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一、公开市场操作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
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关于2004年新增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建立一级交易商考评调整机制的通知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现就2004年新增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调整机制通知如下:一、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机构范围自2004年起,除商业银行外,中国人民银行增加部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公开市场业务不同操作品种选择不同机构类型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操作,所有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农村信用联社均可参加;开展回购操作,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即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参加;开展现券操作,优先考虑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的债券做市商进行,也可根据市场情况和操作需要决定与所有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
二、新增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国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在债券一级市场承销债券和债券二级市场交易情况、资产规模、管理水平以及财务状况,同时考虑地区因素,决定新增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家证券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家保险公司,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包头市商业银行1家商业银行共9家机构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52家,详细名单见附件一。
三、建立对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考评调整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起建立对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年度考评调整机制。
具体内容如下:(一)制订评审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以下简称市场成员)制订评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参与公开市场业务情况、债券一级市场承销情况、债券二级市场交易情况及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情况等方面内容。
具体评审指标体系见附件二。
(二)设置指标权重、记分标准和计算分值。
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和记分标准,对主要市场成员计算分值。
(三)按规则确定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自200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数量将稳定在52家,其中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农村信用联社的机构类型比例视上一年交易情况和货币调控需要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按评审指标体系、权重和记分标准计算分值,对主要市场成员中的上述四类机构分类进行考评排名,在分类机构排名居前者,进入拟定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国人民银行就其是否符合监管部门监管要求以及经营业绩等情况征询有关监管部门意见后,确定公布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
此外,对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不能够履行相关义务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将按有关规定暂停与其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04年末按上述原则和程序,选择商业银行42家、证券公司4家、保险公司4家、农村信用联社2家共52家作为2005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附件一: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附件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评审指标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附件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评审指标关于公布2012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的通知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根据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调整机制(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04]第2号),中国人民银行对2011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及其他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进行了考评。
根据考评结果,现将2012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公布如下:2012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海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齐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洛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二、存款准备金制度与政策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一)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
准备金存款帐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三)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
法定准备金的交存分以下情况:1.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人民银行总行。
2. 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各总行统一存入其总行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分行。
3. 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总行统一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行。
4. 城市信用社(含县联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农村信用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现行体制存入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
5. 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法人统一存入其总部所在地的人民银行总行(或分行)。
6. 经批准,已办理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其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法人(或其一家分行)统一存入所在地人民银行分行。
(四)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
1.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旬第五日至下旬第四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行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旬末该行全行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
2. 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暂按月考核,当月8日至下月7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金融机构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月末该机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
从1998年10月起,上述金融机构统一实行按旬考核。
3.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法人按旬(旬后5日内)将汇总的全行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
4. 现在执行按月考核存款准备金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暂按月(月后8日内)将汇总的全系统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
自10月份起统一执行按旬(旬后5日内)报送一般存款余额表的制度。
5. 各金融机构按月将汇总的全系统月末日计表,报送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定期对金融机构上报的有关数据进行稽核。
6. 从2001年1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法人每日应将汇总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日计表,报送人民银行。
(五)金融机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
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帐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金融机构不按时报送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按月报送月末日计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予以处罚。
上述处罚可以并处。
(六)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缴来一般存款利率7.56%和备付金存款利率7.02%(加权平均7.35%)统一下调到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