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报

级配碎石试验段总结报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全面展开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我标段在K83+320~K8 3+520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长200米,填筑级配碎石253m3。

根据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我部成功完成了该段试验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大面积的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提供了依据。

施工总结如下:
一、在本标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驻地监理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在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整体施工,并获得了宝贵的级配碎石底基层铺筑试验数据。

二、试验目的
1、确定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
2、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
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
4、标高、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5、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1、参加施工的主要人员如下:
2、投入的机械设备见下表:
四、施工过程
1、料源
(1)级配料采用K88+600第二备料场拌合的级配碎石。

(2)施工时,使用4辆自卸汽车从拌合场运输混合料至施工现场,保证不间断供料。

2、铺筑前的准备
(1)铺筑前,对路床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2)用全站仪准确测设路床每20m的中桩、边桩位置;用水准仪测出填铺厚度控制桩的标高(松铺系数初步定为1.25)。

3、铺筑混合料
(1)自卸汽车每车装料10m3,设计厚度15cm,按松铺厚度20㎝计算,则每车卸料面积为66.6m2。

在7.5m×9m洒灰线方格范围内,由专人指挥车辆按网格卸土。

(2)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铺筑。

4、标高及平整度的控制
(1)摊铺混合料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并配合人工修补。

(2)根据松铺厚度标记的中桩、边桩高度,重新对填料顶标高进行复核。

5、碾压及压实度控制
(1)铺筑的混合料最佳含水量为6.2%,最大干密度2.32g/cm3,经检测含水量在7.8%时开始碾压。

(2)碾压时,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一遍,然后再振压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止。

碾压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由两侧至中间、轮迹重叠1/2、最大速度不超过3km/h,碾压时应确保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3)碾压开始后,试验工程师在碾压第二遍过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压实度,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路面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4)根据现场检测记录,碾压三遍后,经检测压实度全部合格。

6、标高、横坡检测
(1)压实合格后重新对填料顶的标高和平整度进行检测,计算横坡度。

(2)根据填筑前后高程差计算压实厚度,推算松铺系数。

五、数据总结
1、铺筑前路床顶面压实检测记录(现场原始检测见附件)
2、压实度检测记录(现场原始检测见附件)
由于混合料的各类料组成较合理,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第三遍压实后压实度全部达到要求。

3、松铺系数
由以上数据得出松铺系数为1.25。

4、含水量控制:含水量应控制在7.8%左右即不大于最佳含水量2%时开始碾压效果最好。

5、完工后各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通过本试验段的施工和总结,我部认为可以用此方案指导全标段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