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付云 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设计

刘付云 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设计

语文研究性学习:《专题阅读——品诗词话扬州》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1、自本届学生升入初中第一天起,我就让学生诵读苏教版《古诗文诵读》,现已坚持了四个学期,学生能熟读成诵的古诗词已近200首,在此时进行专题阅读已有一定的基础。

2、在积累的基础上,我对如何解读诗歌进行了方法指导,专门开设了“怎么炼字”“怎么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以及以“送别诗鉴赏”为专题的阅读方法指导课。

另外,我在平时教学中慢慢渗透了有关诗词的常识,学生对诗歌的押韵、平仄、对偶以及词的格式已了解一二。

3、今年扬州正在创建全国诗词之市,借着这个契机,我和我的学生们从三月底就开始搜集有关扬州的诗词,搜集了近百首。

有的同学找来的连作者都不全,有的找来的还缺字,我就发动学生周末上网,走大街,穿小巷,游园亭进行实地考察,补全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我们仍在探究之中。

在搜集到的近百首诗歌之中我们又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出了四五十首相对经典的诗歌。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般的学生已能背诵三四十首,好的能背诵四五十首。

鉴于此,我想以阅读扬州诗词为切入点,让学生将前面学到的诗词知识来一次迁移运用,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豪情。

于是进行了以下研究设计:二、导语:今年扬州正在创建全国诗词之城。

借着这个契机我和大家一起搜集并阅读了许多扬州诗词,这些优美的诗篇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热爱家乡的情感就像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话诗词扬州,来一次品诗歌,作诗词的比赛好不好?三、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吟诵1、师:扬州,是盛唐数一数二的城市。

李白,中国独一无二的诗人。

当李白遇上扬州,中国诗歌史上最具感召力的一首诗歌便诞生了!哪一首?(学生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这首诗将扬州定格在烟花三月那迷离烂漫的画面里。

2、李白送来了孟浩然,于是扬子江畔有了孟浩然的身影。

(学生背诵)有诗为证:《扬子津望京口》孟浩然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师:这首诗将长江的浪花卷进了诗人的一腔愁绪。

3、师:紧接着,李白自己也来了,27岁,年少气盛,行侠仗义,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

有诗为证:(学生背诵)《广陵赠别》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师:“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这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李白,漫游天下,说走就走,下次还会再来。

4、李白与扬州的邂逅,成就了一座诗词之城。

实际上,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万千诗人心灵的栖息之所。

许多诗人都在扬州留下了他们的美妙诗篇。

下面我们用抽签的方法检查背诵。

竞赛方法:师事先准备好一盒子,盒里装有30张写有扬州诗词的纸条。

学生从中抽一首诗,背诵出来可得到奖品一份,吟诵出来的可得到奖品两份。

上台同学有一次求助同学的机会。

30张中有一张为幸运之星,抽到的同学可任意背诵一首有关扬州古诗即可获得奖品。

机会只有十次。

能否抓住机会,全看同学们的勇气和实力了。

师: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诗词竞赛:……师:让我们为这十个同学的勇气鼓掌!(此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为展示同学们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胆识树立自信。

)5、师:扬州的最大幸运是在它的兴盛时期,遇上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

扬州的富庶与繁荣吸引了一大批诗人来到扬州,而扬州本身就是孕育诗的土壤,扬州有最早的女诗人——?刘细君悲愁歌最早的扬州诗人刘细君(配乐朗诵学生背诵)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扬州本土最优秀的诗人是——?以“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配乐朗诵学生背诵)……6、师:背诵了这么多诗句,你觉得比较经典的写扬州美的诗句是哪一句?生1:烟花三月下扬州生2:二十四桥明月夜生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生4:春风十里扬州路。

师:诗词如缓缓流淌的运河之水滋润了美丽的扬城,使扬城的每一棵花草都流淌着诗意。

第二版块品味师:我们所读的这些诗中,哪些是描写扬州美景的?生推荐、讨论。

发言。

师归纳。

发放老师搜集的有关描写扬州美景的诗。

有关扬州的诗词1 、瘦西湖(清)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2、答许发运见寄欧阳修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3、维扬竹枝词黄慎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4、小金山(清)李豫曾十里栽花山抱郭,风亭水榭足清游。

万竿碧玉围萧寺,剩有闲云鹤与俦。

5、题徐园(清)陈重庆残月环金枢,一盏寒泉荐秋菊;名园倚绿水,三更画船穿藕花。

6、望江南百调(清)黄鼎铭扬州好,画入小金山。

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杂错水波环,此地即仙寰。

7、《梦香词》清初人汪观“扬州好,第一是虹桥。

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

”8、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唐刘禹锡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杆。

忽然语笑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在这些描写扬州美景的诗篇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学生品味交流学生有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品味1、品味诗歌的情感:2、品味诗歌的画面美。

