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复习题

3.关于奥美拉唑,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 口服后在胃内转化为有活性的次磺酰衍生物 B. 抑制基础胃酸与最大胃酸分泌 C. 其硫原子与H+-K+-ATP酶上的巯基结合,抑制 H+泵功能 D. 服药4~6周,胃溃疡愈合率达97%
E. 对H2受体阻断药无效的消化性溃疡疗效差
复习题

4.不能与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同用的药物是 A. 硫糖铝 B. 奥美拉唑 C. 西米替丁 D. 哌仑西平 E. 米索前列醇
抑制基础胃酸分泌;
促进黏液和HCO3-分泌;
促进受损上皮细胞重建和增殖。
临床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预防复发。
引起子宫收缩 妊娠期禁用
三.胃黏膜保护药
硫糖铝 促进粘膜合成前列腺素E2 增强生长因子的作用 重要 抑制Hp的繁殖
应用注意: ① 在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不宜与碱性药合用; ② 与布洛芬、吲哚美辛、氨茶碱、四环素、地高辛 合用,能降低上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幽门螺杆菌
90%十二指肠溃疡和80%胃溃疡
治疗
抗菌药: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抗溃疡药: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
伴有Hp感染的溃疡治疗
三联疗法
一种PPI,加下列中的两种:阿莫西林,克 拉霉素,甲硝唑
四联疗法
一种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
第二节
止吐药与增强胃肠动力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苯海拉明 茶苯海明(乘晕宁) 异丙嗪(冬眠合剂组成之一) (二)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东莨菪碱
抑制胃酸分泌药作用部位
(一) H2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阻断壁细胞上的H2受体。 【特点】: 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而持久,疗程短, 溃疡愈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代表药物
西咪替丁→作用持久,肝药酶抑制剂。 雷尼替丁→抗酸为西咪替丁的4~10倍, 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弱。抗雄性激素 法莫替丁:抗酸为西咪替丁的40~50倍, 不抑制肝药酶,无抗雄激素作用
黏液
黏 膜
PG
有通道膜 的壁细胞
黏液层的保护作用
一、抗酸药
药理作用 弱碱性物质,直接中和胃酸 升高pH;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常用的药物 氢氧化镁 三硅酸镁 氢氧化铝(作用慢而持久,有收敛作用) 碳酸氢钠
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
维生素U: 促进胃黏膜再生 颠茄提取物:抑制腺体分泌,
解除平滑肌痉挛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5.多潘立酮发挥胃动力作用的机制是 A 激动中枢多巴胺受体 B 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C 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 D 激动外周多巴胺受体 E 阻断外周M受体

抗幽门螺杆菌药
质子泵抑制剂 (PPI)
重中之重
消化性溃疡
发病机制
失衡
防御因子 黏液分泌 碳酸氢盐缓冲 上皮细胞再生 局部血液循环 前列腺素
攻击因子 胃酸过多 幽门螺旋杆菌 胃蛋白酶原 遗传、吸烟、药物
胃腔 ClpH2 NaCl H2O+CO2 黏液层 NaHCO3pH7 胃蛋白酶 H+ H+ 胃液 Cl- 胃蛋白酶
【分类】:
H2-R阻断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M-R阻断药:哌仑西平 胃泌素-R阻断药:丙谷胺 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
胃酸形成的最后环节
胆碱
哌仑西平 西咪替丁 丙谷胺 MR H 2R GR
Ach
组胺
壁细胞
Hist
促胃泌素
Gast
K+ 奥 美 H+-K+-ATP酶 拉 唑 H+
(三)多巴胺受体阻断药
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药理作用】: CNS 阻断多巴胺受体,高剂量阻断5-HT3 受体;
胃肠道:促进运动,加速胃排空和肠内容物运动。
【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症状。
【临床应用】慢性消化不良,放疗、化疗的止吐药。
多潘立酮 (吗丁啉)

【药理作用】作用于外周,阻断胃肠的多巴胺D2受体,加强 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 【临床应用】慢性消化不良,放疗、化疗导致的呕吐有效。
三.胃黏膜保护药
枸橼酸铋钾
吸附胃蛋白酶,抑制其活性; 增加黏液和HCO3-
盐分泌,在溃疡面上形成
保护膜;
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Hale Waihona Puke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1982年,澳洲学者马歇尔和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并
证明该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
人也因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阻断胃壁细胞上的M3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阻断M1、M2受体,明显缓解症状,用于胃、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四)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
【药理作用】
①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竞争受体→抑制 胃酸分泌 ②促进黏液合成,增强胃黏膜的黏液-HCO3盐屏障。
三.胃黏膜保护药
米索前列醇
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
第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主要内容
1 2
3 4
助消化性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 止吐药及促胃动力药 泻药和止泻药
第一节
碱性破坏 与酸同服
助消化药
酸性破坏 肠溶制剂
胃蛋白酶和胰酶:消化不良 乳酶生:小儿消化不良
第二节
抗酸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
重点 H2-R阻断药
抑制胃酸分泌药 黏膜保护药
M-R阻断药
胃泌素-R阻断药

(四) 5-HT3 受体阻断药
昂丹司琼 【作用机制】竞争性拮抗CNS和胃肠道5-HT3受体; 【临床应用】抑制放疗或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甲氧氯普胺。
(五) 增强胃肠动力药

临床常用

西沙比利→莫沙必利 【药理作用】5-HT4 受体激动药。增加胃肠运动。 【临床应用】用于胃轻瘫和胃肠反流性疾病。
(二)H+-K+-ATP酶抑制剂(PPI)
与H+-K+-ATP酶结合→酶 失活→ H+分泌减少
细胞 外液
K+
胞质
代表药物
上市时间 开发商 化学名 商品名
1988
1991 1994
瑞典阿斯利康
日本武田 德国BYK
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泮托拉唑
洛赛克
达克普隆 泰美尼克
1999 2000
日本卫材 瑞典阿斯利康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波利特 耐信
奥美拉唑
【体内过程】:
在酸性环境中快速灭活,常用肠溶胶囊
【药理作用】:
①抑制胃酸分泌→不可逆地抑制H+-K+-ATP酶 ②促进溃疡愈合→增加粘膜血流量 ③抗幽门螺杆菌
【临床应用】:
反流性食道炎;消化道溃疡;HP感染;卓-艾综合症
(三) M受体阻断药:
哌仑西平
【作用机制】
第四节 泻药
(一)刺激性泻药 酚酞:刺激结肠蠕动
1997年,美国FDA宣布含酚酞的非处方药不是“安全和 有效”的,这是由于在动物实验中酚酞有致癌作用。
(二)渗透性泻药 硫酸镁,乳果糖,甘油:
镁钙 作用特点:肠道不吸收,增加肠道容积。 拮抗
复习题

1.对粘膜及溃疡面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抗酸药物是 A. 氢氧化铝 B. 碳酸钙 C. 三硅酸镁 D. 氢氧化镁 E. 碳酸氢钠 2.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是 A. 阻断H1受体 B. 阻断H2受体 C. 阻断M胆碱受体 D. 中和胃酸 E. 保护胃粘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