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和平运动
【探究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 动对美国社会带来的什么影响?
材料一: 新一届总统大选,几乎所有可能被提名 为总统候选人的人都许诺如果自己当选将使美国摆 脱“越战” 。 ——《人教版选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二:马丁· 路德· 金1963年8月 23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 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 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 等发出呼号 ——摘编自网上资料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六单元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 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特点和意义。
本课纲领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表现 三、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经 典 反 战 电 影
《现代启示录》
《广岛之恋》 《拯救大兵瑞恩》 《最长的一天》 《巴顿将军》 《阿甘正传》 《钢琴师》 《无主之地》
宫崎骏的反战作品
反战标志
在海军旗语中,信号员手执两 面旗子,向下成45度角表示“N”, 两面旗子一面指向上,另一面向下 表示则表示“D”,“N”和“D”即 是“核裁军”(nuclear disarmament)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缩写。将二者合为一体,化为简单 的线条,又在外面画了一个圆圈。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把它看成爱与和 平、非暴力的象征。
二战后世界人民掀起三次反战和平运动热 潮
A、第一次高潮: 20C40-50年代的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B、第二次高潮:20C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C、第三次高潮: 20C80年代以来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
联合国针对叙利亚内战的反战视频
请同学们谈一谈看完视频的感受? 例如:
你想对造成叙利亚内战的当事者说什么? 你想对正在遭受苦难的叙利亚人民说什么? 在你能力范围内,你觉得你该为维护和平做些什么?
片名 《西线无战事》
导演 刘易斯·迈尔斯 福特·科波拉
阿伦·· 雷奈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安德鲁·马顿 弗兰克林·J ·· 沙夫纳 罗伯特·则米斯基 罗曼· 波兰斯基 丹尼斯·· 塔诺维奇
参与阶层广泛,具有全球性。 ①范围上: 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内容上: ③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国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 这种强大的组织联系和舆论压力,对国际形势乃 至各国政府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战和平运动教 育和动员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 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基 础。 ------宋平《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 ②对限制军备竞赛、推进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③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
“反战花童”
反战者向枪口插鲜花
在6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中,对战争深恶痛绝的
青年叛逆,或颓废表达着对战争的厌恶,从而形 成当时美国最为著名的嬉皮士运动。
在当时的嬉皮士运动中,花卉作为爱与和平的标
榜,这些嬉皮士或称为花卉群众、花人(Flower People)或花童(Flower Children)。
二、表现:20世纪40、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 1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时间
地点 主席 内容
1949年4月
巴黎(法国)、布拉格(捷克) 约里奥· 居里 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 动的倡议。
二、表现:20世纪40、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 1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
【探究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 动对美国社会带来的什么影响?
对公众舆论的导向。人们越来越怀疑战争的正义 性。加强美国人民的反战观念。 对政府政策的影响。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战争政 策,最终于1973年从越南撤军。
反战运动与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 相结合。形成美国历史上挑战传统价值观的一次 社会浪潮。
在示威游行中,面对武装警察,他们从不让步。
他们向警方示出花朵,并遭残酷镇压,直到花卉 碎尽。
二、表现: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1、原因: 越战不断升级,战争给美越人民带来了 巨大灾难和痛苦。 2、概况: 拒服兵役;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1、青年学生: 同民众进行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 2、民众: 反战示威游行; 在民意调查中对政府战争政策的不满。 3、国会:对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
①核武器巨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蘑菇状云自广岛、长崎事件以来,全世界的人 一直在担心会爆发大规模的核战争,由于氢弹的威 力超过了最初的原子弹,这种担心已大得教人无法 想象。现在,核武器的储备已达到这样的程度:据 估计,美国能用过多的核力量摧毁苏联1250次,苏 联能用过多的核力量摧毁美国145次。 当一方研制出一种新的武器系统,另一方则尽 可能快地研制出一种类似的武器系统加以回击。
警世之语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是怎样,但第 四次世界大战时人们手中的武器将是木棒和石 块! ——爱因斯坦
核战争毁掉了人类所有的文明,人类从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了旧 石器时代,没有了高科技,一切都从零开始,所以下一 次战争只能用原始人的武器了!
战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来法国仍是法 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 希特勒
材料二: 1954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夕,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
针对美国的氢弹试验发表了著名演说。
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以 外都把它忘了吧!果如此,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天堂 的通路。如果不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 死亡以外别无他途。 ——《人类的危机》
罗素称并非以英国人或欧洲人,甚至也不是以西方民主 罗素以什么身份发表的演说? 国家的一分子的身份来说话,而是作为人类一分子来说 罗素是怎样看待人类前途的? 话。这次演说在人们当中迅速扩散了对人类前途的忧虑 感。
二、表现:20世纪80年代的和平运动
1、背景:
北约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国 中程导弹来对抗苏联。
2、表现:
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大9月份大会开幕之日 国际和平年:1986年(1982年,第37届联 合国大会通过) 纪念国际和平日:9月21日(从2002年开始)
1986年中国为国际和平年发行 的纪念邮票
局部战争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⑵现实原因:
①核武器巨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②美苏“冷战” 、争霸,造成世界不安宁;
③地区局部战争的存在,破坏和平。
这是1949年毕加 索向第一届世界保卫 和平大会捐献的一幅 画,简洁明快地表达 了人民爱好和平的热 切愿望,画上的白鸽 立即成为和平的象征, 被人们称“和平鸽”。 毕加索被称为“和平 鸽之父”。
材料三: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
而这种武器威胁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 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他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 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他们寻求和平办法 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宣言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内容:指出核战争的危险;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罗素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教材148)
①1954年发表《人类的危机》著名演说;
②1955年与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罗素——爱因斯坦 宣言》;
③反对英国的核武器研制; ④倡导成立“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⑤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⑥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补充知识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⑵现实原因:
现在我是世界的 毁灭者!
——“世界原子弹 之父”奥本海默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 一枚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 哥州被引爆 。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⑵现实原因: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人们为什么担心会爆发大规模的核战争? 美苏“冷战”,军备竞赛
一、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浩劫,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⑵现实原因:
①核武器巨大的破坏力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②美苏“冷战” ,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越南战争中的伤兵 朝鲜战争中失 去家园的儿童
时间
地点 内容
1950年3月
斯德哥尔摩(瑞典) 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二、表现:20世纪40、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
1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3)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时间 地点 1950年11月 华沙(波兰)
内容
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理事会的 原则。
二、表现:20世纪40、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
2、该宣言的发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和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强化了人们的反战意识。
【探究1】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国家能和平共处吗?
思路: 1、是哪个国家提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 火不容的?目的是什么? 2、有没有史实反驳这个观点?
【探究1】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国家能和平共处吗?
(1)二战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仍然能够与帝国主义和平共处。 (2)二战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共同 国家之间能否和平共处不在于意识形态 威胁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和社会制度是否相同,而在于是否有共同 ( 3)二战后,美国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水火不 的利益。 容,其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水火 不相容。 (4)今天我国就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1986年,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 个国家开展了以“和平”和“爱”为主题各 种形式的活动。其中,各种公益活动和演出 成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