
A.适时用药
B.因人用药
C.最重脾胃
D.宜偏宜过
E.宜偏宜过
12.保健灸常用的强壮穴位有( ABDE )
A.足三里
B.神阙
C.曲池
D.关元
E.关元
三、简答题(每题1分,总分3分)
1.简答中医养生的基本观念。
答:(1)天人相应:宜适应季节、把握时间、顺从地理及适应社会;(2)形神合一:形是基础,神为统帅,宜形神共养;(3)动静互涵:即应阳动阴静、动静相济和用进废退;(4)协调平衡:协调人体自身的功能状态及其与外界的物质交换;(5)正气为本:应充分发挥和加强脏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废物排泄有序,尤其注重脾、肾两脏
2.简述饮食调养的组方原则。
答:(1)药专力精:如“独参汤”仅一味人参,“血羹汤”仅荸荠、海参两味;(2)动静结合:例如补阴药熟地配伍陈皮行气健脾之品;(3)对称含蓄:如熟地和半夏秫米汤;(4)灵活变化:应根据机体虚损状况并结合时令季节等,在组成或用法加以变化。
3.简述秋季养生要领。
答:秋季养生要领应以养收为原则。
(1)起居调养:早卧早起,春捂秋冻。
(2)情志调节:易生“秋愁”。
故应培养乐观情绪。
如增加户外活动,多接受日光照射;养花、垂钓;选择性听一些娱乐解郁的乐曲。
(3)饮食调养:宜养阴、润燥、润肺为法。
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等清补润燥之品。
(4)运动锻炼:秋高气爽,是开展各种锻炼的好时期。
耐寒锻炼的运动量,以汗液将出未出为好,切勿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