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5)班语文复习资料—修改病句2008.12.16【要求】了解病句的九种类型,熟悉各种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
【原则】句子的原意要保留、修改要恰当。
【修改步骤】1、读懂句子的意思;2、找准病处,对症下药;3、改后读读是否通顺,是否改变原意。
一、修改病句八法:二、修改病句五技巧成分残缺——补充完整 1、看清要求,依题而改。
搭配不当——规范搭配 2、多读句子,理解句意。
用词不当——改换词语 3、先查主干,再查分枝。
词序混乱——调顺位置 4、联想例题,对照病句。
重复罗嗦——删去多余 5、忠于原意,改处正确。
前后矛盾——严密逻辑两句混杂——两句分开不符事实——符合事实一、成份残缺【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2、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用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1、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2、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练习】1、这件精密【精细、精致】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2、大家决定采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园里栽树。
三、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练习】1、我们必须养成预习的好方法【习惯】。
2、我们的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提高】。
3、只有【只要】坚持学习,就【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4、经过努力,陈静的错别字大大地进步【减少】了。
四、词序颠倒【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练习】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2、爸爸全神贯注地读书在灯光下。
3、济南的春天是旅游的好地方。
五、重复累赘【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练习】1、小明差不多整整做了一个小时的作业。
2、这棵树上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4、昨天下午,我去公园玩了一整天。
六、指代不明【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1、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七、前后矛盾【这类病句主要有2种类型】1、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头左右。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
[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
]【练习】1、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2、我肯定明天可能会下雪。
3、我猜这件事可能肯定是李明干的。
4、昨天晚上,他昼夜未眠。
八、归类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3种类型】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九、不符事理【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修改病句(二)一、成分残缺(一)缺主语这是一种没有主语的现象,不是无主句,也不是正常的主语省略句。
无主句的主语无从说出,人们也不会误解。
如:“出太阳了!”“随手关门”“禁止吸烟”。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例1】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
【分析】删去“在”“中”。
【例2】经过这次谈话,对我启发很大。
【分析】删去“经过”。
【例3】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青海卷)【分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我们”就是主语。
【例4】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分析】该句“由于”的存在使整个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就完整了。
【以上均是介语短语中套有主语,应删去介词及相呼应的词,让主语显露出来,这种现象病句中较常见。
】2、滥用使动句式造成主语残缺【例5】看到老师们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地劳动,使我很受教育。
【分析】去掉“使”字。
【例6】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分析】可以直接去掉“使”字,也可去掉前面的介词。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例7】《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分析】前句主语是周文宾,后句主语是王老虎,在“把”字前加“王老虎”。
【例8】10月1日,抱着向文科班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分析】前句的主语是蒙后的“我们”,后面的主语是“黑板报”,后句可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例9】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分析】“过早离开我们”的主语只能是“他”,而不会是承上省的“巨著”,本句缺少主语“他”。
)【例10】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在不知不觉中”前加“读者”(原句成了复句)或“使读者”(原句成了单句)结构才完整,意思才明确。
4、主语的定语较长造成残缺【例11】复读的第一天,上语文课,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摸四十岁,精神抖擞,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
【分析】“四十岁”后加上“的老师”或“的人”。
5、不恰当的主语省略造成残缺【例12】风儿掠过麦田时,恰似黄河的滚滚波涛上下起伏。
【分析】在“恰似”前加上“麦浪”。
【例13】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野兽的乐园。
【分析】“正是”前加“这里”。
(二)缺谓语。
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
“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
【例14】在校长领导下,我校形势,师生干劲十足。
【分析】“形势”怎么样?没有交代,加上“大好”。
【例15】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分析】应在“建立”前加个谓语“完成”(完成……工作)。
【例16】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分析】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例17】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分析】这是偏正短语,不是句子。
原句“将……”分明是设想“怎么样”,属于行为;后面“……的再创作”说的是“是什么”,属于结果。
“本栏目”后加“是”句子就完整、通顺了,即“本栏目是……的再创作”。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
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
如:【例18】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分析】“我们”怎样?“我们苦干了一冬”。
“经过一冬的苦干”是一个介词短语。
【例19】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分析】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
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
在“突然”之后补“发现”或“看见”即可。
(三)缺宾语。
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用在动词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
宾语残缺,动作就没有对象了,行为就没有结果了,意思也就表达不清楚了。
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抓紧、进行”等。
“宾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
【例20】这一套消化系统正常进行,人的营养状况就好。
【分析】“进行”此处是及物动词“正常进行工作”。
【例21】王老师荣获校先进工作者。
【分析】后加“的称号”。
【例22】县政府在全县推广了我们村科学种田。
【分析】后加“的经验”。
【例2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分析】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
2、句子稍长,忽略了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
【例24】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分析】后加“的问题”。
【例25】该厂引进了具有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的日本50铃N系列轻型卡车,成为国内第一家合资生产50铃N系列轻型卡车的厂家。
【分析】“引进”的宾语呢?在第一个“轻型卡车”后应加“生产技术”。
【例26】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分析】“给予”什么?后面虽有内容,但显然都不是“给予”的,只是宾语的定语。
应该在“4万元”后加“的处罚”。
该句缺宾语中心语。
【例27】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分析】宾语残缺。
宜在“喂猪”之后加上“技术”或“经验”。
同时,“饲养员技术培训班”的说法也不妥在改为“饲养技术培训班”。
【例28】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神话和童话故事。
【分析】“也有”的宾语也应是“冰雕艺术品”,“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只能作宾语的定语。
(四)缺其它1、中心语残缺。
【例29】那种不顾林区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分析】定语缺少中心语,在“生产”后加“的做法”,或删去“那种”,让“不顾……生产”做主语。
【例30】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