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几何证明选讲过关模拟卷(十三)含答案

高中数学几何证明选讲过关模拟卷(十三)含答案

高中数学几何证明选讲过关模拟卷(十三)高中数学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o 20D ∠=,则1.如图,CD 是O 的直径,AE 切O 于点B ,连接DB 。

若DBE ∠的大小为A .20°B .40°C .60°D .70°2.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在半圆上,CD AB ⊥于点D ,且DB AD 3=,设COD θ∠=,则2tan 2θ=( )A .13B .14C .423-D .33.已知圆C 与圆(x -1)2+y 2=1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圆C 的方程为( )A .(x +1)2+y 2=1B .x 2+y 2=1C .x 2+(y +1)2=1D .x 2+(y -1)2=14.已知直线kx y =与圆⎩⎨⎧=+=t y t x sin 2cos 24(t 为参数)相切,则直线的倾斜角为A 6πB 3πC 323ππ或 D656ππ或5.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D 是圆上的点,20=∠BAC ,弧和弧的长相等,DE 是圆O 的切线,则=∠EDCA .70 B .40 C .20 D .356.如图4所示,圆O 的直径AB=6,C 为圆周上一点,BC=3过C 作圆的切线l,过A 作l 的垂线AD,垂足为D,则∠DAC =A.15︒B.30︒C.45︒D.60︒7.在Rt ABC ∆中,CD 、CE 分别是斜边AB 上的高和中线,则该图中共有x 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x =( )A.0B.1C.2D.3 8.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13AE BF ==。

动点P 从E 出发沿直线向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A )8 (B )6 (C )4 (D )39.若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30x y x -=和轴都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327(3)()13x y -+== B .22(2)(1)1x y -+-= C .22(1)(3)1x y -+-= D .223()(1)12x y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中点,BF⊥CE 于F ,那么S △BFC :S 正方形ABCD =(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A .1:3B .1:4C .1:5D .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设,0,0>>b a 称ba ab+2为a 、b 的调和平均数,如图,C 为线段AB 上的点,且AC=a ,CB=b ,O 为AB 的中点,以AB 为直径作半圆,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半圆于D ,连结OD ,AD ,BD ,过点C 做OD 的垂线,垂足为E ,则图中线段OD 的长度是a ,b 的算术平均数,线段 的长度是a ,b 的几何平均数,线段的长度是a ,b 的调和平均数.12.如图,已知⊙O 的割线PAB 交⊙O 于A ,B 两点,割线PCD 经过圆心,若PA=3,AB=4,PO=5,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______.13.(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2所示AB 与CD 是O 的直径,AB ⊥CD ,P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PC 交O 于点E ,连DE 交AB 于点F ,若42==BP AB ,则=PF .14.(2012年高考(广东理))(几何证明选讲)如图3,圆O 的半径为1,A 、B 、C 是圆周上的三点,满足30ABC ∠=︒,过点A 作圆O 的切线与O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则PA =__________.15.如图所示,圆的直径,为圆周上一点,,过作圆的切线,过作的垂线,垂足为,则.16.选做题(请考生在以下三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阅记分)(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42sin()πρθ+=,则极点到该直线的距离是 .(2).(选修4—5 不等式选讲)已知lg lg 0a b +=,则满足不等式2211aba b λ+++≤的实数λ的范围是 .⊙'O 外切,过(3).(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如图,两个等圆⊙O 与O 作⊙'O 的两条切线,,OA OB ,A B 是切点,点C 在圆'O 上且不与点,A B 重合,则ACB ∠= .17.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5,⊙O 的直径cm AD 2=,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直线MN 切⊙O 于点B ,030=∠MBA ,则AB 的长是 .cm18.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BD 为⊙O 的直径,AB AC =,AD 交BC 于E ,2AE =,4ED =.则AB 的长为 .19.如图,已知10与20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PQ 切10于P ,与20交于N 、Q 两点,直线AB 交PQ于M ,若MN=2,PQ=12,则PM=________________。

ADCO图5AD PC OEBF 图22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CB AB ⊥,AB=AD=a,CD=2a,点E,F 分别为线段AB,AD 的中点,则EF=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已知AB 为半圆O 的直径,4AB =,C 为半圆上一点,过点C 作半圆的切线CD ,过A 点作AD CD⊥于D ,交半圆于点E ,1DE =.(1)证明:AC 平分BAD ∠;(2)求BC 的长.2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P ,Q 分别为AB ,DA 上的点,当△PAQ的周长为2a 时,求∠PCQ 。

