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设计的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研究THE RESEARCH 0F EDUCATIONAL TOY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BASEDON THE THEORY 0F INTERACTION DESIGN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张立巍张驰摘要:本文以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目标群体,运用交互设计研究方法,对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进行探讨。
目的是设计出既有益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又能激发智力、增加互动体验的益智玩具,并以此搭建让学龄前儿童与玩具、伙伴、父母之间进行更深层次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并对未来儿童玩具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交互设计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中国分类号:TS958.5+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11—02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7水,qz的提高,愈来愈多现代家庭开始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和成长。
随之,学龄前儿童的消费市场购买力正日益加强,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也因其具有的巨大潜力而越发受到设计师的关注。
一益留玩具的曩述益智玩具是指能够开发玩家智力的玩具,因对其概念中的“智力”的理解相对模糊,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理解益智玩具。
从狭义面来讲,益智玩具是指能够开发玩家逻辑能力的玩具,如霍德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数理逻辑智能等。
相对狭义面而言,广义面上的益智玩具是指能够开发玩家各方面智能的玩具。
益智玩具可以从功能、形式、时间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从功能上分类,将益智玩具按照智能开发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以下七类:①数理逻辑类益智玩具;②空间智能类益智玩具;③语言智能类益智玩具;④音乐智能类益智玩具;⑤运动智能类益智玩具;⑥自然智能类益智玩具;⑦人际、内省智能类益智玩具;其中,数理逻辑类益智玩具因鲻函盖度量衡、分类、集合、组序、排列分析、推理、因果关系及解决事情的思路与能力的智能,且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是整个益智玩具设计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从形式上分类,益智玩具又可分为积木类、迷宫类、可塑泥类、魔方类、拼图类、解套类、棋牌类、电子类、声光类等。
同B'-JI'半随现代科技的进步,从时间轴上分类,益智玩具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阶段。
在传统阶段,益智玩具作为玩具功能分类中的—支,主要以传统手工艺为技术基础,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而成。
其主要功能是用来开发人类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而较少开发入类的节奏智力、空间智力、视觉智力、语言能力等,如我国著名的华容道。
玩家在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到最少的时候,推理、思维、创造、观察能力已经开始效力,但节奏、空间、视觉、语言等方面都是欠缺的。
华容道只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的—种,常见的还有九连环、鲁班锁、七巧板等,这些玩具的历史都颇为悠久。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益智玩具也渐渐于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发展也进入了现代阶段。
在现代阶段,入1『]充分利用人类取得的科技成果,并不断地和新材料与新工艺相结合,设计出许多优秀的益智玩具,现在市面上主流益智玩具有声光学习机、积木玩具、智力拼装玩具、遥控玩具、拼图玩具、木制仿真玩具模型、DIY系列、孔明锁、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百变魔尺、魔方、单身贵族棋等,其中大部分已经突破仅仅只对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开发,对节奏智力、空间智力、视觉智力研发力度加大。
而体验经济的到来,推动了益智玩具的发展,且一般性益智儿童玩具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儿童成长的需要,现代益智玩具的发展一部分是在我国传统益智玩具基础上进行改良,另一部分益智玩具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朝人性化、科技化、交互化方面发展。
现代交互式益智玩具指玩具,可以和玩者进行交互,广义的来说几乎所有的玩具都是可以和玩家进行交互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龄前益智玩具也加入了科技元素,玩具的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现在的益智玩具大多都包含了声控、光控技术,使得玩具操作简单兼具趣味,而交互互动也随之丰富,目前交互式益智玩具主要分成四大类:语音发声类、早教机器、趣味游戏、智能机器人。
交互式益智玩具的优点主要在于图文并茂地刺激了学龄前儿童视觉、听觉感官等,建立起不同方面的体验。
结合交互设计理念的益智玩具设计从关注儿童体验的角度提升益智玩具的价值,使益智玩具更具功能性、易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愉悦性。
=学龄莳儿■益智玩曩交互设计系统分折通过对大量儿童教育和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相关文献和数据的研究,可将学龄前儿童智能玩具交互系统归纳为五个基本元素:①学龄前儿童成长阶段区分;②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③学龄前儿童玩具互动体验环境;④交互技术支持;⑤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益智玩具价值。
这五个元素相依相存,紧密联系,是一个不分割的整体。
下面分}耻述五个基本元素:1学龄前儿童成长阶段区分学龄前期是指3周岁到6周岁这一被称为儿童发展黄金时期,也是儿童心智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又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学龄前初期(3-4岁)、学龄前中期(4-5岁)、学龄前后期(5~6岁)。
初期是儿童形成基本感知觉的阶段,虽然儿童身体各方面发展迅速,但其兴奋和抑制神经核系统尚不平衡,认知水平处于较低层次。
