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习题(压缩版)

中药习题(压缩版)

第一章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填空题:1.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的本草是____。

2.____是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性本草。

3.清代对《本草纲目》作了重要补充和订正的本草是____。

三、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山海经B.五十二病方C.神农本草经D.诗经2.最先采用三品分类方法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名医别录D.炮炙论3.初步确立了综合本草编写体例的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4.) 4.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开宝本草D.嘉祐本草5.使大批古代方药文献得以保存传世的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6.) 6.当代著名的综合性中药著作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B.中华本草C.中国药学大辞典D.中药大辞典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一、填空题:1.以液体辅料拌炒药物称为____2.将巴豆榨去油称为____3.炮制药物时加生产方式的辅助物质习惯称为____四、选择题:1.) 1.加工盐杜仲的方法是()A.炒B.炙C.煨D.煮2.) 2.用葛根升阳止泻宜于()A.炒用B.炙用C.煨用D.蒸用3.) 3.生地黄加工成熟地黄的主要炮制方法是()A.蒸B.煮C.潬D.煅4.) 4.朱砂入丸散应当()A.煅潬B.淬C.煨D.水飞第五章中药的性能一、填空题:1.中药的性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

2.四气又称为____。

是指药物的___、____、____、____四种药性。

3.药物的五味不仅表示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____________的特性。

4.甘味可表示药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等方面的作用。

5.中药的归经是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立的。

6.在升降浮沉理论中,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____沉是____。

7.有一种观点认为药物的毒性即是偏性,因而将____统称为“毒药”。

?四、选择题:1.) 1.以下属于性能内容的是()A.颜色B.质地C.气臭D.润燥2.) 2.中药的四气主要表示()A.药物的阴阳属性B.药物的寒热药性C.四时的气候变化D.药物的香臭之气3.) 3.药性偏于寒凉的是()A.利尿通淋药B.祛风湿药C.化湿药D.行气药4.) 4.芳香的药物一般为()A.苦味B.辛味C.甘味D.咸味5.) 5.辛味药物一般不具有的作用是()A.发散B.行气C.活血D.生津6.) 6.寒性与苦味相结合才能表示()A.清泄B.降泄C.通泄D.燥湿7.) 7.以下味中属于阳性的是()A.苦B.酸C.淡D.咸8.) 8.泻下通便药多为()A.辛味B.咸味 C 苦味 D.甘味9.) 9.某药主要用于益智,其相应的归经是()A.心B.脾C.肝D.肺10.) 10.习惯谓羌活归膀胱经,如按脏腑辨证定位其归经应为()A.心B.肝C.肺D.肾11.) 11.药物的毒性主要反应取决于()A.炮制B.配伍C.剂型D.用量第六章中药的应用一、填空题:1.前人将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____、相恶、相反七个方面,称为____。

2.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____、妊娠用药禁忌和____。

3.用量项下的用量,除特别注明者外,都是指干燥饮片在____剂中,成人一____内服的常用有效量。

4.服药方法主要涉及服药时间、服药____及服药____三方面内容。

四、选择题:1.) 2耀具相须配伍关系的药对是()A.大黄与芒硝 B.巴豆与牵牛子 C.半夏与川乌D.官桂与赤石脂 E.瓜蒌与川乌2.) 2.具相使配伍关系的药对是()A.硫黄与朴硝 B.川贝母与川乌 C.玄参与藜芦D.甘遂与甘草 E.黄芪与茯苓3.) 3.具相畏配伍关系的药对是()A.石膏与知母 B.麻黄与桂枝 C.生半夏与生姜D.知母与黄柏 E.黄芪与白术4.) 4.具相杀配伍关系的药对是()A.生姜与生半夏 B.甘遂与甘草 C.人参与五灵脂D.延胡索与马钱子 E.朱砂与海藻5.) 5.具相恶配伍关系的药对是()A.黄芩与生姜 B.神曲与麦芽 C.龙骨与牡蛎D.莲子与芡实 E.三棱与莪术6.) 6.具相反配伍关系的药对是()A.甘遂与紫草 B.大戟与茜草 C.芫花与仙鹤草D.海藻与甘草 E.半夏与乌药7.)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相须 B.相使 C.相恶 D.相畏E.相杀8.) 8.属于十八反的药对是()A.半夏与川乌 B.瓜蒌与乌梅 C.川贝母与生首乌D.白蔹与乌药 E.白及与制首乌9.) 9.不属于十九畏的药对是()A.硫黄与朴硝 B.人参与灵芝 C.水银与砒霜D.狼毒与密陀僧 E.巴豆与牵牛子10.) 10.关于教材中每味药物用量项下所标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指一次外用的常用量 B一般指一次内服的常用量C一般指成人一日内服的常用量D.一般指成人一次外用的常用量 E.一般指小儿一次内服的常用量11.) 11.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重B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C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用量宜轻D.鲜品一般用量宜轻 E.药材质次者用量宜轻12.) 12.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味药应用时,比在复方中应用时小 B.在复方中,同一药物作主药时,用量较作辅药时小C.临床用药目的虽不同,但用量相同 D.多数药作汤剂时,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小E.多数药作汤剂时,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大13.) 13.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数药作汤剂时,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小 B在复方中,同一药物作主药时,用量较作辅药时小C.单味药应用时,比在复方中应用时小 D.临床用药目的不同,其用量也可能不同E.临床用药目的虽不同,但其用量相同14.) 14.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儿的用药量较青壮年大 B.老年人的用药量较青壮年大C.病情急重者用药量宜重 D.病情轻缓者用药量宜重E.体质强壮者用药量宜轻15.) 15.煎药器具宜用()A.铁器 B.铜器 C.铝器 D.其他金属器具 E.陶瓷器皿16.) 16.入汤剂需要先煎的药物是()A.龟甲 B.金银花 C.连翘 D.鱼腥 E.肉桂17.) 17.入汤剂应当后下的药物是()A.水牛角 B.鳖甲 C.青蒿 D.海蛤壳E.石膏18.) 18.入汤剂需要包煎的药物是()A.人参 B.西洋参 C.羚羊角 D.连翘E.辛夷19.) 19.入汤剂应当另煎的药物是()A.人参 B.麻黄 C.知母 D.黄芩E.独活20.) 20.入汤剂宜烊化兑服的药物是()A.石膏 B.磁石 C.代赭石 D.阿胶E.朱砂21.) 21.入汤剂宜冲服的药物是()A.芒硝 B.柴胡 C.升麻 D.黄连E.秦艽解表药一、填空题:1.桂枝易助阳生热,伤阴动血,故温热病及____、____者忌用。

