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
群体生活的动物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教材及生活经
验说出群体生活的
动物。
观察蜜蜂群体成员
挂图,思考教师提
出的问题,分析解
答。
培养观察能力、分
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蜜蜂的社会行
为并在阅读教材的
基础上,讨论总结
从人类群体生活形
成了人类社会,成
员很多行为具有社
会性,引出动物的
社会行为的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哪
些动物是群体生活
的?
出示蜜蜂群体成员
挂图,引导观察:
1、个体的大小、工
作、地位是否相
同?
2、个体的行为是否
只为自己服务?这
种利他行为是什么
行为?
提出问题:社会行
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有的群体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
首领的特权。
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作、社会行为的特征。
观察白蚁群体成员
的分工图片。
根据
阅读作连线题。
进
一步理解社会行为
的特征。
观察“拴羊而牧”的
图片,从生物学的
角度说出存在的问
题。
“羊群有等级,
控制头羊即可控制
羊群”
观察图片,说出首
领。
回答划分的依据。
思考回答。
阅读教材,回答问
题。
联系原有知识举
例。
为有哪些征?参与
讨论、指导阅读。
引导观察、分析。
小黑板出示连线
题。
出示漫画家丰子恺
给友人的“拴羊而
牧”漫画,引导观
察,利用本节知识
说出画中存在的问
题?
出示狒狒群体生活
图片。
.为什么你说他是
首领?
首领有何特权?
人类用动作、语言
文字通过电话、网
声音、气味。
小结:
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
布置探究:蚂蚁的通讯。
分组讨论总结
明确探究问题。
络交流信息。
而动
物为很好的合作怎
样交流信息呢?
提示:什么样的动
物群体生活?
提示:认真阅读教
材,分工合作。
在
树林、土壤高燥的
地方可找到蚂蚁。
组织教学
探究蚂蚁的通讯
表达交流:明确目标
阅读回答
各小组成员分别说
出本组探究的情
况:
1、探究的问题:
2、作出的假设:
3、计划的制定与实
施:
4、遇到的问题:
检查各小组探究情
况
什么叫通讯?
上节课我们布置了
蚂蚁通讯的课后探
究,下面请各小组
成员分别说出本组
探究的情况,要求
毎人说一项,最后
组长总结。
拓展探究:
了解动物行为习惯的意义。
小结:5、得出的结论:
通过探究产生疑
问。
引起兴趣,课后进
一步探究。
阅读教材41页,回
答问题。
认识到群体合作的
意义,增强集体主
义精神。
组织分析讨论探究
中遇到的问题。
教者引导,产生新
的探究问题。
如:
蚂蚁更喜欢吃什
么?等。
指导阅读,提出问
题。
对同学们在活动中
的优秀表现给以鼓
励评价。
结合本节内容对学
生进行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