初入校园,社交范围扩展,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移情能力有了相应的发展,但尚不懂得如何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中期,儿童大脑的发育已经接近于成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校园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有原则、有秩序的社会生活环境,儿童也逐渐意识到他们应该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后期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愈加丰富,但记忆力仍然不够集中。
儿童与同伴的交往更加亲密,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形成主动性,谋求自我管理。
万方数据12 l产品但此阶段的儿童仍有从父母那里获得舒适和安全的需要,以此来保持对自己的控制和责任。
2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由于现代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与过去相比产生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①过去家庭孩子数量多,低龄儿童可以从年长儿童中得到游戏经验;相对而言,现代家庭多数儿童只与同龄儿童接触,缺少从年长儿童处吸取游戏经验的机会,必须独立探索玩具玩法是现在的主要现状。
②在游戏方式上与过去户外身体运动类游戏相比,现代儿童对电子类游戏更加痴迷。
特别是随着iPad的出现,儿童更钟情于有声、光、电等酷炫效果的玩具。
另一方面,由于过度的炫酷效果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成长有影响,同时部分游戏内容娱乐性过强,家长对玩具的选择将更趋向于智力或教育方面。
3学龄前儿童玩具互动体验环境体验环境有效影响儿童的行为,学龄前儿童在玩益智玩具时与环境的互动组成了这一过程。
这里所指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儿童周围的物质世界,如日光、空气、树木、花草、房屋等。
社会环境是指对儿童有直接、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思想、信念、社会文化等。
周围的环境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给学龄前儿童创造出不同的玩乐环境、玩乐情境,儿童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的、自发的认识环境。
传统的儿童游戏环境包括场地、玩具和简单的空间布局,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环境往往是一成不变的。
益智玩具可以通过创造环境的变化让儿童与周围环境互动,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对环境的更多体验和认知,将儿童与环境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
4交互技术支持交互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学龄前儿童与益智玩具产品之间的互动行为,使得益智玩具和学龄前儿童得到更好的交流,提供更多的体验的可能性。
交互技术支持学龄前儿童与玩具的互动交流,具体的技术可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其中语音识别、图像和文字识别、多媒体、信息可视化、虚拟现实、网络、移动通信、各种传感器、光控和声控等是最主要的交互技术。
5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益智玩具价值将交互设计理论具体运用到玩具设计过程中,使得几童与玩具之间,或儿童、同伴、玩具之间,又或是儿童、家长、玩具之间能够有效、更好的进行互动。
交互式益智玩具从关注儿童体验、信息交流的角度提升益智玩具的价值,使益智玩具更具功能性、易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愉悦性。
儿童获得了相应的使用目的,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拓展了JL 童的交流范围,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和同伴、家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上述五点是目前学龄前益智玩具开发的基本元素,充分发挥益智玩具在游戏过程与学龄前儿童产生最大程度的互动,帮助儿童获得体验并提高认知是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的关键。
其中第三点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儿童的社会环境与以前相比有的巨大的变化,少年宫、文化宫、科技观、海底世界等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公共场所为孩子建立更多的学习、娱乐场所,形成互动性的游戏区、娱乐区,现代儿童益智玩具利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变化,同时互动式玩具可以通过技术改变环境,创造一种氛围,结合环境的真实性和儿童的动作参与共同营造一个有助于J L童情感体验的情景。
环境的丰富就等于刺激了J L童的各种体验,锻炼了JL童的各项技能,增加了J L童的知识技能。
三基予交互设计理论的益智玩其设计要素总结基于交互设计理论的益智玩具设计要素包括四个方面:①互动性②娱乐性;③益智性i④情感化。
1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互动性学龄前儿童一一益智玩具;学龄前儿童一一益智玩具一一他人;学龄前儿童一一益智玩具一一环境。
这三方面互动都包含三个层次动作互动、感官互动及情感互动。
传统益智玩具以动作互动为主,现代益智玩具要求结合视听效果达到感官层次的互动,进而增加情感体验,互动式益智玩具重视儿童的经历、体验,让儿童在游戏中锻炼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和交流能力。
2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娱乐性玩具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儿童创造欢乐,对于JL童来说,益智玩具可以用来学习和玩乐,尽管益智玩具是以启发儿童智力为目的,但在设计中必须保持他的娱乐性,如果玩具让儿童感到无趣,单纯变为辅助学习的工具,儿童很快就会舍奔它。
互动设计下的益智玩具应创造更多的乐趣,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题上贴近流行趋势,玩法上包括想象、探索、学习、交际,为儿童创造更多变、新颖、独特的方式,让儿童百玩不厌,让儿童沉浸在快乐之中,潜移默化中锻炼各方面能力,达到益智作用。
3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益智性益智玩具与普通玩具的区别主要在于可以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多动脑筋、锻炼和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提供给儿童良好的视、听、触觉体验。
互动式益智玩具的益智性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符合儿童认识方面的要求,包括对语言、文字、音乐、数学、图形等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符合生长发育特点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的独立性、逻辑性和创造性。
4儿童益智玩具的情感化互动式益智玩具应该让不同的儿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关怀,提供给儿童个性化的反馈,让儿童在玩的过程拥有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