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技术课件
急性中毒症状
头晕、心悸不安、 惊厥、昏迷、呼吸 麻痹、猝倒、电击 样死亡。 呼吸中枢麻痹。
呼吸道症状、呼 吸抑制、休克、昏 迷。 对支气管、肺泡 粘膜有刺激作 用、肺水肿。
h
现场急救
移至空气新鲜处, 吸氧,心肺复苏术, 10%硫代硫酸钠 20-40ml静注等。 脱离有毒区域、人 工呼吸、亚硝酸异 戊酯吸入、吸氧等。 移至空气新鲜处及 时清洗皮肤、眼等 部位,吸氧等。 移至通风处吸氧, 抗感染等。
三不。即在现场,对烧伤创面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要随意涂药。
四包。即包扎创面,防止再次污染。可用三角巾、清洁衣服、被单等包裹创面。冬季保暖,夏 季防晒。
五送。即在现场,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在转送途中,继续实施心肺 复苏术,同时要严密观察其他变化。搬运伤员一切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以减少伤员的痛苦。
25
名
特性、接触
称
机会、场所
氮
制造硝酸或硝酸
氧
浸洗金属时,通
化
风不良处电焊。
物
氯
化学工业、液氯
灌注、贮存场所。
有
蒜样臭味,杀虫
机
剂生产厂。
磷
溴
无色无臭。用作
甲
粮食熏蒸杀虫
烷
剂。
苯
芳香。各种工业
应用。
主要进入 途径
呼吸道。
呼吸道。
消化道、 呼吸道、 皮肤吸收 慢。
呼吸道、 皮肤。
呼吸道。
急性中毒症状
挑开电线
“拉开”触电者
上述办法仅适用于220/380V低压触电的抢救。对于高压触电,应 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脱离电源后,要采取相应的救护或急救措施。
h
8
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战斗员应根据触电者的不同生理反应,进 行现场急救处理。
(1)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感心慌、呼吸急迫、面色苍白。此时应将触电者躺 平就地安静休息,不要让触电者走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并应严密观察呼吸和 脉搏的变化。
h
5
h
6
(二)生理表现:人体触电之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跳 停止,昏迷不醒等,这时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实践证明,触 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90%有良好效果;触电6分钟后救治,10%有 良好疗效;触电12分钟后开始救治,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h
7
(三)现场急救
1.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关闭电源
h
9
(4)触电者心跳、呼吸均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在搬移或送 往医院途中仍应按心肺复苏术的规定进行有效急救。
(5)触电者心跳、呼吸均停止,并伴有其它伤害时,应迅速进行心肺复 苏术,然后再处理外伤,对伴有颈椎骨折的触电者,在开放气道时,不应 使头部后仰,以免引起高位截瘫,此时可应用托颌法。
(6)当人遭受雷击,心跳、呼吸均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否 则将发生缺氧性心跳停止而死亡。
h
27
中暑急救
1.将轻度中暑者移至附近阴凉通风处,解衣平卧休息,用湿毛巾置于额部,口服 含盐清凉饮料,人丹、十滴水、麝香正气丸等。
2.肌肉痉挛者,用中等力量按摩。 3.体温升高、神志不清、抽搐等重度中暑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①4℃水浴法: 将伤员除头部外,浸在4℃水中,若无4℃水,用凉水也可,并不断摩擦四肢皮肤,使 热能尽快散发;②有条件时可将伤员置空调室中,室温调到25℃左右、或用电扇直吹, 并于头部、腋下、腹股沟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同时用冷水擦浴全身。 4.将神志不清的中暑病人送往医院途中应严密观察呼吸、脉搏等情况,保持降温 措施。
h
12
(一)生理表现:患者神志不清,皮肤粘膜苍白和发绀,面部浮肿,双眼结膜充 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呼吸、心搏微弱甚至停止,口鼻充满泡沫 状液体或污泥、杂草,腹部可因胃扩张而隆起,有的甚至合并颅脑及四肢损伤 。在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纤颤、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经 心肺复苏后,常呛咳、呼吸急促,两肺布满湿哕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部 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播散性血管内凝 血等各种并发症。
中毒。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其亲和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的200-300倍,因此会妨碍红细胞的带氧、输氧功能。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病变就是缺氧,主要表现是大 脑缺氧而昏迷。
1.将伤者迅速移至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有条件的应给予吸氧治疗,并注意保暖。 2.对清醒者,应询问有无晕厥史,有条件的均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 3.对昏迷不醒者,应立即手掐其人中穴,同时呼救并转送有高压氧舱或光量子治疗的医院。 4.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同时迅速送院抢救。 5.不要轻易放弃抢救,严重中毒及有昏迷者清醒后也一定要送医院接受高压氧或光量子治疗,以免发 生后遗症,出现脑功能障碍
从高处坠落者的摔伤部位与着地时的姿势有关,摔伤部位的频发顺序是脊柱、 股骨、跟骨和骨盆。
外伤程度的轻重并不完全由高度来决定,着地点的地面性质,中途有无阻 挡,有否撞击金属物体,伤员的体重以及其他条件如年龄、衣服、头盔,个人的 防卫能力等。
