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一课PPT课件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第一课PPT课件

币看才 法具。有纸的币职只能具。 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可以执行货币的
五种职能。
15
(3)纸币的发行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 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纸币的发行 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 流通中实
际所需的 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 ①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 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 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②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 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的 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5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①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7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8
考点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一共有5个:
(1)价值尺度(基本职能) (2)流通手段(基本职能)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9
关于价值尺度职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含义: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
3
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 的 劳动产品 (1)构成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一定不是商品。 ②必须用于交换; 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2)商品就其表现形式来看:分为有形商品和
无形商品;服务、技术、发明专利等属于无形商品。
4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和 价值
贮藏手段: 执行这一手段的应为金属货币。
世界货币: (在国际市场上使用)
12
◆〖考考你〗
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
——价值尺度
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支付手段
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
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贮藏手段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
偿军费2亿两白银
——世界货币
13
考点四、纸币及其发行量
(1)纸纸币作币为的现含行义货币,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但是可以
执行货币所有职能。
①②纸 国币家的对纸本币质的是发货行币是(或“价三值有)权符”号(有,权不发是行商、品有,权有决使定用发价行值量,、但 无有价 权值决。定面值)、“一无权”(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价值符号,在现 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也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 职能,根据纸币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轻松作出判断:②④正确 说明了纸币优于金属货币的特点。纸币比金属货币使用方便而不 是这范 是围一广道泛争,议因很此大③的说高法考错题误,,不①仅说考法生错无误所,适贮从藏 ,手大段多是数金教属师货也有
18
比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 有价值。 ③具体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 定的价格。
④形式: 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10
关于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流通手段的含义: (又叫购买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纸币的职能
、强制使用的
价值符号。
14
(2012全国新课标)货币最早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
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
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 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16
命题点2 货币流通规律
(2012·海南高考)M国2011
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
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
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
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
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
度为 ( )
A.0.5次/年 B.1次/年
C.2次/年
D.3次/年
解析 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待售商品 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 度,因此 30 万亿/15 万亿=2 次。因此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 C。
17
想一想
纸币的发行量过多会怎样?
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过少会怎样?
通货紧缩
物价上涨就 是通货膨胀
吗?
提示: 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表示物价总体水平。一般说 来,当CPI增幅持续大于3%时,就意味着通货膨胀或通胀预期增加; 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②商品流通的含义: 以货币其为公媒式介为的:商商品品交(换W),--叫--做货商币品(G流)-通--。--商品(W)
③流通手段的表现: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不能用观念货币。
11
关于货币的其他职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支付手段:
它反映的是一种赊帐关系,比如债务、 工资、赋税、房租、利息;不能看到支 付两个字就马上断定为支付手段,还有 可能是流通手段。
①作为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 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对立: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谁也不能同时 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拥有使用价值必须支付 价值,获得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6
考点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 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高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 经济生活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点概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共7个考点) (1)货币的本质
①商品的基本属性 ②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 ④纸币及其发行量 ⑤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信用工具和外汇 ①信用工具 ②外汇和汇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