3、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4、品味诗歌的手法妙。

学生总结归纳品味诗歌美点的角度。

顺势板书:情感美画面美语言美手法妙第三版块 创作师:这几首诗歌都表达了一个共同主题,你发现了吗?生:都表现了诗人对扬州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师:扬州美在哪里?新时代的扬州还有哪些方面值得人称道?生各抒己见图片展示新扬州师:扬州景美、情美,拨动了诗人的心弦,也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诗歌为扬州搭建了一个深厚的文化背景。

“诗化瘦西湖,人文古扬州”,如今的扬州不仅是文人墨客雅集的名城,也是世界范围的旅游胜地。

扬州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鼎盛时期,我们身为扬州人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请你来创作一首诗,抒发对现在扬州的赞美之情。

赞扬州张鑫扬州好,绿树倚虹桥。

四周垂杨衬莲花,枝头喜鹊向云霄。

夜看婵娟笑。

赞扬州张月扬州好,闻名三把刀。

二分明月天下赏,瘦西湖畔杨柳娇,乘船过名桥。

赞扬州戴竞妍扬州好,景色皆妖娆,春日花开繁似锦。

婉婉运河穿城绕,童稚乐陶陶。

赞扬州吴前辉扬州好,又见润扬桥,游人三月烟花醉,八方来客聚听箫,寺里古钟敲。

醉扬州陆雅静月笼五亭桥,日罩栖灵寺。

最是春三月,无数客纷至。

游扬州尹晓宇鸟栖绿树暮迟归,朝霞映秀西湖瘦。

此时不去待何时?美景扬州人醉游。

扬州夜景周琳昕瘦西湖上水迢迢,船儿缓缓水上飘。

游客醺醺赏夜景,萧娘轻轻把琴调。

醉扬州陆瑶多情扬州风流尽,玉人吹箫醉人心。

五亭桥上新月胜,头头空洞绕余音。

望湖思扬州吴前辉大桥润扬江上架,新城空港三月下。

芍药园中思芍药,琼花观里观琼花。

东关古巷游人驻,皮市街上品鱼虾。

瘦西湖畔赏美景,夕阳将去不还家。

雨观蜀岗王海林如织烟雨访扬州,楼阁一片朦胧中。

傍花宝地北望去,半点嫣红半青葱。

夜赏扬州初三(3)班李慧扬州好,千年风骨娇,月儿款款上柳梢,霓虹长波湖上绕,夜赏美城貌。

瘦西湖宦鹏宇融融春风拂细柳,潺潺碧水赏鱼虾。

点点春光烟雨中,瘦西湖畔忘还家。

采桑子汤文亮乘舟重游大虹桥,远也妖娆,近也妖娆,两岸尽是竹柳桃。

天下可有帝王朝?成也萧萧,败也萧萧,当年宫阙游人闹。

赞扬州张鑫扬州好,绿柳褪冬寒。

鹭驻湖堤久不渡,三月春风揽人还,能不畅怀谈?曙光中的扬州吴祥伟你从古巷婉约走来,撑着一顶油纸伞,走着,走着,我在身后看着。

想必那娇柔的倩影,是朦胧的你。

雨雾交融下的你,云气氤氲中的瘦西湖,无不透着江南水乡的韵味。

这韵味又是独特的,像那美酒缠绵你的心田,却又更像那羞涩的少女向你招手。

赞扬州史欣宜风吹杨柳纤枝摇,雨打河岸落叶飘。

天下美食聚富春,心头佳景五亭桥。

……课堂上,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求知的眼神在探寻。

为觅得一个字,我们眉头紧锁;为得到一佳句,我们喜笑颜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索的艰难我们一起经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收获的欣喜我们一起分享。

诗意在课堂上流淌,智慧之光在教室里闪烁。

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来,做诗、品诗、改诗,改诗、品诗、做诗,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

下课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聚到一起继续琢磨推敲。

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欲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身为老师,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这样一群求知的活泼的身影。

附:30首古诗目录扬州诗词30首1《夜看扬州市》王建2《五亭桥》清代诗人黄惺庵3《还自广陵》秦观4维扬竹枝词黄慎5《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6《广陵赠别》7、《扬州慢》姜夔8、《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9、《题扬州禅智寺》杜牧10、《遣怀》杜牧11、《红桥秋禊词》12、《忆扬州》13、《悲愁歌》刘细君14 、小金山(清)李豫曾15 、芍药(清)黄慎16、望江南百调(清)黄鼎铭17、二十四桥(清)谈迁18、《梦香词》清初人汪观19、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唐刘禹锡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21 答许发运见寄欧阳修22、赠别(其一)23、长相思·白居易2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25、《扬子津望京口》孟浩然26、.解闷十二首(选一)(唐)杜甫27、《春江花月夜》隋炀帝28、《渡江词》29、琼花韩琦3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