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差别化纤维-环评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差别化纤维-环评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甲字第2003号二○一○年五月一、项目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差别化纤维项目项目性质:扩建建设单位: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位于绍兴市袍江工业区越东路现有企业西侧,总用地面积72199m2。

项目东面为古纤道公司现有厂区;南面为望海路,隔路为一片农田;西面为一片农田;北面隔中心河为绍兴市金盛钢管有限公司、绍兴功兴印染公司。

距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西侧1100m处的三江村。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本次拟建项目具体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本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一览表(3)工程投资及预计产值:总投资4990万美元(33932万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39400万元、税后利润12656万元。

(4)生产制度及定员:聚酯装置和纺丝装置的年操作时间均为330天,日操作时间24小时,全年操作7920小时,新增劳动总定员1001人。

(5)建设内容:聚酯装置和纺涤纶长丝主要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装置,以及生化处理污水站、酯化反应废水汽提塔预处理装置、聚酯尾气热媒炉焚烧系统等环保工程装置。

(6)古纤道公司扩建规划: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顺应国内化纤行业产能向大企业集中、向市场集中、向民营企业集中的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已形成的生产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及良好的市场资源,在现有厂区西侧新征土地,分四期建设,最终形成年产60万吨差别化纤维的规模,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对现有生产品种进一步拓展,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产品。

本项目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年产10万吨差别化纤维。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降低综合能耗及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使公司成为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世界级生产企业。

(7)项目组成本次拟建项目的项目组成情况见表1-2。

表1-2 项目组成情况二、污染源强分析2.1工艺流程简述1、聚酯聚酯装置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乙二醇锑为催化剂,二氧化钛为消光剂,经酯化、预聚、终聚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体加工成聚酯切片。

2、纺丝高粘度熔体经由齿轮泵出料,经过滤器过滤后,由增压泵将熔体经熔体分配管道送至纺丝箱体,通过纺丝计量泵增压计量,经纺丝组件从喷丝板喷出,经过特殊的缓冷装置,然后进入骤冷区域,经侧吹风冷却凝固成纤。

从纺丝甬道下至拉伸-卷绕区域,在进行拉伸前,先上纺丝油剂,然后再进行预拉伸、一级拉伸、二级拉伸、热定型、松弛定型等拉伸工序,最后卷绕成筒。

卷绕丝筒经物理性能测试和外观鉴定,分级、包装、入库。

2.2污染源强分析拟建项目污染源强汇总见表2-1~表2-2。

表2-1 本项目污染源强汇总备注:“*”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为纳管量。

表2-2 扩建前后古纤道公司污染物排放变化比较清单备注:“*”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为排入环境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三、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1、保护目标(1)大气环境:厂址附近居民(2)地表水环境:厂区附近内河水质(3)声环境:厂址附近居民主要保护目标见表3-1,项目周围敏感点分布见附图1。

表3-1 项目周围主要保护对象2、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除PM10外,SO2、NO2小时监测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乙醛小时监测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

PM10超标原因为袍江工业区以工业企业为主,车流量较大,且开发建设的施工场地较多而导致空气中PM10超标。

(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拟建地附近的地表水已无法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标准。

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地下水无法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可知,各个监测点昼夜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限值,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项目土壤标准指数<1,均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

四、环境影响主要结论1、环境空气(1)根据委托监测结果,除PM10外,SO2、NO2小时监测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乙醛小时监测浓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

PM10超标原因为袍江工业区以工业企业为主,车流量较大,且开发建设的施工场地较多而导致空气中PM10超标。

(2)正常工况下,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SO2、乙醛、非甲烷总烃的地面小时、日均、年均贡献浓度较小,在叠加背景最大监测值后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

(3)结合新项目的建设,企业将新建热媒中心,现有企业的供热亦有新热媒中心供应,现有的老热媒中心将被拆除,则现有企业燃煤烟气污染物将被削减,SO2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

(4)非正常工况下,根据预测SO2和非甲烷总烃的对各敏感点的小时贡献浓度均有上升,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加大,因此必须要切实落实废气治理措施,保证去除效率,杜绝事故的发生。

(5)通过分析,本项目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6)通过对大气环境保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保护距离,但应设置2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

2、水环境影响简析(1)地表水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废水在水质、水量等方面都能与绍兴污水处理厂完好衔接,能够纳入绍兴污水处理厂,故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产生影响。

