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周期理论-PPT精选

经济周期理论-PPT精选


中国
15 10
5 0 -5
世界
6 4 2 0 -2 -4
世界
1986
1986
1987
1987
1988
1988
1989
1989
美国 英国
1990
1990
1991
1991
1992
1992
日本
意大利
1993
1993
1994
1994
1995
1995
德国
加拿大
1996
1996
1997
1997
1998
1998
1990
1991
1991
1992
1992
巴西
1993
1993
俄罗斯
1994
1994
1995
1995
墨西哥
1996
1996
1997
1997
1998
1998
1999
1999
印度
2000
2000
2001
2001
2002
2002
-
GDP
图 4
7







增 长 率 周 期 曲 线 图
15 10 5 0 -5 -10 -15
1.短周期(小周期或次要周期)。长度为3~4年,由英国统计 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提出来的,称为基钦周期。在一般认为, 它主要是由企业库存投资的变动而产生的。
2. 中周期(大周期或主要周期)。长度约为8~10年,是由法国 经济学家朱格拉(Clement Juglar)提出,称为“朱格拉周期”。他 认为危机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 阶段是繁荣、危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 果,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周期现象。
针对以上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相应产生了
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两种不同的经济周期定义及测定标 准。根据古典循环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总量在绝 对水平上的上升和下降;而增长周期是指经济总量与其 长期增长趋势相比较而言在相对水平上呈现的上升和下 降的交替循环,也称为"离差型周期波动",这与经济周 期波动的真实含义更为接近。很明显,它依赖于对变量 长期趋势的估计结果。
15 10
5 0 -5 -10 -15
1986
1986
1987
1987
1988
1988
巴西
1989
1989
1990
1990
韩国
1991
1991
俄罗斯
1992
1992
1993
1993
1994
1994
泰国
香港
1995
1995
墨西哥
1996
1996
1997
1997
印度
1998
1998
1999
1999
2000
-5
8
-10
主 要
-15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6

GDP
4
2
增 长
0

--42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周 期 曲
-6
线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澳大利亚
15 10
5 0 -5 -10 -15 -20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DP
人均GDP
图4-3 中国1978-2019年GDP、人均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12 10
8 6 4 2 0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1.繁荣阶段。在经济繁荣阶段,经济活动频繁,需求旺盛,各种 盈利的机会增多,从而利率上升,就业不断扩大,总产出逐渐达到最 高水平。其特征是:就业增加,产量扩大,投资增加,信用扩张,物价 水平上涨,公众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繁荣的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 经济繁荣不会永远保持下去,当经济活动达到最高峰时,由于受到各 种外界因素的作用,经济必然会从某个时刻起开始下滑,比如当需求 受到反向冲击时,需求下降,导致投资水平下降,也可能投资需求因 受到直接冲击而下降,于是利率跟着下降,失业开始增加,总产出开 始下降,经济从此迸人衰退阶段。
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 约9年(8-10年)
库兹涅茨周期 中长周期 约20年(15-25年)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周期 约50年(45-60年)
根据经济收缩的不同含义,经济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古典周期或传统周期(classical 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 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古典周期的经 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正增长,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 生产总值表现为负增长。 (2)增长周期或现代周期(growth 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 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经济扩张阶段, 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表现为正增长,但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生产总 值不再表现为绝对量下降,而是表现为增长速度滞缓,或者说经济 增长速度小于充分就业的增长速度。
应该说,这些经济学家的种种划分尽管依据的标
准不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周期的 特征。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周期是中周期 ,平均长度8~10年。因为它反映西方国家经济活动过 程申的主要特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周期出现了一 些新特征,其反映了战后市场经济的一些新特征:
首先,战后总体上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衰退,类似20世 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的情况从未出现过。尽管也出 现过许多次衰退,但并不严重。其次,繁荣的时间延 长了,而衰退的时间缩短了。像20世纪90年代克林 顿当政时代的长期繁荣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但衰退往 往会在几个月或1~2年中过去。第三,无论是繁荣还 是衰退都没有以前那样严重,因此,总体波动程度变 小了。最后,各国之间的经济周期联系更为密切,尤 其是美国这样的主要国家对全世界的经济波动有很大 的影响,这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2000
2001
2001
-
GDP
图 4
9





济 体


增 长 率 周 期 曲 线 图
(三)经济周期的测量
如何测量经济周期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前 者体现在对经济周期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以确定经济 活动的典型事实和变动规律,从而为经济周期理论的建 立、检验和修正奠定基础;后者体现在对现有宏观经济 运行状况的准确判断是预测未来经济变动趋势并采取适 时、适度调控措施的前提条件。因此,长时间以来,伴 随着各种经济周期理论学派的不断涌现和争论,西方发 达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经济周期测量的研究工作,为此投 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美国 日本
中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韩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人均增长率GDP
GDP增长率
图4-4 2019年主要国家GDP、人均GDP增长率(%)
16 14 12 10
8 6 4 2 0
世界
图4-5 中国GDP增长率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4·复苏阶段。复苏阶段即经济走出萧条并转向上升的阶段。当经 营较差的企业被淘汰,只留下优质企业时,经济就要开始复苏,在这 一阶段,投资开始增加,生产和销售回升,就业增加,价格也有所提 高,整个经济呈上升的势头。随着生产和就业继续扩大,价格上升, 整个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阶段,然后又开始经济的又一个循环。
3.中长周期。长度为15~2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 茨(Simon Kuznets)提出,一般认为,这种周期是由于建筑投资的 循环变动引起的,故也称其为“建筑周期"。
4.长周期。长度为45~60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 夫(Nikolai Kondratieff)提出,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对这 种长周期形成原因的解释有很多种,如人口的增加、地理上的新 发现、新资源的开发、战争等,但技术进步和革新可能是产生长 周期的主要原因。
世界
韩国
图4-7 其他主要经济体GDP增长率周期曲线图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泰国
香港
10
5

0
4
-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法国
1999
1999
澳大利亚
2000
2000
2001
2001
英国
2002
2002
-
GDP
图 4
6






增 长 率 周 期 曲 线 图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15 10
5 0 -5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