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样的“马邦德”
——《让子弹飞》之“葛优”人物分析《让子弹飞》上映的时候让我有一种去电影院观赏的冲动,这种冲动既源于我对姜文的喜爱,也源于我对这部影片的好奇,其实很少有影片让我有这种冲动,幸好,这部电影值得我去冲动……
前些日子读木心,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他说:“宋词是唐诗的兴尽悲来,对待自然的态度转入颓废,梳剔精致,吐属尖新,尽管吹气如兰,脉息终于微弱了。
”我很喜欢他提到的“气息”和“脉息”这两个词,让我想起电影。
在我看来,如今的台湾电影和日本电影经常给我这种感觉:精致清新,但是脉息微弱,格局小了,不再有豪壮狂放的气象。
但子弹不同,它让我们感到真正的淋漓尽致,感受到麻匪的霸气,妓女的娇气,师爷的精气,黄四郎的财气……李安说,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术,最后是个性。
姜文的电影全是个性。
一个个性太过鲜明的人,在当今的社会是不会太受欢迎的,因为生活习惯于将我们的棱角磨平,可姜文不同,他的棱角是他的特色,是他的标志,是他内心的纯净和敞亮,即使是做麻匪,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张麻子!
葛优在《赵氏孤儿》里只有单一的表演,因为角色单一,但是在子弹里,他呈现出他最好的表演。
葛优最大的特点就是,悲喜难分,在极端的悲中一转眼,滑稽相又出来,在滑稽中悲怆陡然叠加,滑稽
又嘲讽了悲怆,滋味复杂难言。
因为复杂,所以丰富。
葛优的复杂丰富,一直以来被低估,大多让他演大喜,演大悲,却少有悲喜难分。
子弹里他演的马县长,是整部电影里最精彩的人物。
这个小人物贪财怕死,狡黠圆滑,却又那么妩媚可爱,贴心贴肺。
因为他的恶,是人性本身的恶,贪婪,好色,怕死,不是非人性反人性的恶。
这种小奸小恶就像某些人脸上的痦子,生动而亲切。
张麻子刚强,他柔媚,一张一弛,非常般配,再看看他们偶尔调调情,真是赏心悦目啦。
而且他演活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人物:师爷。
师爷是什么人物?是站步高,留步宽的人物,但是他自身没有下棋的权力,只有观棋的权力,有出招的本事。
他就像乌龟一样,有时也会探头探脑一窥究竟,到了险恶之地又会立刻缩头回去,打死不出头。
他们世故通达,最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果单纯的从葛优的表演来评析,我想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葛优用他独特的表演再体现和鲜明的性格化,形象而生动的表现出隐藏在剧本字里行间的剧作者深邃的意念——人性在善与恶之间的挣扎。
葛优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形象表现力专注的用在了塑造马邦德这个复杂的人物身上,他一方面贪财好色,习惯于坑蒙拐骗,可是在生命的尽头,他却想要把错误的过去改写,希望把说过的谎话揭穿,但是矛盾的人生,在最后一刻还是纠结着没有打开……从子弹中我发现葛优是一个十分注重银幕逼真性的演员,影片中,马邦德的表
演已经与真实环境融为一体,偶尔的可爱和搞笑让受众感受到的是真实和生活化,不是生搬硬套的为了剧情发展或者是纯粹的笑料而搞笑。
影片开头的马邦德可谓是风光无限,他怀着对鹅城的憧憬,对未来的向往,对钱途的势在必得,坐在驶向未知世界的火车上。
葛优的表演也确实到位,从他的语言,面部表情,和拿着酒杯的手都能感受到真实性和逼真性,做到了演员与角色,生活与艺术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那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真是让人看了又爱又恨,再加上搞笑的台词,和夸张去不做作的动作,马邦德的复杂形象确实深入人心。
电影表演的难度在我看来并不是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而是在短暂的时间内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内心情感活动。
这不仅仅是有着深厚表演基础的人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就能表现出来的。
葛优利用自己独特的葛式幽默——偶尔的一睁眼,突然的一张口,或者会心的一笑,都用于体现师爷的精明与狡诈。
马邦德在电影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是她妻子死后,他那又哭又笑的场景,那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愤怒或许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心机,有时候,哭不代表悲伤,笑也并不能代表快乐,葛优在子弹中所演绎的大喜大悲都并不是单纯的悲喜,他从侧面反应出一个想要获得名与利,钱与利的人在正与邪,善与恶之间的徘徊,挣扎……他的内心应当是足够强大的,因为处于矛盾中的人永远痛苦着,因为没
有出路,鱼与熊掌从来就不能兼得,我们必须在一还是二中选择一个,作为人生的答案。
马邦德也是如此,他的迷惘与彷徨总需要一个合理的发泄方式,老婆的死也许就是这个出口,偶尔的爆发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掩饰,做一个不悲不喜的师爷,对于敌人来说很难找到什么弱点的师爷。
我不是一个太喜欢研究电影深刻内涵的人,有些东西越是表面的,越有价值,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眼光能发掘到事物的本质。
我想这也是子弹比赵氏孤儿更让人喜欢的原因吧。
子弹中的淋漓尽致更接近我们现实生活,给力的台词和给力的表演,优于赵氏孤儿的“气”——匪气也可以大气。
其实师爷这个角色是最缺乏匪气和大气概的角色,但他的矛盾和悲喜难分仍然是电影最出色的地方,丰富的人格可以影射丰富的内容,让人们对电影本身多了几分思考。
谜一样的马邦德,即使是死了也给人留下一个谜,看到这我不禁会心一笑,有些问题并不需要追根究底,给我们留下一个遐想的空间不是更好吗,我们可以沿着自己的思路去构造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信息传播学院09信32
学号:09073038
姓名:朱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