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3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识别并矫正中间信念
13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识别并矫正中间信念
1.识别被表达为自动思维的信念 2.提供假设的条件并请患者完成它 3.直接引出一个规则或态度 4.箭头向下技术 5.在患者跨情境的自动思维中寻找共同主题 6.直接询问患者他/她的信念是什么 7.检查患者完成的信念问卷(功能不良态度量表/人格 信念问卷)
1、识别被表达为自动思维的信念
• 患者可能会直接将一个信念作为自动思维 清晰地表达出来,尤其是在抑郁的时候。
他怎么样通常揭示出核心信念。
箭头向下技术
治疗师:好,我们来做个总结,昨晚你学习到很晚,你在查看你的 课堂笔时想到“这些笔记毫无意义”,于是你感到伤心。
患者:是的。
治疗师:好,现在我们还没有证据来证明你的想法是对的。我想先 看看我们是否弄明白,为什么这个想法会让你伤心。那么第一步, 我们需要假设,如果你是对的,你的笔记毫无意义,那对你来说意 味着什么?
患者的困境来自于对这些策略的过度使用,而忽视了更多的 适应性策略
更大的图景
• 他们的早期经验是怎样导致他们关于自我、世界和他人的 核心信念的发展的?
• 他们是怎么发展出特定的假设或生活规则来帮助他们应对 痛苦的核心信念的?
• 这些假设是怎样导致他们发展出也许曾经适应(或者曾经 也不适应)但目前在很多情况下不再适应的特定的应对策 略或者行为模式的?
在哪? 患者:他们可能会瞧不起我。 治疗师:那如果他们确实瞧不起你,那不好之处在哪? 患者:我讨厌这样。 治疗师:当然,如果发生了那样的事儿你会很痛苦。但是如果他
们看不起你会怎样? 患者:我不知道。那实在太糟糕了。 治疗师:如果他们看不起你,那意味着你怎么样? 患者:意味着我很差,不像他们那么好。(假设是:如果人们
认知概念化图表
要问自己以及患者以下问题:
1.核心信念时怎么产生和得到维持的?患者经历 过哪些生活事件可能和信念的发展与维持有关? (完成上半部分)
2.患者是怎么应对痛苦的核心信念的?患者发展 了哪些中间信念(即潜在的假设、规则和态度)?
3.患者发展了哪些行为策略来应对痛苦的核心信 念?(完成“应对策略”)
治疗师:当你取回试卷时,脑子里想过什么? 患者:我应该做得更好的。我什么事都做不对。 我好无能啊。(核心信念)
2、提供假设的条件并请患者完成它
治疗师:所以你有了这个想法——“我必须整晚熬夜工作”。 患者:是的。
治疗师:如果你不对论文或项目尽最大努力的话,。。。? 患者:那我就没有做到我所能的最好。那我就失败了。
1、判断中间信念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主观相信程度)。聚焦 于最主要的中间信念,对于那些偏离主题的功能不良信念或是对 患者只是有一点儿相信的信念,是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治疗师:听起来好像你相信如果人们不接受你,那么你就是差的。
患者:我认为是这样。 治疗师:你有多相信这个观念呢?
患者:不是非常相信,大概20%吧。 治疗师:那么,好像我们不必对此工作。我们回到之前讨论的问
看不起我,就意味着我很差。核心信念:我是差的。)
什么时候停止箭头向下技术
• 一般来说,当患者情绪变糟或开始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语 来表述信念时,说明你已经发掘出了重要的中间信念或核 心信念。
治疗师:那么如果是你是差的,不如他们好,意味 着什么?
患者:就意味着这样,我很差劲。
5、在跨情境的自动思维中寻找共同主题
三、矫正信念技术(七还丹)
让患者在治疗笔记里监控被检验过的信念,写下功能不
良的信念以及更适应的新信念,用百分比表示对每个信念的
相信程度。要把信念的相信程度降至0%,通常不可能,也
不一定是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对信念的
相信程度低于30%时,或者虽然他们保留着一部分信念,但
他们继续矫正非适应性行为的时候,信念就已经被充分的削
题,怎么样?
决定是否矫正信念
2、在识别了重要的中间信念之后,你要做一系列的 决定。决定是否让患者明确地知道该信念,是未来 还是现在就对其工作,你要问自己以下问题(客观 影响程度):
信念是什么? 患者有多相信这个信念? 如果很相信,那这个信念影响患者生活的范围有 多广?影响程度有多强烈?
如果它给患者生活的影响是广泛并强烈的,那么 我应该现在就对其工作吗?患者现在有可能足够 客观地评估这个信念吗?在这次会谈中我们有足 够的时间对其进行工作吗?(咨访双方的时间和 机会)
T:如此看来,你相信你应该自己完成事情(规则),寻求帮助 则很糟糕(态度)。对你而言寻求帮助意味着什么,比如你 不是自己完成家庭作业而是寻求帮助? C:这意味着我不胜任。 T:你现在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这个念头:“如果我寻求帮助 就是不胜任的”?
