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

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

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

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

2.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归纳某地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4.阅读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气温观测,培养气象观测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及时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播放课
件,创设
问题:秋
季来临,
你感受
到了气
温的哪
些变
化?同
学们看
过今天
的天气
预报了
吗?最
低气温
是多
少?最
高气温
是多
少?大
家议一
议,一天
之中,最
低气温
与最高
气温分
别会出
现在什
么时
间?引
领学生
进入气
温基础
知识的
学习。

一、感受一天中、一年中的气温变化
1.现在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今天一直保持着这个温度吗?
2.说一下你对今天气温变化的感受。

3.根据生活经验:一天中中午较,早
晨;一年中季炎热,季
寒冷。

设置中
学生放
学路上
的对话
这一情
境导入
新课,
情境自
然真
切,贴
近生
活,贯
彻了
“学习
对生活
有用的
地理”
这一课
程基本
理念。

新授过程
互动探究
展示课
件,提供图像
资料
1.气温
的测量
通过两
位中学生的
衣着,感知气
温对生活的
影响,进而认
识气温的概
念,了解观测
手段。

2.气温
的求算
计算日
平均气温、月
平均气温、年
平均气温。

3.学会
表述──理
解概念,引导
学生据图说
出该地最高
气温及其出
现时间、最低
气温及其出
现时间;一年
内的气温变
化特点。

二、学会气温的观测
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距地面米,通常放到里。

2.一天中气温的观测通常进行次,一般选在北京时
间时、时、时、时。

3.图中温度计在这四个时刻温度分别
为、、、。

算一下这一
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4.气温时刻在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一年为周期的变化为,常用表示气温
在时间上的变化。

联系
生活
实例,
加深
对气
温影
响的
了解。

增强
学生
对气
象科
学的
兴趣,
感受
当代
科学
技术
对气
象观
测的
影响。

4.绘制
气温曲线图
设置问
题,引导学
生说出最
冷月均温、
三、学会绘制、判读温度变化曲线图
1.如何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
学法指
导,及
时测
评。

通过提
最热月均温、多年平均的气温年较差,归纳济南市气温的年变化特点。

建议老师在指导绘图中应注意以下三个细节:
(1)把握图幅大
小及纵坐
标温度差
值的大小,横坐标12
个月份的
间隔要适当。

(2)对照相应月
份和气温值,在坐标线之间的
对应处描点。

(3)注意使用平滑的曲线,而不是折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1)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在坐标图上标注出来;用
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2)在图中,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图中曲线表示随变化的情况。

(3)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之差,叫作。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描述该地气温年变化规律。

2.判读温度变化曲线图。

(1)A、B、C三地中,各月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
是,各月平均气温都在℃左右。

供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旨在引导教学朝着“搭建平台一学会阅读—抓住要点—归纳规律”探究、合作学习方向迈进,最终达成“阅读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

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
的分布。

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用来表示。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
温。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
线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闭合,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中心;中心气温是低温中
7.阅读气温曲线图
带着问
题来读图:
(1)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四、认识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水平分布(不同纬度)
(1)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集中
在纬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载体,读图设问,落实“标准”关于“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
10℃地区的
主要纬度范围。

(3)概括世界1月和7月的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

(4)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
里气温高?
(5)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6)南、北半球哪个半球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2)结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
向气温逐渐,主要原因是
受因素的影响。

(3)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最热的地方
是。

2.气温的海陆分布(同纬度)
(1)观察20℃、10℃和0℃三条等温线在南北半球的分布情况:等温线的形态在北半球形态比较,而在南半球则比较,原因是。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由以上可以看出气温分布受到因素的影响。

3.气温的垂直分布
(1)峨眉山顶与重庆的相对高度是米,气温相差℃。

由此可推算出,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降低℃。

(2)由图可知,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海拔越高,气温越。

说明气温分布受到因素影响。

要求。

阅读分析“北半球1月、7月气温分布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季节差异。

学以致用谈天说

避暑
选择高温下的衣、食、住、行任意话题,描述避暑办法。

板书设计归纳梳
理。

相关主题