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探索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途径著名语言学家Rivers指出:“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甚至并不像人们传统地认为是一种接受的技能,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

”这种创造性技能,正是下文所要探讨的听力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者在听音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能力,而且还需要这种策略能力。

因此,策略能力的训练应在我们的教学中予以极大的重视。

笔者在平时的英语听力教学中一直在尝试着以下策略。

一、营造听说环境,培养听说习惯1.课前: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开口并大胆的说英语。

笔者在每一节课上抽出5分钟,进行课前的“Free talk”自由畅谈,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初步尝到了口语对话成功的喜悦,又营造了气氛,激发兴趣,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

“Free talk”的内容上以自习巩固为准,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易上口,不易忘,最好由短句入手。

如:每日进行的值日生轮流报告( daily report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就课中某个问题让学生即兴发言,也可以从课文中挖掘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持之以恒,学生的口语水平就能不断提高。

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报告向其他学生提问,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而且,久而久之,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能逐渐提高。

“Free talk”在形式上可以先由师生之间双向活动,逐渐转向生生之间,师生生之间的多向活动,不断变换手段,创造一种真实的英语环境,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在进行语言的交际而不是在进行对话表演。

2.课中: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

课堂是学生接触、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接触英语的唯一场所,因此根据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改变教学策论、丰富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听说环境,变枯燥的语言教学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有趣、高效地进行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如下列活动:Creating storiesStep1: Chris told us that he would tell us a story, but he would like us to guess and write what his story was. First he divided us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and Group B. Then the students of Group A went outside the classroom. Group B remained in the classroom.Step2: Chris said he would tell the students outside about the story.Step3: After Group A returned to the classroom, B asked A what the story was about. But only “Yes”and “No”questions were allowed.Step4: According to the answers, B created a story.Step5: After the story were finished. Chris put all the stories on the wall and the students went around the classroom to share the stories. In fact each one gave a good story.这是一个口语训练活动,同时又是听力写作训练活动。

老师巧设悬念,他实际上没有准备告诉学生故事,而是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个故事。

当他把A组学生叫到门外面授机遇时,只告诉他们,每三个问题回答一个YES,其余的都是NO。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同时也训练了听力。

这样的故事丰富多彩,展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又如Go for it中(find the right place)给学生看地图,听录音,找路线,再用英语重复表述过,视听说结合效果更好。

3.课后: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

仅仅利用课堂上的听说训练是不够的,因此我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寻找一切机会,把学生求知触角引向课外这块广阔天地,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加强听说训练,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实践活动,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交流,形成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这样,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能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及听力水平。

我充分利用中午用餐20分钟。

在中午学生用餐时,笔者经常选一些英语小故事,如让学生听听《如此故事》这一类的录音磁带。

它的好处是在录制故事时,有意地安排了几个插话、提问,以中断叙述人的讲述,进行一些意见交流,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景之中。

在无意识状态下接受语言知识的学习方法能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学生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渗透跨文化知识,扫除听力障碍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进行交际。

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会不自觉地将母语文化的模式套用到目的语文化上,从而发生文化负迁移。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因此,要提高听力水平,还需了解相应的文化知识。

1.生活习俗与日常交际生活习惯、习俗以及交往中的称呼、问候、聊天及答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同。

如果按照母语文化然后套用到目的语文化中,则会影响正确的听力理解。

比如《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第六课第三幕中有这样一个对话:Ellen:W here are you going,Philip?Philip:Remember the Michigan football game? And Michigan needs a touchdown.这一对话涉及到美国体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橄榄球运动。

如果学生不知道美国人对此疯狂迷恋的程度,不了解touchdown是怎样一种得分方式,那么听到这个对话就很难很好地把握说话者的意图。

教师在指导学生听力教学前,就可以把英语文化的上述差异渗入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理解上的隔阂。

2.委婉说法及客套用语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属于这一语言本身的文化习惯。

例如:文中的“上厕所”在英语中有好几种委婉的说法:“wash one’s hands”,“answer the nature’s call”等等。

同样,关于“死亡”也有多种不同的委婉的表示:“pass away”,“go to a better world”,“be with God ”等等。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这些文化习惯也必须跟学生介绍清楚,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3.动物和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文里,有许多跟“狗”有关的词都含有说话人的蔑视、痛恨等感情色彩。

而在英语中,大部分带有“dog”一词的短语都含有褒赞之意。

如“as faithful(忠诚的)as a dog”,“a lucky (幸运的)dog”等等。

关于颜色,不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理解。

中文对于“绿色”的理解,往往是“生命”和“希望”。

而英语中的“green”却有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解释。

Green-eyed(妒忌),green cheese (生奶酪),green hand (学徒,新手)等。

再如black and blue (青一块,紫一块)。

在一篇听力材料中出现了这么一句He was black and blue.而问的问题是Was he hurt?由于学生们不了解black and blue的意思,所以正确率很低。

扫除了中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后,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点拨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效率学生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听力内容不难但做起题目来没把握。

问题就出在听力解题技巧不够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1.放松情绪,集中思想听力测试题不同于其它题型,根本不可能像书面题型一样,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过头来看前面的材料或停下来自由思考一下,听力材料瞬间即逝,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所以我们考生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一,要清除紧张心理,尽力做到心情平静,思考集中。

如果感到心情较紧张时,就做几次深呼吸,可以缓解紧张情绪;第二,要学会克服急噪心理。

有些考生在做听力题时,不是听材料大意而是专注于去听个别单词,当有个别单词听不懂时,往往就停下来去思考,随即就产生焦虑、急躁的心理,头脑一片空白,等回过神来时,录音早已结束了。

因此,要学会暂时放弃,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影响后面的内容,导致于一错再错,甚至一处未听清,全文没听懂的结果。

2.速览选项,预测内容在做听力测试之前,考生应快速游览问题和选项,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使听录音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选择性。

如以下问题:What time does the train leave? _____.A. At 6:15 B .At 6:25 C. At 6:30通过事先阅读选项可知,这小题与数字相关,因而在听录音时要特别“倾听”与数字相关的信息,并做好教学记录,以免答题时遗忘。

3.理解整体,捕关键词听力测试中的重要一环是捕捉信息重点。

成段对话是听力中最重要的题目之一,它不同于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它是针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保持性谈话,它所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较多,且冗余无效的干扰信息也会相应的增多。

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尽可能发掘隐藏其中的解题线索。

另外,要充分合理利用好两遍录音,听第一遍时,边听边解决事实的细节问题,获取对话的话题和大意。

听第二遍时捕捉关键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并对刚才的解答进行核对,如下面例题:(1)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Attend a partyB. Take a holidayC. Go on a business trip(2)When does the woman plan to arrive?A. Last FridayB. This SaturdayC. Saturday night(3)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town during the day?A. ColdB. WetC. Warm看到这些题目,考生听的时候就应该抓住这些关键词;Party , holiday or trip ,以及表示日期的名词Last Friday , This Saturday , Saturday night , 至于后面表示天气的词就容易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