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案4-4销售过程的核算第 11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1、组织教学:(1分钟)1、师生互相问好2、考勤。
步骤2、回忆上次课的内容,学生回答问题(12分钟)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是生产的准备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物资,用来满足生产的需要。
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第二个阶段,即产品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对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出产品;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说就是生产的耗费过程,包括直接材料费、支付给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企业生产车间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
通过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产品成本。
所以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便成了生产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提问学生,并请学生回答:在生产过程中,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期间费用包含哪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为进行核算主要设置了哪些账户?工资及福利费核算时分别设置了哪些账户?账户性质属于哪一类?步骤3:知识讲授:知识讲授:销售阶段的业务核算(35分钟)由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复杂,经济活动比较频繁,其会计业务具有代表性。
因此,本章复式记账的运用主要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为例来说明。
我们在前面的几个单元中陆续学习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而今天要学习的销售过程是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第三个阶段,也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引言]: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出售产品,按照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收取价款,形成销售收入,使产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从而完成资金的一次循环。
企业的各项支出也从中得到补偿,使再生产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
一、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我们在第一章就学习了一个原则,叫收入费用配比原则,请大家再回忆一下其主要内容,通俗地讲,“要有所得,就得要有所失”,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所得”就是确认和反映销售收入,“所失”就是计算和交纳增值税及消费税等税金,计算并结转销售成本,核算归集营业费用等。
下面我们来学习两个同学们较为陌生的概念。
1、问学生:何时确认销售收入?如12月20日,销售产品56000元并且已发出,其中36000元已收到现款,存入银行;另有2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是12月20日就确认56000元的销售收入呢,还是只确认36000元的销售收入等将来再确认20000元的销售收入呢?提示并回答学生:回忆第一章学过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我们都能回答应该是12月20日就确认56000元的销售收入。
其实,何时确认销售收入或者该不该确认销售收入在实际工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复杂的问题,它既关系到纳税的时间,又关系到经营成果的计算。
确认销售收入一般以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为标志。
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本书为简化起见,均假设以产品发出时间作为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
2、问学生:你们了解消费税吗?回答学生:消费税就是对烟、酒、化妆品、汽油等少数应税消费品征收的税金,是一种价内税。
比如你去买一瓶酒,价格是44元,如果消费税税率是10%,假设酒不含消费税的价格是X元,那么消费税是10%X ,得出 X+10%X=44 ,即X=44/(1+10%)=40。
消费税的计算方法有定率计征和定额计征两种方法,公式如下:(1)本期应交消费税=本期应税销售额×税率注意:本期应税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2)本期应交消费税=本期应税销售量×税额二、销售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同学们刚打开会计之门,对于学习账户结构往往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这些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死记硬背。
借方不一定表示增加,贷方不一定表示减少,因为每种会计要素的性质是不一样的,而“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
资产和费用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下面我们逐个学习销售过程中常用的账户: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收入类账户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所以当企业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实现收入时应该记入本账户的贷方,表示收入增加。
贷方还应该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金额一般情况下按“主营业务收入”乘以17%,这个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在这里运用得较多。
那么借方是什么科目呢?如果现销,借“银行存款”,表示收到钱;如果赊销,借“应收账款—某某公司”,表示应该收而尚未受到的钱。
期末,应将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自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这一步我们将在第五节重点学习,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结转后本账户期末无余额!“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结构可用丁字账户列示如下:借方主营业务收入贷方期末无余额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有所得必有所失,当我们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时候,必然伴随着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成本费用类账户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所以会计分录应该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同样,期末应将本账户借方发生额自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期末本账户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结构可用丁字账户列示如下:借方主营业务成本贷方期末无余额3、“应交税金”账户应交税金表示应该交而尚未交的税金,是企业的一笔负债,那么负债类账户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1)企业按税法规定计算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资源税时,负债增加: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税(2)企业实际交纳各种税金时,负债减少:借:应交税金——应交××税贷:银行存款注意:应交税金要写明细科目!“应交税金”账户的结构可用丁字账户列示如下:借方应交税金贷方实际交纳的各种税金应交纳的各种税金余额:未交纳的税金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刚刚我们讲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时伴随着“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小常识),其实,还伴随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用来核算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资源税等,大家在理解本账户结构时可以同“主营业务成本”,先记入本账户借方,表示本期应由主营业务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再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期末无余额。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结构可用丁字账户列示如下:借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方本期应由主营业务负担的各种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数额税金及附加期末无余额注意:增值税是按企业增值额征收的一种价外税,销售收入中不包括增值税,因此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5、“营业费用”账户企业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时,除了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还会发生各种费用,如送货运杂费、包装费、广告费和展览费等,都记入“营业费用”账户,该账户结构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发生时记入借方,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营业费用”账户的结构可用丁字账户列示如下:借方营业费用贷方期末无余额6、“应收账款”账户由于信用的存在和竞争的激烈,使得我们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时,往往并没有当时就收到钱,所以“应收账款”表示应该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是一种债权,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该账户应按购货单位设置明细账。
(1)赊销时:借:应收账款——××单位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到账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单位“应收账款”账户的结构可用丁字账户列示如下:借方应收账款贷方发生的应收账款实际收回的应收账款余额: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步骤八、讲练结合: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35分钟)三、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大家仔细阅读题目,我们通过逐一分析,来看看每笔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是怎样做的。
例(20)分析:1、主营业务收入=300×1500=450000,收入增加记入贷方;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50000×17%=76500,负债增加记入贷方;3、银行存款=450000+76500=526500,资产增加记入借方。
借:银行存款 52650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45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6500例(21)分析:1、广告费用属于营业费用=4500,费用增加记入借方;2、银行存款=4500,资产减少记入贷方。
借:营业费用 4500贷:银行存款 4500例(22)分析: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例(20)分析,但是款项尚未收到,所以是应收账款增加,即借方是应收账款,而不是银行存款;2、消费税=主营业务收入×消费税率=400000×10%=40000一方面,导致成本费用增加,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方另一方面,导致负债增加,记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贷方借:应收账款——华联公司 468000贷: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4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40000例(23)分析:1、产品销售展览费属于营业费用=500,费用增加记入借方;2、银行存款=500,资产减少记入贷方。
借:营业费用 500贷:银行存款 500例(24)分析:1、银行存款=468000,资产增加记入借方;2、收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减少,资产减少记入贷方。
借:银行存款 468000贷:应收账款——华联公司 468000例(25)分析:1、交纳增值税、消费税是偿还负债,负债减少记入借方,其中应交增值税66368,应交消费税40000,明细科目要写明。
2、用银行存款交纳,银行存款减少,资产减少记入贷方。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66368——应交消费税 40000贷:银行存款 106368例(26)分析:1、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其中A产品=300×1025=307500,B产品=400×600=240000注意明细科目要写明,成本费用增加记入借方;2、产品销售出去了,库存商品就减少,资产减少记入贷方,明细科目及金额同借方。
借:主营业务成—A产品 307500—B产品 240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 307500—B产品 240000说明:可以把“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放在一起作个比较,初学《会计学原理》,因为简化核算,这三个账户的金额往往是一致的,只是出现的时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