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整理电子教案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整理电子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内容整理1.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后果是什么?答:一、积极作用:(1)政治:①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之中。

②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2)经济:①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一些企业家试图以“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

③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

(3)思想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唤醒了一部分中国人,他们为救国图存开始奋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4)科技:电报、电话、电影等传入中国。

二、消极作用:(1)政治: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并强迫中国政府与之订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成为了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并让使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经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具体表现:①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

②在经济上中国逐步地形成了对帝国主义资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③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压制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逐渐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圆明园等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被帝国主义摧毁。

(4)对人民:大量中国人民惨遭杀害,是历史的巨大灾难。

2.如何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答:由于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禁锢思想,导致本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中国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慢慢落后,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次的侵华战争。

无数人民遭受屠杀迫害。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还有《辛丑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望厦条约》等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让中国丢失香港、澳门、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大好河山,又加上无数的赔款和财富被掠夺,华夏儿女抬不起头来。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其资本主义又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地大物博的中国。

经济危机后的日本,满心贪欲自1937年起对华发动了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让无数无辜的中国人民死在了枪炮声中,更让中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一切正是因为最近二百年中国在诸多列强以工业革命为契机快速发展的时期停滞不前,日趋落后,科技和军事实力均不及他国,从而遭受了无尽的损失,即落后就要挨打。

3.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一、从主观上看: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2.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战略失误还给农民带来了危害。

且始终没有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纲领;3.没能正确的对待儒学且深受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本质认识和应有的警惕;5. 封建思想的侵蚀,导致太平天国政权的蜕变,封建礼制激发腐败问题。

二、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实力的确相差甚远。

4.洋务运动的性质、内容和目的是什么?答: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内容: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后来,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还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组建西式军队,北洋水师为代表;兴建西方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为代表;兴建西方民用工业,汉阳铁厂为代表;开办西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为代表;修铁路、建立电话电报网络、开展西方金融业、选派学生留洋等。

目的: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辛亥革命的结果是什么?答:1.推翻了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中外反动势力),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

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五四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内容: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

工人阶级起了巨大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由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7.十月革命后的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答:(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

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8.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答:1.不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了革命道路的创新: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2.开展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射,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是革命胜利有了保障。

9.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是什么?答:三种建国方案: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主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种政治势力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的方案;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案;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方案。

两个中国之命运:上述建国方案始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因为第一,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因此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二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也被推翻。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1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作用是什么?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而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11.国民党极其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于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

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战;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在抗战各个阶段表现不同,其意义和作用也不同。

1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意义: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2)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在仝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基本经验:①全国民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不惧怕战争;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团结全民族共同奋斗中的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创造美好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