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1页例8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会用乘、除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很多次,有了一定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本节教材呈现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模式没有变,只是内容变成了乘除混合,注重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数量关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2、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用画图示意的方法分析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 通过创设理解例题8,提出其中的已知信息回顾反思过程,独立思考,提高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评价目标1。

2. 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以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商场,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

今天妈妈在商场买东西时遇到了一点困难,想请我们帮一帮她。

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互动新授(评价目标1)
1.理解题意。

提问:读一读妈妈要求帮助的信息,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阅读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信息内容。

(2)班内交流并展示。

(3)教师提示: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已知: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妈妈要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要用多少钱?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找准“中间问题”
提问: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
①小组内讨论,并在答题纸上画一画(评价目标2)
②小组举荐回答(提示:用“先算……再算……的句式回答”)
③提问:为什么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④学生发言。

(因为要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必须先知道一个碗的价钱。


(2)解答问题。

讨论: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①学生讨论。

②同学上前展示组内讨论结果
组1: 18÷3=6(元) 6×8=48(元)
组2: 18÷3×8
=6×8
=48(元)
提问:谁能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是分几步来解答的?把解题过程说一说。

(这个问题是分两步来解答的,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3.回顾与反思
(1)检验:买8个碗要用48元钱,对吗?用我们曾经学过的方法代入原题,看看符不符合。

强调:买8个碗要用48元钱,48÷8=6(元),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

强调:买8个碗要用48元钱,48÷8=6(元),一个碗6元,18元可以买3个碗。

(2)师揭题: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4.拓展延伸
(教材第71页“想一想”)18元个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同桌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3)集体交流
(1)18÷3=6(元)
30 ÷6=5(个)
(2)30÷(18÷3)
=30÷6
=5(个)
(4)讨论:为什么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要加括号?
(这个问题是分两步来解答的,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即18÷3=6(元),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即30÷6=5(个),所以要加括号。


三、巩固拓展
1.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着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2.同学们大扫除,3名同学擦12块玻璃,
(1)照这样计算,6名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2)教师一共36块玻璃,一共需要几名同学?
四、课堂小结
五、小结:1.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这几道题虽然情境不同,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说一说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六、作业练习
第74页练习十五,第8题、第9题、第10题。

【学习目标检测】
1、小明买4个同样的笔记本花了20元钱。

(1)如果买8个同样的笔记本,需要多少钱?
(2)45元钱,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笔记本?
2、有4把,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同样多,每只小猴分得(),用算式表示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