原理:通过问题或其他方法对这种条件式的假设进行逻辑评 价,通常能够比规则或态度产生更强烈的认知不协调,对患 者而言,在这个假设中更容易识别出认知歪曲和功能不良。
• 识别中间信念 • 矫正中间信念
宏观关系图
情境 自动思维 自动思维的意义
情绪 行为
童年经历 核心信念 假设/态度/规则 应对策略
心 灵 地 图
完成认知概念图表的注意点
1、通常先从图表下半部分开始填写。 2、有时,你只能完成认知概念图表的一部分, 可留空或填上你的推论(需用特殊符号标记)。 3 、把自己的假设视为暂定的,直到被患者证实 和肯定。 4、可以在恰当的时候与患者分享概念化的简图。 5、个案概念化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在收集更多 的资料时,要不断地再评估,让图表更完善。
T:从哪里习得这些想法呢?
T: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信念吗?
T:你能想到什么具体的人看上去有不同的想法吗?
T:好,一个坏消息是你现在又一些不能给你带来很多满足感 的信念,对吗?好消息是既然这些信念是你习得的,你就可 以调整它们,学一些其他信念。
(二)、将规则和态度改为假设(改一改)
如果中间信念是假设的形式,要比规则或态度的形 式更容易被患者看到认知的扭曲并对其进行验证。 在识别了规则或态度之后,你可以使用箭头向下技 术来确定他的含义。
T:它有没有减损学习本身的乐趣?(治疗师补充的部分)
T:好的,因此一方面,只有这个信念才能使你努力工作是真的 ,也可能不是真的。另一方面,必须要尽力全力的信念让你在 做的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感到痛苦,让你在XX前过于紧张,减损 了工作的乐趣,并让你无法去做其他你喜欢做的事情。对吗?
(四)、构建一个适应性新信念(换一换)
中间信念的形式
• 1、条件从 句:
• ①如果我没 有使用应对 策略那么
• ②只有使用 应对策略, 才
• 2、生活规 则:
• ①应该:我 应时刻努力
• ②必须:我 必须考前三 名。
• 2、态度:
• ①**太可怕
• ②**完全不可 接受
萨莉的信念和自动思维等级
核心信念
中间信念 1.态度: 2.假设:
要等待适合的时机再去呈现。在任何时候呈现对个案 的概念化,都要和患者对概念化的每一个部分进行证实、证 伪或修改。
过程
咨询师帮助患者识别中间信念 决定是否矫正信念 进行有关信念的教育
将中间信念改为假设的形式,引导患者识别认知歪曲、功能不良 检验信念的利弊(澄清益处,强化弊处) 构想更适应的新信念
识别中间信念的策略
抑郁时的自动思维
我不能胜任
↓
不胜任很糟糕 如果我工作特别努力,我可以做好。 如果我工作不努力,我会失败。
↓
我做不了。 这太难了。 我永远都无法全部学会。
典型的应对策略
避免消极情绪 试图完美 过于负责 避免亲密 寻求认同 避免对质 试着控制情绪 表现得像个孩子 试着取悦他人
表现出高涨的情绪(如:去吸引关注) 故意表现得无能或无助 回避责任 寻找不适当的亲密 避免关注 激怒他人 把控制权让给他人 表现得很权威 和其他人保持距离或只取悦自己
• 为了决定使用哪些策略矫正信念,你要先自己清晰阐述出 一个更为适应的信念。虽然建构一个新信念是一个协调合 作的过程,但你仍要在脑中形成一些更合理的信念。
• 并不是把新信念强加到患者身上,而是以协作方式,使用 苏格拉底式提问指导患者,从而建构出一个替代信念。对 患者进行信念本质的教育,帮助患者评估继续持有这个信 念的益处和弊端。
患者:意味着我在课上没有做到很好
治疗师:好。如果你在课上做得不好是真的,那意味着什么?
患者:我是个差生。(假设是:如果我在学校做得不好,就意味 着我是差生。)
治疗师:好,如果你是个差生,那意味着你怎么样呢?
患者:(核心信念)我不够好。(我不胜任。)
技巧
有时,患者会用感觉来作答,如“那很糟糕”或“我会非常 焦虑”,你可能会被卡住。因此,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反复提 问设定一个简单的原则,变换自己的提问方式(如图),以 降低患者的消极反应。
3、直接引出规则或态度
治疗师:所以,将义务家教工作做得非常好对你来 说特别重要,是吗?
患者:嗯,是的。 治疗师:你还记得我们以前谈过“必须要做得非常
好”这类事吗?你有没有关于它的规则? 患者:哦……我还没想过这个……我认为不管
做什么都动思维,你怀疑它可 能直接来源于功能不良信念。然后,你问患者,假设自动 思维是真的,那么它意味着什么。一直这样做,直到你发 现一个或多个重要信念。问患者一个想法对他来说意味着 什么通常可以引出中间信念,而问患者这个想法意味着
治疗师:这是不是听起来和我们之前会谈讨论过的内容有些 相似?你是不是平时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努力的,如果你不 尽最大努力工作,你就会失败?
患者:是的。我想是这样的。 治疗师:你能给我更多的例子吗?我们来看看这个信念有多 普遍。
问:如果患者不能提供假设的后半部分该怎么办? 答:用别的修辞去提问。 治疗师:那我这样问你:如果你不在论文或项目上尽你 最大的努力工作,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或者说, 会意味着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如果那是真的,会怎样?” “关于……的不好之处在哪?” “关于……最糟糕的地方是什么?” “那意味着你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