h
15
现场急救方法:
(一)伤员身上的装具和口袋的硬物都应去掉。 (二)如身上有钢筋等硬物插在体内时,在现场不要把硬物拔出,只能在离身体最近处把硬物 锯断后送医院处理。 (三)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不可使颈部和躯干前屈和扭转。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 肩一个抬腿的搬运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四)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有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滴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引起颅内压 增高和感染。 (五)复合伤要求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领口钮扣。 (六)周围血管伤,压迫伤口部位以上动脉压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 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为度,通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用止血带,但慎用,原 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且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七)若心跳、呼吸停止者,作心肺复苏术,并迅速送往附近医 院抢救。在途中也应坚持抢救。
三度四分法
h
痛觉 过敏 剧痛
相对 迟钝
消失
愈后 可自行愈合,不留疤痕。
无感染可自 行愈合。
可痂下愈合 或需植皮。
愈后有疤痕 和功能损害, 需植皮。
20
3.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1)轻度烧伤。总面积小于10%的Ⅱ。烧伤 (2)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1%-30%Ⅱ。或小于10%Ⅲ。烧伤。 (3)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1% -50%Ⅱ。或10%-20%的Ⅲ。; 或总面积虽然小于2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属重度烧伤。 ①全身情况差,或已有休克。 ②合并严重创伤或化学中毒。 ③重度呼吸道烧伤。 (4)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大于50%Ⅱ。或大于20%Ⅲ。烧伤。
h
21
(三)现场急救
烧伤的急救主要是制止烧伤面积继续扩大和创面逐渐加深,防止休克和感染。可概括为 “一灭”、“二防”、“三不”、“四包”、“五送”。
一灭。即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地灭火,或者使身体脱离灼热物质。
二防。即防止休克及感染。在现场可口服止痛片,同时可口服抗生素,并给予口服淡盐水等, 一般以少量多次喝为宜。
乏,四肢无力、头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等,此时离开高温环 境,略事休息,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2.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伴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汗、恶心、呕吐、血 压下降、脉搏增快,体温在37.5℃以上等,休息3-4小时后常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并伴有昏厥、痉挛、高热等。
现场急救技术
h
1
消防员在日常训练、参加灭火及抢险救援战斗过程中,很容 易受到电击、溺水、摔伤、烧伤、中暑、中毒等伤害或遇到此类伤员 ,因此,掌握科学的现场急救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各类事故对消防员 造成的伤害。
h
2
主要内容:
电击伤 溺水 摔伤 烧伤 中毒 中暑
h
3
一.电击伤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 体引起组织损伤,重者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高电压还可引起电热 灼伤。
h
16
四.烧伤
烧伤是火灾中较常见的创伤之一。烧伤不仅引起皮肤损伤,还可深 达肌肉骨骼,严重者能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变化,如休克、感染等。
h
17
(一)灾难中烧伤的特点
1.伤情复杂。多有体表烧伤、吸人性损伤、吸收中毒和暴震伤等组成的复杂烧伤。 2.易致休克。事故中的烧伤常伴复合性创伤,有更多发生休克的可能。 3.易致缺氧。火场中燃烧耗氧,吸入低氧空气,易缺氧而出现其他病症。 4.中毒。吸入有毒烟雾常致气道化学损伤和吸收中毒。
h
13
(二)现场急救
1、迅速将溺水者脱离溺水现场;
2、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令溺水者头低位拍打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注意时间
不
要
长
)
;
4、如有呼吸抑制,迅速行人工呼吸;
5、如有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6、换上干的衣服、注意保暖;
7、尽快转送医院。
h
14
三.摔伤
在扑救楼层火灾、登高训练时,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 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引起的损伤。
h
24
(二)其他有害物质中毒急救
名
特性、接触
称
机会、场所
硫
腐蛋臭味。脱
化
毛、染料、化学、
氢
制药、石油、冶金
等工业。
氰
照相、电镀、熏
化
蒸、仓库、杀鼠杀
物
虫。
氨
特臭味。冷冻剂
和肥料制造厂。
氮
制造硝酸或硝酸
氧
浸洗金属时,通
化
风不良处电焊。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