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区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万仞(rèn)冀州(jì)B . 荷担(hè)箕畚(qí)C . 朔东(shuò)雍南(yōng)D . 河曲(qū)魁父(kuí)2. (2分)(2020·滨州)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
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
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
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
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 . 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 . 第②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 . 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 . 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3. (2分)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母亲和妹妹都会唱家乡的山歌。
母亲的山歌____,妹妹的山歌____;母亲的山歌是山洞里流出的一泓清泉,所以水一样的____;妹妹的山歌是云端里飞来的一只云雀,所以云一样的____。
母亲和妹妹的山歌,都来自生活、大地和心灵,所以格外生动和动听。
以至于,母亲和妹妹的山歌停了,那声音还萦绕在梁上,飘荡在天上,真正的天籁之间。
A . 高亢清丽低回圆润飘逸干净温厚酽醇B . 飘逸干净温厚酽醇低回圆润高亢清丽C . 低回圆润高亢清丽温厚酽醇飘逸干净D . 温厚酽醇飘逸干净高亢清丽低回圆润4. (2分) (2017九上·合肥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 . 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 . 看了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 . 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5. (2分) (2017七上·惠民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满族作家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C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学思结合的道理,它出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宋代把《论语》《春秋》《尚书》《孟子》合称为“四书”。
6. (2分)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适时跳起来把虫子吃掉。
②说到青蛙捉虫的本领,首先是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
③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的突然向外一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
④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
⑤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
⑥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尖是向里伸向咽喉的。
⑦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几乎看不见。
A . ①⑦④⑤⑥③②B . ②⑤⑥⑦③①④C . ②①⑦④⑥⑤③D . ⑤⑥③⑦①④②二、书写 (共1题;共4分)7. (4分) (2017七下·浦口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liăn nì殷红恣情收________________味三、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7八上·和县期中)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不为瓦全。
(2)芳林新叶催陈叶,________。
(3)莫说相公痴,________。
(4) ________,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5)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
杜甫《望岳》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9. (15分)(2016七上·南宁期中) 观看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2)写一条宣传标语,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3)请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3题。
望夫石王建望夫处,江悠悠。
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 . “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 . “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 . “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11. (19分) (2017八上·麻城期中)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划线的实词。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属引凄异________③二人对酌________ ④越钱塘,绝长江________(2)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 . 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B . 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D . 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________?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2. (25分) (2020八上·瑶海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不久,一场“跨时空协奏”上演:馆藏战国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与馆藏唐代“天风海涛”古琴的山东省博物馆联动,利用低时延、高可靠的5G网络,用两部5G手机同时直播,使相隔千里的编钟与古琴共同演奏古乐曲,钟声、琴音几乎完美同步,身处异地的艺术家们仿佛同台演出…同4G相比,5G传输速率提高了10至100倍,峰值速率达到10Gbps(吉比特每秒),时延由4G的20-90毫秒缩短到1毫秒,能够实现每平方公里100万移动通信设备的海量连接,是4G的500倍,而且可靠性高。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的生产生活。
在北京2019世界5G大会的展览现场,远程驾驶、4K高清同步课堂、网联无人机等全新应用亮相,延伸着人们关于未来数字世界的想象空间。
5G技术最终将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5G发展不是一项技术的单打独斗,它只有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才能发挥技术的“乘数效应,一起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孵化新的应用,催生新的业态。
目前,我国拥有最完善的终端产业链与全球领先的5G技术,具备了建设全球最好5G的条件。
但5G安全面临的挑战同样存在。
随着新的服务模式、交付模式不断出现,网络和终端之间有可能产生更多的隐私泄露渠道,需从更加系统的层面来提供体系化的防御解决方案。
“未来,很多商业场景都与5G相连接,安全将成为5G发展中一个亟须关注的重要课题,没有5G的安全,就很难有5G产业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尝试用“云”来解决传统线下场景存在的难题。
只要到云服务平台注册一个账号,企业和个人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IT资源和技术能力,既降低成本,又满足高效率的业务需求。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和技术能力的共享。
在传统模式中,个人开发者和企业需要购买自己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还需要运营和维护。
有了云计算,用户可以不用去关心机房建设、机器运行维护、数据库等IT资源建设,而可以结合自身需要,灵活地获得对应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目前广泛应用在互联网、金融、零售、政务、医疗、教育、文旅、出行、工业、能源等各个行业。
云服务可以按需提供弹性的IT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配IT资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应用需求。
比如,铁路12306系统就使用阿里云平台支撑春运等购票峰值的IT需求,保障系统在高峰期的稳定运行。
专家表示,融合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例如,物联网产生海量数据,5G用来传输和交换,而数据存储与计算需要云平台作为承载,人工智能也需要云平台提供算力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