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之延伸——《论语之君子篇》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之延伸——《论语之君子篇》

《论语》之《君子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有关君子的言论,流畅诵读并能背诵和唱出《君子篇》。

2 让学生能理解并判断君子的言行,并联系生活实际讲有关君子的故事。

3 培养学生君子行为,养成君子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君子言行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讲君子故事。

2)诵唱《君子篇》。

布置预习
1)根据自己对君子言行的理解画出图画,并组织故事,也可以讲其他知道的历史、现代故事。

2)熟悉《虞美人》歌曲的旋律。

3)查找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学君子言
1、导入课文:
2、讲到君子,他的反面就是小人,这节课,用小人来衬托君子,
学习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君子”、“小人”的概念。

(播放采访视频)
君子:才德出众的人。

小人:普通人
3、理解
1)全班齐读。

(注意节奏)
2)理解句子:(包括字词理解和句子理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二唱君子文:用《虞美人》乐曲伴奏,唱《君子篇》,并把《君子篇》背下来。

三讲君子事:展示部分预习时画的图画,小组讨论后,可以根据图画推荐一个同学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讲图画里画出来的有关君子的故事(印
证的是哪个句子),也可以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君子的故事。

讲完
后,叫另一组的人评价优劣。

四总结:学君子言,做君子事,立君子品。

(有时间再唱一次君子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