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的若干问题与探讨
摘要:在国情普查中地理国情普查是一个非常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促进国家发
展过程中对国土开发的优化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而在地理国情普清中,地理国
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项目,它的工序质量的高低会对
数据库以及统计分析的质量情况造成直接影响。
因此,本文将对有关地理国情普
查内业编辑与整理的若干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
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问题探讨
在我国基本国情中,地理国情可以对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潜在关系以
及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的揭示。
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在地理空间上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以及资源配置等进行合理布局与优化。
而作为地理国情中一项重要工作
的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可以为其整个工序提供有效、科学的数据支持,
促进其工作效率提高。
一、有关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的简单概述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
整理包括很多具体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编辑以
及数据拼接等。
在地理国情普查中,其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工序,其工作顺序排在数据入库以及统计分析之前和数据采集以及外业调查之后,其在
整体的工作流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
此工作的具体工艺流程是在外业
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来进行确认的,然后再以专业资料作为辅助工具,与数字正射
影像和专业数据资源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地表类型、边界以及要素属性等方面对
通过内业所采集到的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以及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进行编辑、修改或
是接边等方面的处理。
有关专家曾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和情况,例如,在
遥感影像中,怎样才能使所拍摄到的影像更能符合编辑整理工作的要求;在外业
调查阶段,怎样才能使外业人员所收集补充的专业资料得到有效合理的分析;怎
样才能处理好编辑整理工作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下面,本文将在实际生产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遥感影像在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工序
的地理要素以及地表覆盖数据中,正射影像能够为其提供空间定位基础,同时也
是其进行解译工作的主要依据。
影像质量的好坏可以对地理国情的信息定位和解
译工作造成直接性的影响作用。
遥感影像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具体包括其
自身的时相、气候、入射角度以及传感器自身原因等,因此现阶段所使用的影像
有时会出现画面模糊、色彩或是明暗失真等现象。
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需要对
影像显示质量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对影像显示的亮度、对比度以及拉伸方式等属
性进行调整。
而在诸如WV2 以及QB 等影像中,可以利用兼具较高的光谱分辨率以及空间
的影像对其采集精度进行提高,而多光谱影像中的全色锐化则是一种较为常用且
效果较好的方法。
以ArcGIS 平台为根据,全色锐化图像进行创建的融合方法具体
可以分为四种,包括Brovey、IHS、ESRI 全色锐化以及简单均值四种变换方法,这四种方法均可以兼顾色彩保持和利用不同模型对空间分辨率进行提高两方面,还
可以通过调整某些模型使其自身的每个波段都能够产生不同权重,并在权重添加
的过程中对红外组件进行启用,进而对输出颜色的影像显示效果进行调整和改善。
在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过程中,分景正射影像的使用范围应该限制
在影像镶嵌线以内,若是超出这个限制,则会出现与相邻影像接边精度无法适应
的现象。
绿色植被所具有的辐射量差异会在近红外波段位置产生较强的敏感,在
近红外波段位置进行水体红外线吸收的辐射量是最低的,这些特点都说明在编辑
与整理地表覆盖数据时,可以采用近红外波段来进行辅助解译,使其自身所具有
的特点和作用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对外业调查成果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外业调查成果主要包括元数据、
外业调查数据、原始轨迹数据以及外业调查数据统计表等,其中外业调查数据主
要包括数字或是纸质调查信息中的扫描和补测数据。
外业调查成果可以为编辑和
修改地理国情普查的地图数据类型、属性以及边界等信息提供具体的依据。
在外
业调查成果中,通过其技术总结以及元数据,可以对外业调查工作的方法、技术
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进行记录,内业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外业
调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为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加强内业与外业工作的沟通与交流。
在外业调查工作中,需要对国土、民政、水利以及交通等专业的相关资料进
行补充收集,这些资料为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在相关要素属性的补
充修改和空间定位方面提供了一定参考。
通过对这些专业相关资料的利用可以及
时更新普查要素,通过分析对现势性、可靠性以及权威性良好的数据进行优先选择,然后再利用诸如坐标系以及数据格式转换的必要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使其能
够与项目要求相符合。
外业调查工作所拍摄的遥感影像解译的样本有很多种,其具体包括遥感解译
影像及其自身属性信息,以及样本地面照片及其自身属性信息。
这两者之间是一
种对照关系,对以这两者为主的解译样本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正确认识遥感影
像解译者的创建。
在对遥感解译样本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位于测区内的所有遥感解译样本所具有的客观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利用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对测区内的自然地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以此来对
不在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内的地类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另外,对遥感影像
解译样本中的信息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分析,除了要对主体内容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对其它的辅助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四、对各要素之间的相关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对于地理国情普查中的信息数
据间的空间关系应该进行现实世界状态的最大限度保持。
对每一个层级的要素进
行整合之后,其都应该处于一个协调一致的状态,在同时表达地理国情要素和地
表覆盖分类数据时,应该根据其不同的表达方式、选取指标以及要求等,对地理
对象之间空间和属性逻辑关系的正确性进行特别的注意。
例如在道路中心线方面,通常情况下,其是应该在相应的路面范围上穿过;在堤坝要素中心线方面,其是
应该在堤坝地表覆盖范围内穿过。
每个地理对象之间都具有多种空间约束关系,
可以将其当成一种空间数据中的拓扑关系,使其成为数据质量的保证基础,对地
理国情普查的统计分析能力进行提高,并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的质量优化方面
提供重要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与常规的测绘任务相比较,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
作任务,在工作方法和技术指标方面,两者之间存有非常大的差异,在地理国情
普查工作中,其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将
此工作做好可以为其自身的顺利进行和统计分析精度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保证和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本文中,通过对遥感影像的使用、外业调查成
果的挖掘及其自身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探讨,总结了一些有关于地理国情普查
内业编辑与整理工作的经验,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1]杨辉,乔伟,侯翔.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测绘工
程,2014(08).[2]武华松,杨明.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产品质量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浅见[J].现代测绘,2014(02).[3]张训虎.规划监督测量质量检查关键点分析[J].北京测
绘,2014(03).[4]黄霞,张静舒,何勇.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技术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