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性膜迷路积水、突聋、病毒性神经迷路炎, 内听动脉缺血(如TIA、椎基动脉功能障碍) 、 偏头痛及头外伤等;也继发于中耳、内耳术 后,电子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 先天性内耳畸形,慢性中耳乳突炎,颈性眩晕 等。偶见并发于糖尿病、红斑狼疮、多发 性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及全身手术后。
4
解剖及发病机理
嵴上,这时如果患者坐起、躺下或者翻身转头的时候,耳 石的移动就会刺激壶腹嵴,产生剧烈的天旋地转。
9
来自椭圆囊的耳石碎屑附 着于半规管的壶腹嵴,或者 嵌顿于半规管的短臂侧, 导致壶腹嵴对重力的敏感 性增加,当头位变动时, 壶腹嵴移位,壶腹嵴的前 庭毛细胞纤毛发生偏转, 前庭兴奋性增加,在临床 上诱发眩晕和眼震。
反复处于激发位可引起微粒分散,嵴顶不再产生偏移,临 床上则表现为眼震疲劳,即每次体位试验能诱发眩晕和眼
震,重复多次试验后,诱发之眼震与眩晕逐渐减弱至完全 消失
11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诊断耳石症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 是不是BPPV? 2 左侧? 右侧? 3 垂直半规管?水平半规管? 4 管结石症? 嵴帽(顶)结石症?
6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7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耳石脱落的机理
①梅尼埃病、膜迷路积水致半规管扩张、囊斑扭曲、缺血而致损伤,使耳石脱落。 ②内听动脉缺血:各种缺血性脑病、偏头痛及颈性眩晕可致迷路缺血致囊斑损伤、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及手法复位
德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定义及发病情况
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
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可见于良性 位置性眩晕、血流障碍性疾病、脑干及小 脑肿瘤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耳石脱落。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病变,于是,可同时 出现脑干缺血症 ③因头外伤、耳手术时内耳被震动致耳石脱落。 ④病毒性神经迷路炎,过去称为病毒性迷路炎、病毒性神经炎、耳蜗炎、前庭神经 炎及前庭神经元炎。因病毒侵犯迷路引起炎症,使耳石脱落 ⑤偏头痛:BPPV 患者中,26%为偏头痛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迷路血管痉挛致使 耳石脱落。此种偏头痛的BPPV 更常见于儿童。 ⑥颈性眩晕:颈椎病不能等同于颈性眩晕。颈部肌肉及肌腱,颈椎骨赘致椎关节僵 硬而致变性病变,皆可压迫椎动脉。如原来存在血管狭窄或畸形,可使椎动脉血 流障碍;如对侧椎动脉也存在血流障碍,则可导致脑干、迷路缺血,致耳石脱落。 ⑦耳石膜自身老化、退变至耳石脱落
两种学说
半规管耳石症 壶腹嵴顶耳石症
耳石碎屑漂浮在半规管长 臂的内淋巴中,当头部发 生变化时,由于重力的作 用,耳石碎屑带动内淋巴 的流动,继而使壶腹嵴发 生偏转位移,诱发眩晕及 眼震。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临床症状产生的解剖机制
以上各种原因脱落的耳石进入半规管,可引发BPPV
8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半规管及壶腹嵴
在内耳中,负责平衡的结构还有三个呈半圆形的半规管, 它们同椭圆囊相通。
半规管上感受平衡和运动的结构称为壶腹嵴,主要是感
受旋转角速度。 当耳石脱落以后,有可能掉到半规管内,甚至嵌顿在壶腹
也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 暂的眩晕发作,为椭园囊变性的耳石进入 半规管所引发,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疾病, 为良性过程,占位置性眩晕的绝大多数。
2
发病概况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前庭神经炎
梅尼埃病
12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BPPV诊断与鉴别诊断
眩晕病史
激发头位(床上坐起、躺卧、左右翻身,仰头、低头,弯腰、俯身、直腰,左 右转头、头偏一侧等,多发生于一种头位,但少数患者征象可发生一个以 上的头位)诱发眩晕;有潜伏期;时间一般为数秒至1 min;重复诱发头 位眩晕可反复出现;有疲劳现象
正常状态下从耳石膜脱落的耳石被暗细胞及壁细胞吸收,
椭圆囊病变、药物中毒或耳部病变耳石脱落增多,落于壶 腹嵴或半规管长臂之耳石,不易被呈胶状壶腹嵴吸收而长
期存留,若数量少达不到引起眩晕及眼震之阈值,则不产 生症状,这可解释死后半规管内有耳石样颗粒而生前无
BPPV症状;徽粒积聚到一定重时,嵴顶与内淋巴液间比重 发生变化,对重力的敏感性增加,头直立位后半规管呈垂 直位,若侧卧位后半规管壶腹嵴呈水平位且位于椭圆囊上 方,受重力作用,壶腹嵴及耳石向椭圆囊方向移动,引起 眩晕及眼震,由于嵴顶弹性及内淋巴惯性需数秒才发生移 位,此时间称潜伏期,当沉积物停止移动,对内淋巴牵引 力停止,弹性使嵴顶回至中间位则眩晕及眼震消失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球囊、囊斑及囊斑上的耳石
在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 上,都有一种感受直线加
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
它的表面有一层耳石膜, 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我 们称其为耳石。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老年 性的衰老、内耳供血不足、 迷路震荡、中耳炎、耳部 手术和前庭动脉前支阻塞 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 起椭圆囊的囊斑发生蜕变, 导致耳石脱落。
迷路炎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听神经瘤 前庭药物征
外淋巴漏
周围性眩晕常见疾病 3
德 阳 市 人 民 医 院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发病概况
特发性(原发性): 占50 %~70 %。 症状性(继发性) :多发生于梅尼埃病,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