2.紫苏叶宜用于____,紫苏梗宜用于____。

3.香薷用于发表,用量不宜过大,且不应____;治水肿,量宜稍大,且须____。

4.羌活、防风除解表外,还均具有____、____的功效。

5.白芷的功效是祛风解表,止痛,____,____。

6.发散风热药的性味大多____。

7.牛蒡子因兼能____,故便溏者慎用。

8.柴胡____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____用,其用量宜稍轻。

9.升麻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

10.桂枝主治____,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主治营卫不和,须与____配伍同用。

11.苍耳子炒后碾刺用,不仅便于配方,又利于____溶出,并可____。

?四、选择题:1.治疗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宜选()A.麻黄B.桂枝C.生姜D.紫苏2.桂枝较常用于治疗()A.血虚B.血瘀C.血热D.喘咳3.桂枝具有的功效是()A.平喘B.利尿C.止咳D.温阳4.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宜选用()A.防风B.荆芥C.麻黄D.细辛5.紫苏长于()A.行气疏肝B.行气止痛C.行气宽胸D.行气宽中6.治疗胃寒呕吐宜选用()A.桂枝B.紫苏C.生姜D.香薷E.香薷与麻黄均具有的功效是()A.平喘B.利水C.化湿D.祛风湿8.药性最为平和的药物是()A.防风B.薄荷C.香薷D.荆芥9.荆芥止血宜于()A.炒炭用B.蜜炙用C.醋炙用D.生用10.性微温而能胜湿的药物是()A.荆芥B.羌活C.白芷D.防风11.治疗破伤风多选用()A.白芷B.细辛C.防风D.生姜12.药性辛温雄烈的药物是()A.羌活B.白芷C.辛夷D.防风13.细辛具有的功效是()A.祛风湿B.祛风止痉C.行气宽中D.温肺止咳14.细辛作散剂每次宜服()A.0.1-0.3gB.0.5-1gC.3-5gD.6-10g15.既通鼻窍又祛风湿的药物是(.)A.白芷B.细辛C.苍耳子D.辛夷16.功效仅为散风寒,通鼻窍的药物是()A.辛夷B.苍耳子C.白芷D.细辛17.功效与羌活最为相似的药物是()A.白芷B.防风C.细辛D.藁本18.以下药物中发汗作用较明显的是()A.薄荷B.牛蒡子C.蔓荆子D.菊花19.治疗热毒咽肿宜选用()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桑叶20.能清肺润燥的药物是()A.薄荷B.菊花C.桑叶D.蔓荆子21.菊花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B.止痒C.润肺D.止痉22.治疗小儿肝热惊风宜选用()A.防风B.桑叶C.菊花D.蝉蜕23.蔓荆子具有的功效是()A.止痛B.止痉C.止咳D.止痒24.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药物是()A.菊花B.桑叶C.牛蒡子D.葛根25.既疏肝又升阳的药物是()A.薄荷B.柴胡C.葛根D.升麻清热药一、填空题:1.石膏的清热泻火作用,可用于__________证、__________证、_________证。

2.知母除具有清热泻火作用外,可具有__________作用。

3.栀子的功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枯草与决明子的共同功效是__________。

5.清热燥湿药多为苦寒而燥之品,故__________、__________者,不宜使用6.黄芩、黄连、黄柏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但黄芩还具有__________功效,黄柏还具有__________功效。

7.金银花、连翘均能清热解毒,疏风热,但金银花还可__________,连翘还可__________。

8.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均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但青黛还可__________9.蒲公英的功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