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4. 5. 6. 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2018.1班级姓名 学号、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A . 100.5B . 100.55 cm下列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C. 100.6 cm( ( 101 cm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漆黑的起伏的连山, 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 山……向船尾跑去了 ”所选的参照物是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河岸54千米/时, )A •山B. 船C •流水D. 短跑运动员5秒跑了 50米,羚羊奔跑速度是20米/秒,汽车的行驶速度是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汽车,羚羊,运动员C •运动员,汽车,羚羊 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A .②④B .(l在第1s 内通过了A •在第(}②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则这辆小车一B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 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①④0m ,第2s 内通过I 都做匀汽车( 飞D •②③2 0m,第3s 内通过 (t C •在这3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D •只在第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 到树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客机匀速飞行的速度为 250 m / s,对其物理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A •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 250 m B •客机在1秒内的速度为 250 m/s C •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 250 m D •客机每秒飞过的路程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得的结果分别为 cm 、13. 28 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 . 13. 27 cm B. 13. 28 cm C . 13. 2110 •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则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为7. 8. 9. cm 2: 30m,)250 m / s 13. 25 cm 、13. 27 cm 、13. 02 A . 1: l C. 4: 9( )D . 13. 26 cm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 2, ( )D . 9: 41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像)如图所示,经过 4 s 贝9 甲、 P 、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 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s — t 图像的(路程一时间图 、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 )A . v 甲> v 乙,s = 16mB . v 甲〉v 乙,s = 8mC . v 甲 v v 乙,s = 16mD . v 甲 v v 乙,s = 8m甲 乙12 •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要4s,平均速度为30 m/s,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20 m/s,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 20 m/sB • 24 m/s C. 10 m /s D . 50 m/s13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 1. 65 m B. 1.75 m C. 1.85 m D . 1. 95 m14.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 小车通过 S1的干均速度最大B . 小车通过 S2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车通过 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 . 小车通过 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15 .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速度为V1,逆水行驶速度为v2,则船在一次往返中的平均速度为( )A V1 +V2B . V1 + v2 C . V1 —v2 2吐A. D .2 V1 V216 .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上图,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火炬一定静止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7 .换算下列单位:(1)第5套人民币百元券的长度为___ 166 mm = m = cm ;一张纸的厚度约 0. 07mm,合______________ 艸;(2)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已降到0.13 u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 nm 即 50 nm,50 nm= ________ m ;(3) 1.2 h = _______ m in = ________ s ;(4)108 km/h = _______ m/s .第11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6题图18 .填写合适的单位:(1)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约80.(3)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 0.002 _______ 19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9题图 .20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宽度为果将细(填偏大;(2)自行车行驶速度 15.s .第20题图图所示的 测多算少”的方法.那么圖中紧密排绕的铜 若这些紧密排绕的铜丝一共有 20圈,则铜丝的直径 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岀的细铜丝的直径将■-或不变”;在实际测量时,我们还常常要进行多次测莹叩:第21题图子m ;如__________把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这是为了____________ (填避免”或减小”误差.21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一一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具有很大的_____________ 能,若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若以 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上海金茂大厦是运动的.22 •市政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驶,此时甲车上的人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到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定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车处于相对 ____________ 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___________ 的.若丙车的车速10 m/s,风在1.2 s内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m •23 •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至U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5 m,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____________ ;若让小华先跑岀5 m后,小明再从起点处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小明先到终点” B.小华先到终点”或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24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图中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 4. 7 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 m/s •三、解答题(共28分,第27、28、29题需写岀必要的解题过程)25 •( 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 180。
后,如图甲所示•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______ (运动/静止)的.(3)小明记录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岀s —t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_________ (正/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 ___________ (改变/不变)的.(5)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 (快/慢).26 . ( 5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岀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岀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_______________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 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 ___________ 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 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岀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6 分)小牛同学在今年中考体育必测项目800m 的测试中,在前 600m 用了 2min30s ,接着保持 4m/s 的速度跑完全程,求:( 1)他 800m 测试的成绩是多少 s;( 2)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28 . ( 6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900 km,一列火车早上 7:30从甲地岀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 16:30 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 144 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则:(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9.( 4 分)在实施城市拆迁工程时,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常采用定向爆破的方式.若某次拆迁一高层建筑时,采用的爆破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 cm/s,人跑步的速度是 5m/s •若人点燃导火索后需要离爆破点 400m 才安全,爆破人员选用了长度为 70 cm 的导火索进行定向爆破,该爆破手能否安全撤离到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