23.已知直线:l 415315x t y t⎧=+⎪⎪⎨⎪=--⎪⎩(为参数t )与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2cos()4πρθ=+。

(1)求直线l 与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极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极轴与x 轴重合) (2)求直线l 被曲线C 截得的弦长。

24.(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是圆的两条平行弦,∥,交于交圆于,过点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1)求的长;(2)求证:.QCBAD高中数学几何证明选讲过关模拟卷(十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2.A【解析】略3.C【解析】略4.D【解析】略5.D【解析】略6.B【解析】略7.B【解析】结合已知中的点E,F的位置,进行作图,推理可知,在反射的过程中,直线是平行的,那么利用平行关系,作图,可以得到回到EA点时,需要碰撞6次即可.8.B【解析】略9.C【解析】略二、填空题10.【答案】CD DE【解析】在Rt△ADB中DC为高,则由射影定理可得2CD AC CB=⋅,故CD ab=,即CD长度为a,b的几何平均数,将OC=, ,222a b a b a ba CD ab OD+-+-==代入OD CE OC CD⋅=⋅可得a bCE aba b-+故222()2()a bOE OC CEa b-=-=+,所以ED=OD-OE=2aba b+,故DE的长度为a,b的调和平均数.11.2【解析】试题分析:由于PAB与PCD是圆的两条割线,且PA=3,AB=4,PO=5,我们可以设圆的半径为R,然后根据切割线定理构造一个关于R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设⊙O的半径为R,则PC=PO-OC=5-R,PD=PO+OD=5+R,又∵PA=3,AB=4,,∴PB=PA+AB=7,由切割线定理易得:,PA?PB=PC?PD,即3×7=(5-R)×(5+R),解得R=2,故答案:2考点:圆相关的比例线段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与圆相关的比例线段,设出未知的线段根据圆幂定理列出满足条件的方程是解答的关键12.3【解析】略13.解析3连接OA,则60AOC∠=︒,90OAP∠=︒,因为1OA=,所以3PA=14.30º【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的圆的直径和BC的长,得到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0°,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弦切角,得到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角的度数,即为所求。

∵圆O的直径AB=6,C为圆周上一点,BC=3∴∠BAC=30°,∠B=60°,∵过C作圆的切线l,∠B=∠ACD=60°,∵过A作l的垂线AD,垂足为D∴∠DAC=30°,故填写30º。

考点:几何证明点评:题解题的关键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弦切角相等和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本题是一个基础题.15. (选做题2; (2) [)1,+∞; (3) 60或12016.1【解析】略17.32【解析】 18.419.2a 【解析】解:连结DE ,可知AED ∆为直角三角形。

则EF 是DEA Rt ∆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为2a .三、解答题20.(1)参考解析;(2)2【解析】试题分析:(1)需证明AC 平分∠BAD ,通过连接OC,EC.由题意可得直线AD ∥OC.从而可得角DAC 等于角ACO.又由于三角形AOC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2)由(1)的结论∠DAC=∠CAB.以及再根据弦切角与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相等即可得到三角形DEC 相似三角形CBA.(1)连接OC ,因为OA OC =, 所以 OAC OCA ∠=∠.CD 为半圆的切线,∴CD OC ⊥. ∵CD AD ⊥,//OC AD ∴.OCA CAD OAC CAD ∴∠=∠∴∠=∠,. AC ∴平分BAD ∠. 5分(2)连接CE ,由(1)得CAD OAC ∠=∠,∴CE BC =. ∵A B C E 、、、四点共圆.∴ABC CED ∠=∠.∵AB 是圆O 的直径,∴ACB ∠是直角.∴CDE Rt ∆∽ACB Rt ∆, DE CB CE AB ∴=.∴41BCBC =2BC ∴=. 10分 考点:1.弦切角与圆周角.2.圆的切线.3.等腰三角形.21.解:设PB =ma ,DQ =na ,则AP =(1)m a -,AQ =(1)n a -则PQ=22222()2AP AQ a m n m n +=+-++…………………………………(3分)由题意AP +AQ +PQ =2a =(1)m a -+(1)n a -+222()2a m n m n +-++化简得 1m n mn ++=,……………………………………………………… (6分)tan ,tan DCQ n PCB m ∠=∠=………………………………………………… (8分)所以1cot tan()111m n mn PCQ PCQ BCP mn mn +-∠=∠+∠===--,………………… (11分)又PCQ ∠为锐角,所以PCQ ∠=4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