(2)地下水只要加强管理,做好防渗工作,对地下水影响也较小。

综合分析来看,本项目废水排放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均较小。

3、固废影响简析本项目固废产生处置情况见表4-1,由该表可见本项目固废均能得到有效处置。

聚酯线、纺丝线、切片线的废渣、废包装材料均为危险废物,项目建成后须委托给有资质的绍兴华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全妥善处理(处理协议见附件);纺丝线废丝、废油剂、热媒站煤渣和热媒站脱硫渣出售再利用;污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负责清运填埋。

此外,本项目危险固废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危险废物申报转移的“五联单”手续,并在贮运过程中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贮存、运输和监管的有关规定,因此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一般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

表4-1 本项目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评价表4、噪声本项目经采取本评价提出措施处理后对厂界的噪声贡献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限值要求。

厂界较大的贡献值在北、东、西厂界,分别为54.9dB、52.7dB、50.3dB。

由厂区平面布置图来看,由于需要预留较大的空间给余下的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噪声源强所在车间均布置在厂区的北部。

从现场勘查看,纺丝车间的噪声大,可参考现有厂区将高噪声设备设置在车间中心位置,在纺丝车间靠近西厂界和北厂界侧做好充分的隔声工作如设置隔声墙、产品堆放、走廊、办公室等。

该项目经采取本评价提出措施处理后对厂界外环境影响不大。

从拟建厂区的位置来看,本项目地处工业区,距敏感点较远。

因此,总体来讲本项目建设运行不会对周围声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五、对策措施1、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各污染防治措施清单如表5-1。

表5-1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2、环保投资环保投资合计1030万元。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3.4亿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3.0%。

六、总量控制及公众参与1、总量控制由总量分析可知,项目新增总量为:COD Cr7.14t/a、SO232.76 t/a;所需调剂总量为:COD Cr8.57t/a、SO239.4t/a。

根据绍兴市环境保护局出具的《关于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调剂意见》(见附件),项目新增总量:COD Cr将从绍兴飞亚印染有限公司中水回用项目削减量(COD Cr18.1t/a)内调剂平衡;SO2将从绍兴中成热电有限公司减排量(SO2696t/a)内调剂平衡。

综上可知,项目所需总量可在区域内调剂平衡。

2、公众参与被调查的个人中,大多数对本项目持支持态度,无人反对,被调查团体中,没有单位反对本项目建设。

项目的环保情况公示已在本项目报告书送审稿初步完成后进行,具体在东堰村、西堰村、嵩湾村、宋家溇、三江村、斗门镇政府作公示。

目前建设项目第一、第二次公示均已完成,公示期间均未收到群众反对意见。

七、环境可行性结论1、产业政策符合性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年产1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属于化学纤维制造业。

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纺织产业中“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生产”条款;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鼓励外商投资化学纤维制造业“差别化化学纤维及芳纶、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PPS)等高新技术化纤生产”条款。

另外,国家纺织工业局把“加大新型纤维的开发力度,加快多功能复合纤维、高仿真纤维、多功能化纤维等差别化纤维工艺、技术的研制”作为生产技术改造重点。

对照《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本项目不属于其中任何一项。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城市总体规划及功能区划符合性本项目位于绍兴袍江工业区内。

地表水环境属于Ⅲ类水质多功能区,区域环境空气属二类功能区,声环境属3类功能区,拟建厂址附近无特殊保护敏感点,村庄、工业区服务中心等敏感点相距生产装置较远,因此本项目从环境功能区来看是完全符合的。

本项目位于袍江工业区“四轴六区”中的环保型的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化纤、印染后整理产业园区,污水经厂区预处理后通过工业区污水管网接入绍兴污水处理厂,基本符合园区产业、用地规划及污水、供热等专项规划。

另外,根据绍兴市规划局出具的证明(见附件),本项目落户袍江工业区81号地块,符合工业区总体规划。

根据《绍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为袍江工业区生态工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602C01),属于重点准入区。

项目主要生产差别化纤维,主要应用于子午线轮胎、机械橡胶制品、蓬盖织物、涂层织物(广告灯箱布)、车用安全带、传送带等工业产品,是对传统纺织化纤行业的大力提升,属生态环境功能区产业准入要求的鼓励类;另外,项目工业废水排放强度为0.27吨/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为0.03千克/万元工业增加值,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环保准入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