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1概述课件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01概述课件
本科专业规范,2009)
✓ 药品是人类战胜疾病、维护健康的特殊商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 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 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 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 品和诊断药品等。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药界一直在兼并 之中,但兼并的形式和目的各有不同。20世 纪80年代后期的两个重大兼并,一是史克公 司和比切姆公司的兼并,二是布迈公司和施 贵宝公司的兼并。后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兼并项目,耗资126亿美元。
法玛西亚公司和普强公司的兼并, 组成 法玛西亚普强公司。1996年的瑞士汽巴 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合并成诺华公司, 耗资600多亿美元。2000年最大的兼并 案是辉瑞收购了华纳-兰伯特后组成新 辉瑞,并购金额达850亿美元。
欢迎各位同学走进为人类健康服务的
——制药工程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导论
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李先文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设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 (1998年颁布) ✓ 0811 化工与制药类 0811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081102 制药工程
与制药工程相关的专业
✓ 1008 100801 药学 100802 100803
➢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药
物制剂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药物生产工艺,药厂车间设计,具有 工程运算和设计能力;
3、具有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等企业、研 究院所、经营管理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 发及经营管理工作的能力;
4、熟悉制药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和 法规;
✓ (二) 培养要求:
➢ 在较熟练和全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主要学习制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药物化学、生物化 学、药理学、制药工艺学等专业理论知识, 并接受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 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具有对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的 研制与开发的能力。
另外葛兰素-威康与史克合并成葛兰素 史克公司,并购金额达760亿美元。20 世纪90年代后,制药企业兼并浪潮的爆 发,使世界前10位的制药企业市场占有 率的大幅提升,目前已达到50%左右, 这比某些专家预计的2010年的期限,惊 人地提前了将近10年。
为此英国每天投资超过800万英镑,然 而,研究过程中的化合物失败率仍相当 高,所以尽管科学上取得巨大进步,新 药寻找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许多 化合物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它的副作用问 题。
据统计,世界前50家制药企业的研发预 算达到555亿美元,研发中的新药超过 1000个。如美国辉瑞公司的开发费用高 达47亿美元。
据统计,世界前50家制药企业的研发预 算达到555亿美元,研发中的新药超过 1000个。如美国辉瑞公司的开发费用高 达47亿美元。
ABPI(英国制药行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提到,英 国现时有561个药物处在不同的开发阶段,涉 及47家公司。这个结果显示,它比4年前即上 一个报告(1998年)时增加了200个。其中343 个化合物是在英国本土开发的,余下是在其它 地方。
✓ (三)科技发展是医药行业快速成长的 强大动力
人们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了很多 以前没有的疾病,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 科研,目前的技术革命可能使有效的药 物数量增长几倍甚至几十倍。
✓ (四)医药行业集中度较低,兼并重组 势头强劲
医药行业原是一个集中度较低的行业, 集中化的趋势在近几年来表现非常明显。
5、了解制药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 新发展动态;
6、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查阅文献的 能力,具备熟悉阅读专业书刊和查阅相关专业 文献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三) 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
➢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化学工程
➢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物 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 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药厂设备 与车间设计)等。
✓ 课程体系 ➢ 学科基础课: 必选课: 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生物化学、仪器分析与波谱解析、药理学、药 物分析等。
选修课(药物合成方向): 药物合成、药物合成设计、制药过程
安全与环保、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选修课(药物制剂方向): 中药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
五、全球医药行业六大特征✓ຫໍສະໝຸດ (一)用于新药的研究开发费用相当大
医药行业的研究费用占整 个销售额的比率比其 他行业都要高。但是,在不同的医药企业,研 究费 用占整个销售额的比率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一般在10%~20%之间。现 在开发一种新药所 需的费用一般在5亿美元左右。从开始开发一个 药物 到最后临床研究结束,一般需花10年~15 年。
由于药品是属于高科技领域,因此世界各国对 市场的竞争体现在高科技的投入上。据统计 1981年全世界对新药研究与开发(R&D)投入 为52亿美元,至1996年已达到450亿美元, 1997年仅化学药投入就达到385亿美元。
虽然新药研究开发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每年上 市的新的一类新药却逐年减少:60年代初期每 年上市的约100个,1996年仅40个,因此平 均每一个新药的成本亦大幅度增加,1981年 R&D费用为52亿美元,上市 50个,平均每个 为1.0亿美元,到1996 年R&D费用为450亿 美元,上市为40个,平均每个为11.25亿美元, 当然R&D的投入亦包括其他各类新药开发所 需费用。
2008年中国医药百强企业排名。 2007年中国医药百强企业排名。 2006年中国医药百强企业排名。
从企业规模来看,2008年进入百强榜的企业 规模底线已超过8.9亿元,同比2007年第100 位企业规模增长了36.92%。2008年,跻身 50强的企业的规模须超过17亿元,跻身20强 须超过33亿元,跻身10强须超过42亿元。从 销售收入规模来看,2008年百强企业的销售 收入规模多集中于10亿~20亿元,共有53家, 比2007年多了11家;20亿~50亿元规模的企 业有30家,比2007年多了9家。
✓ 0818 生物工程类 080801 生物工程
✓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 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 (chemistry)、药学(pharmacy)和工 程学(engineering)交叉的工科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教指委:高等学校理工科
2008年全国医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8666.8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 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分别完成工 业总产值1853.9和2336亿元;中成药 和中药饮片加工分别完成1779.4和 410.4亿元;生物生化药品完成768.7 亿元。
2008年,制药工业百强整体规模有了明显提 升,合计销售收入为2469.37亿元,同比增长 26.37%,比2007年20.25%的增长率提高了 6.12个百分点。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 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 行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 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 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 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从全球企业排行榜(2007年)可知,在 全球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医药行业 企业共入围18家。
2008年全球药品市场销售收入增长 4.8%,为7731亿美元。2008年制药巨 头十强榜入围企业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2007、2008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 2006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名。
选修课(公共部分,选3-4门):
生药学、中药制剂分析、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药事管理学与新药研 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化工制图、 专业英语。
➢ 实验、实践环节:
金工实习B、电工电子实习B、生产实习、毕 业实习;化工基础强化训练、制药技能拓展训 练;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 学等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仿真上机实践、 化工原理实验、制药工程基础实验、制药工程 专业综合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制药工程 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 国内医药工业 中国的医药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
1998年医药工业产值已达1600亿人民币,每 年以20%的速度增长。2000~2005年年均递 增19.2%;到2005年全国医药工业实现现价总 产值4508亿元。 2006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5100亿元。 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6679亿元。
✓ (二)新药的开发对医药企业影响巨大
新药的开发对医药企业的 影响非常大, 一种轰动性的药物会急剧改变一家公司的 前景。例如,瑞典的阿斯特拉公司在20 世纪80年代的时候规模不大,后来开发 了治疗胃溃疡的新药LOSEC(奥美拉 唑)。
该药20世纪80年代末投 入市场后使阿斯 特拉公司的销售额不断上涨。仅由于这 种药品,这家中 型的瑞典公司在10年内 就在世界医药企业中排名上升为第10位, 现在该 药销售占集团整个销售额的47%, 占其利润的80%。
但我国的制药企业从总体上看数量多 (6300余家,从2004年7月起因GMP 未通过的近2000家制药企业将停止生 产),水平低,缺乏规模化生产和自主 创新能力,另外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运行,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缺 乏市场经济和国际规范方面的经验。
我国自主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 新药至今只有65个品种,仅占我国批准新 药总数的2.6%,仿制品种达95%以上。近 年来我国批准的一类新药中有近70%是由 三资企业完成的。青蒿素是为数不多的我 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一类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